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互助组

作者:wcat  于 2012-7-21 23:5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6评论

此材料来自百度百科。那段历史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儿吧。
—————————————

农业生产互助组简介  

农业生产互助组,是我国劳动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的困难,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它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量一般高于个体农户。农业生产互助组分季节性的临时互助组和长年互助组两种。有的长年互助组还积累了少量的公共财产。由于互助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互助组织,它带有半社会主义的萌芽。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互助组进一步发展成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形式   

①临时互助组。由几户农民在农忙季节组织起来,进行换工互助,农忙过后,即行解散。②常年互助组。是农业生产互助组的高级形式,其规模比临时互助组大一 些,一般七八户或十几户,组员之间除全年在主要农事活动上进行换工互助外,还在工副业和小型水利方面进行互助合作,组内有简单的生产计划和初步的分工分 业,有的还有小量的公共财产,比临时互助组有更多的社会主义因素。


与个体农户相比
   

在生产技术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上劳力、畜力和农具不足的困难,协作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农产品产量一般高于个体农户;并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出租土地、雇工剥削等现象的发展。但是,它没有改变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制,依然是狭小的分散经营,因此,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 阻止农民两极分化方面有其局限性。   

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在中国有较长的历史。本来是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的一种形式。在民主革命时 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已经开始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积极领导和支持,农业劳动 互助组织有了更快的发展。1950年有272万个互助组,到1954年最高达到 993万个。互助组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互助组全部转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0 回复 没有帐号 2012-7-22 03:46
猫很多事
0 回复 wcat 2012-7-22 04:00
没有帐号: 猫很多事
觉得应该先把历史弄清才有发言的资格。
0 回复 猪扒戒 2012-7-22 05:04
wcat: 觉得应该先把历史弄清才有发言的资格。
弄清了没有?
1 回复 wcat 2012-7-22 05:10
猪扒戒: 弄清了没有?
咱没吭声,弄清楚没有关系不大。而在那儿叫的没有!
1 回复 猪扒戒 2012-7-22 05:17
wcat: 咱没吭声,弄清楚没有关系不大。而在那儿叫的没有!
接着尿床,啊~~
1 回复 wcat 2012-7-22 05:19
猪扒戒: 接着尿床,啊~~
你这个八戒,师傅是这么教你的吗?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23: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