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消费的市场意义

作者:mali50  于 2014-11-10 01:5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 工业品, 购买力, 热力学

贷款消费的市场意义
马力

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和《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循环》一文指出资本家的购买力储存是造成第二剩余价值的根本原因。购买力储存使消费资本出现分流从而导致市场剩余。为了保障资本循环在市场经济中继续进行,殖民时代只能用贷款消费来填补第二剩余价值的分流。结果是周期性爆发的工业品过剩危机被周期性的违约性金融危机所取代。金融资本主义同样拯救不了资本主义。因为金融资本只是一种寄生资本,必须寄生于创造实体或知识财富的产业中。商业发展和消费贷款离不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普及。没有劳动创造的新产品不断从外部补充,资本投机和商品倒卖最终导致物价和人力均匀分布的热寂状态。这时即便货币守恒,资本的永动循环也难以为继。因为像能量守恒的永动机一样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理。

本文继续讨论贷款消费与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一文介绍了有限市场的产值公式

Ea = b*Q + a*V +μ*C

在产值购买产值的有价市场经济中,送往市场的产品全部卖完需要与产值本身相同的购买力,也就是说有限市场的产值公式中各项的系数,或消费比和投资比,不能小于1,否则便有市场剩余发生。因此有限市场的产值构成有限市场的上边界。当消费比和投资比小于单位数时,有限市场的上边界不同于无限市场的上边界E = Q + V + C。无限市场的上边界之前也叫作市场上限。

当有贷款消费时,工人的消费比a可以大于1。这时资本家在储存利润和投资后即便bμ都小于1,只要消费贷款足够大,市场仍然可以达到上限。当市场达到上限时,有限市场的产值与无限市场相等,Ea = E,即

(a–1)V = (1–b)Q + (1–μ)C

等式左边正是市场达到上限时的贷款量,右边的利润是无限市场的利润,也可以看成是利润的上限。想知道贷款占消费的比重aa–1,可以从无限市场的利润公式中解出V,然后代入上式中得a = (b*Q +μ*C–E)/(C + Q–E)。再用之前的单位利润其q = Q/E和单位成本c = C/(δ*E)

a = (b*q +μ*δ*c–1)/(δ*c + q–1)

当成本和利润上限确定后,上式说的是个人的消费比与资本家的消费比以及投资比之间的关系。

图一:达到市场上限时工人的消费比

图一是无限市场的单位利润q = 0.2时,为达到市场上限实现这个设计利润,工人的消费比a随投资比的变化。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单位成本c = 0.50.6时的图像。图中的每条直线都沿着资本家的消费比b(标在实线上的),间隔是0.201。若b = 0表示资本家没有用利润来消费,b = 1表示资本家花完所有利润。因此b的大小反比于第二剩余价值的分流量。投资比μ是投资中资本家自己的购买力(现有经济学叫作可支配收入)所占全部投资的比例。这里没考虑上税等作用。税收是市场经济十分重要的调控手段,其作用不能忽略,因此将在后面专门讨论。

虽然流动市场没有增加供应,δ= 1,工人的消费比都在单位数以上。只要资本家储存利润(b < 1)或贷款投资(μ< 1),工人花完全部收入(a = 1)也不能使市场达到上限或使资本家得到最大利润。只有当资本家也花完全部收入并用自己的购买力投资全部成本时,b = 1的线才会在μ = 1处达到a = 1的点。其它直线都不与a = 1的水平线相交。可见后殖民时代的资本家想获得设计利润,在有购买力储存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消费贷款来消除市场剩余,包括因资本家自己的购买力储存造成的第二剩余价值。显然,达到利润和市场的上限所需的消费贷款随资本家的投资比和消费比的减少而增加。图中的虚线说明生产成本增加后,所需的贷款消费也要增加,尤其在投资比较低时。这是因为资本家投资不足时,成本越高,生产资料的市场剩余也越大。

