边际市场和深水经济

作者:mali50  于 2014-10-2 08:2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比萨斜塔, 物理学家, 伽利略, 加速度, 数学家

为什么前面叙述的几种简单市场模式可以揭示许多看到的市场现象及其因果关系?这是因为市场,无论多么“自由”和复杂,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前述三大市场规律的约束,并表现出在这些约束下最基本的运作规律和特征。这些规律和特征不因少数人的反常或“反市场”行为而改变。所以千变万化的市场背后都具有那三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正如海水的翻腾和涡旋,风云的生消和骤变,滚石的飞舞和咆哮,雷声的传播和震荡以及天体的运行和碰撞看起来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但都受那寥寥四个符号组成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控制。

自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开始,亚理士多德的力学基础已经动摇,经典力学的原理已被愈来愈多的物理学家所认识和承认。但它们以牛顿来命名并获得广泛的运用是因为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以寥寥几个字母把这些原理用可运算的简单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如今这些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在诞生之时不过是牛顿本人对“外力”的定义而已:把“外力”定义为与受力方向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的一个物理量;而这个比例系数又可定义为受力物体的“质量”。

心细的人会注意到牛顿第二定理还可以看成是以力和加速度来定义质量。因为在经典力学中,人们根据潜在的假定——力与力等效(原理)——来用物体所受的重力去计算“质量”。在天体物理学中,天体的质量也根据其所受的轨道加速度来推算。因此牛顿力学中的力与质量互为定义,只有加速度是直接可测的。难怪在牛顿定理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一直对“力”的本质争论不休。即便如此,这些定律只不过是通过对“力”的大小进行量的规定表述已知的力学原理,而不是从头揭示这些原理。这与许多人对牛顿定律的理解是不同的。

市场约束方程组的产生与上述牛顿定律的产生在逻辑上十分相似。这些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所叙述的市场规律早已存在于现有教材中。方程组只是第一次用最简单数学形式来表述那些以知的原理,而不是从头发现它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方程同样只是给出现有原理的数学定义。正如牛顿对力的数量定义一样,这些量化的市场定义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它们使市场从可讨论的对象上升为可运算的对象。换句话说,是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来代替经验描述和推测来研究和运用那些已知原理。

一般人可能认为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市场经济可以是任意的或无数的。实际上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确认后,用最少的参数和最简单的数学形式来描述这些原理下的市场过程并没有很多选择。即便牛顿定理可以看成是一种对外力的主观定义,这样的定义却不能随便作出。这就是为什么两百多年来在经典力学领域中只有牛顿定理,而没有别人另行定义的马顿或羊顿定理。以后用各种微分方程表达的、用于可变质量或连续介质的力学方程看起来更为复杂,但都没有推翻牛顿定理的基本形式。

前面讨论的市场方程组也是如此。熟悉数理模型的人会明白那些参数,如弹性系数和供求基价,都是必要的和基本的。想要定义其它更完美的数学模型需要更多的参数和假定;解的适用范围会更加有限,形式也会更加复杂,甚至找不到解析解。这些更复杂的数学定义对研究特殊市场也许是必要的,但对市场经济普遍特征的理解来说可能并无多少裨益。比如说在形式上可以用非线性的指数、对数、三角函数或特殊函数来定义市场函数和对应的方程。但这些函数的一级近似用幂级数展开后仍然可以写成线性函数。因此,前面的线性市场方程组尽管简单,但至少是其它复杂形式的近似描述,并可用来揭示最基本的市场经济特征。由于线性方程组的解不都是线性的,它们还可用来研究一些市场最基本的非线性特征。

前面已经介绍了受三大市场定理控制的约束市场和两种不完全的约束市场:吉芬市场和倾销市场。在讨论这些市场时,没有考虑市场有限的情况。而实际上的市场基本上都是有限的。当某种商品的市场接近或达到饱和时,原有的商品供求和价格变化特征会改变,甚至在数学表达形式上出现不连续的间断现象。市场的间断性给数学上要求连续的运算和模拟带来技术上的困难。这里可以对不连续市场进行分段研究。之前在讨论非约束扰动市场时就曾把市场的上行和下行阶段分别作图,利用相应的边界条件衔接起来,构成一个从上行到下行的完整过程。以下是把有限市场作为一种接近饱和时的边际状况来进行研究。

前面说过当供应基价与需求基价相同时,三类基本扰动市场周期平均的价格和供求量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这样的定常扰动市场固然是一种理想的稳定形式,同时也是效益较低的市场形式。企业在追逐最大效益时不太会老老实实地遵循这些稳定的定价和销售模式。为了提高效益,企业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商品的特征或倾销手段把市场推离定常状态而走向平均产值随时间增大的上行过程,直到市场接近或达到饱和。这时原来的上行市场可以在市场边界上被迫转向供求基价相等的稳定状态,成为一种水平波动的边际市场(Marginal market)。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主流产品基本上都处在边际市场中。