图二:超量供应时达到市场上限时工人的消费比

之前曾用k = b/a来表示资本家和工人的消费比的对比。平均而言,富人消费所占收入的比例比穷人小,于是k通常小于1。社会的贫富差别越大,k越小。因此k可用于代表贫富分化的程度。这里也可以在a中用k来代替b,有

a = (1 - μ*δ*c)/(1 - (1 - k)q - δ*c)

它随贫富分化程度k的变化如图二所示。图中的δ = 1.1表示供应超过市场消费上限的10%。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无限市场的单位利润(s设计利润)q = 0.10.2时的情形。社会分化程度越大或k越小,达到利润和市场的上限所需的消费贷款也越大。所需的消费贷款同样随投资比的减小而增加。而无限市场的利润对消费贷款的影响取决于k。当资本家的消费比小于工人时,有b < ak < 1。这时达到市场和利润上限的消费贷款与无限市场的利润一起上升。反之亦反之,所以实线与虚线相交于k = 1处。这是因为利润增大后,资本家因消费比小而能储存更多的购买力。

这里简单讨论一下达到市场上限和消除市场剩余以及获得利润上限之间的关系。本系列讨论的市场上限是由最大购买力确定的。而市场剩余还取决于供应量是否超出最大购买力,即δ是否大于1。因此市场剩余不同于第二剩余价值,而是包括了超出最大购买力的那部分供应量。市场达到上限后只是清除了第二剩余价值,但超过市场需求的供应余量不一定被清除,因为消费受最大购买力或最大市场需求的限制。这可从下述关系中看到。市场剩余E = Es–Eh这里的Es = δ*E是市场供应,E是市场上限。而市场上边界Eh就是有限市场的产值Ea。若E = 0的话,有Ea =δ*E。可见从等式E = 0求出的消费比a不同于上述从Ea = E时获得的消费比a,而是多一个因子δ。此外,前文中导出的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是Qa = Q - △E。当△E = 0,有Qa = Q。可见有限市场的利润达到上限的条件与清除市场剩余的条件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在没有超量供应,即δ= 1时,达到市场上限、获得利润上限和没有市场剩余是一个意思。因此达到市场上限所需的消费比a或消费贷款量与获得利润上限或消除市场剩余之所需是相同的。当有超量供应(δ> 1)时,达到市场上限与消除第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但不同于消除全部市场剩余,也不同于达到利润上限。这时消除市场剩余与达到利润上限是一样的。因此在有超量供应的情况下,达到市场上限所需的消费比a不同于达到利润上限和消除市场剩余之所需在贷款比较容易时,及时行乐的贷款消费不仅可以暂时清除第二剩余价值,还能扩大需求和市场本身。

由第二剩余价值造成的消费贷款是一种结构性债务,而不是因理财不当造成的随机现象。结构性债务的存在和扩大是维持后殖民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条件。有价市场经济中一切都是商品。这就决定了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想积累购买力。但在资本主义异化的经济制度下,只有少数人有条件积累就必然造成多数人贷款来平衡市场过程中的资本流通。因此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国家的个人和政府都浸浴在不断加深的债池中不能自拔。在实体经济仍然主导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后殖民时代的贷款消费是资本主义实体经济的救命稻草,是清除第二剩余价值恢复资本利润的唯一手段。除了吸血商品和银行高利贷,以及限制穷人储蓄的小额储户管理费政策,政府纳税实际上也扮演了消除第二剩余价值的重要角色。这将在后面着重讨论。

消费贷款与资本家的投资贷款不同,因为承担贷款风险的是消费者而不是资本家。部分消费者的破产不会立即累及资本家的利益。因此贷款消费模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命运。西方世界曾经对这最后一根稻草寄予厚望。第二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家的购买力储存和因此造成的市场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根治的病症,因此决定了贷款消费是后殖民时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消费贷款在总体上只会越滚越大,最后靠破产和危机来解决,而不能靠消费者的收入来偿还。因此这根救命稻草没能救活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上世纪的超前消费失败后,本世纪一开始又把贷款消费引入房地产。本以为三十年房贷不会给房主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却能给实体经济赢得三十年时间。结果不到十年,房贷崩溃爆发了新的违约性金融危机。无数家庭的破产再一次把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经济带入深水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7 16: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