当供求基价相同,即Ps = Pd = Pm时,前面所述的三类基本市场的价格变成

P = Pm + (P0 - Pm)cos[ωt] + a1(D0 - S0)sin[ωt]/ω

其中的频率ω

ω=√[a1(a2 + a3)] 约束市场

ω=√[a1(a2 - g)] 吉芬市场

ω=√[a1(a3 - d)] 倾销市场

并有a1a2a3gd > 0。价格的周期平均就是Pm,也就是供求基价:

Pmean = Pm

由此可见边际市场的供应基价就是平均价格。这正是上面用Pm代表Ps的原因。于是在边际市场中,供应基价不能独立于平均价格。当价格高于平均价格时供应增加,反之则供应减少。现在来看周期平均的需求量

Dmean = (a2*D0 + a3*S0)/(a2 + a3)

这也是周期平均的供应量。

由于边际市场是有限的,在边际市场的边界上时间平均的需求量应是常数Dm。令

Dmean = Dm

初始供应量受到初始需求量和供求弹性的严格限制,即

S0 = [(a2 + a3)Dm – a2*D0]/a3

将其代入边际价格、边际需求和边际供应中,三类边际市场便如图一、图二和图三所示。

图一:边际约束市场

图二:边际倾销市场

图二:边际吉芬市场

三个图中的绿线表示产值E = P*D。为了在一张图上显示,产值被缩小了一百倍。周期平均产值应该是平均价格与平均需求量的乘积,或Em = Pm*Dm。从这些图上不难发现各种边际市场的平均价格、平均需求量、平均供应量和平均产值。为了比较,作图时使用了相同的平均价格Pm和平均需求量Dm(这两个平均量是边际市场的条件参数)。显然在边际市场中,定价较高的吉芬商品具有最大的产值Em。可见打造名牌产品占据主流市场的重要性。而倾销产品只能靠压低平均价格Pm来扩大市场占有量Dm,以此提高产值和竞争力。

对于吉芬商品来说,虽然价格较高,由于质量好名声大,市场占有量通常也较大。而倾销产品的价格下降受成本的限制。为了赢利,价格不能低于成本。因此倾销产品靠压价占据的额外市场是有限的。三种边际市场的产值与各自的市场份额有关。如果社会对某类商品的最大需求量是Dmax,第i种该类商品的市场份额是Dmi,有Σi=1,n Dmi = Dmax。该类中各种商品的产值Pmi之和就是该类商品的总产值Σi=1,n Pmi*Dmi = Emax

由于倾销商品的价格受成本的限制,在边际市场上的产值和赢利主要取决于市场份额。在总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倾销商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有限的。可见倾销市场的上行过程总会结束而进入边际市场。这时倾销商品的产值和赢利不再继续增加,而是在市场边界附近波动徘徊倾销市场这种裹足不前的状态在新兴国家形成收入陷阱。于是倾销产业这种辗转徘徊的边际市场经济可以称为是一种深水经济。

一般来说新兴国家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利用劳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上的倾销获得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全面打造从生产设备到生活用品各个种类的名牌产品,占领国际主流市场是没有可能的。更何况多数发展中国家曾以为可以永远利用比较优势实行市场倾销。因此当物价红利释放的原始资本耗尽之后,比较优势被严重削弱或不再存在。以至原来的倾销市场不断缩小或消失。缺乏品牌商品的民族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而拥有名牌产品的外资企业在出口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曾经辉煌一时的新兴国家最后不是沦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就是长期陷在边际市场的深水经济中。亚洲龙虎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结论。(文章刚写完就见到报道说德国的外贸顺差已经超过了中国。而中国的外贸顺差有很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创造的。)

全面取代发达国家占据主流市场的品牌商品需要通过漫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达国家在生活用品上的质量和市场优势是西方国家利用几百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取得所谓冷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前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发生资本主义国家常常经历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没有来自西方国家致命的军事威胁。然而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向往媒体上所渲染的西方国家的日常生活,而不了解西方国家的人民为这些表面光鲜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家庭代价(这些代价在下文中将会讨论),重新选择了以为能够轻易导向西方生活的私有化道路。结果在失去西方国家援助的情况下,大多数普通人民几乎无一例外地掉进了收入陷阱和深水经济中。

可见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追赶发达国家靠拼有价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至少这是一条布满荆棘和深水的道路。后来居上必须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在缺乏原始资本的条件下,可以发展以劳动为直接投资的全民经济。在缺乏品牌产品的条件下,可发展西方经济的薄弱环节,以廉价或免费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司法等服务解除人民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逐一攻克各类产品的质量问题,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这正是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在两百年的近代史上,苏联是唯一一个在遭受国际封锁的环境下靠自己的力量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口大国。解体后的苏联自废武功,失去了二十年发展经济的机会,至今仍然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威胁。而中国前三十年真实GDP的年增长超过6.5%。改革后35年真实GDP的年增长只有4.5, 比文革十年还低1个百分点。

不只是新兴国家,发达国家同样会长期处于深水经济中。虽然有品牌产品,但品牌产品的高利润归少数人所有。私有制下的两极分化最终产生第二剩余价值。同时金融业和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蚕食鲸吞使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所以发达国家的边际增长率只是与人口增长和物价上涨相对应。真实的经济发展只能靠非边际的新兴科技产业的产生和壮大。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0 20: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