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作者:咨询师  于 2011-12-23 00:0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非诚勿扰专题|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视频】

源自风行网:《非诚勿扰》12月11日节目的相关链接

1号:刘玉村

【简介】30岁,湖南人,在成都一家IT娱乐媒体工作,负责情感类板块。崇尚以体力换取生活质量的生活,爱好搏击,喜欢在街头卖艺。认为中国女生正在逐渐丧失爱的能力,把婚姻当作提升生活质量的工具,这太不公平,而现代男性太过注重对财富的追求,忽略了形体、气质、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完善,导致了他们对女性缺乏吸引力。和朋友组成了“大蜀街搭小组”,通过搭讪要到了不少女孩的电话,但是总忍不住向女孩询问一些尖锐的问题,至今通过这种方式连牵过手的女孩都没有。曾经有过四次恋情,失败退场。

【点评】

刘玉村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明显不符,显得成熟度较低。首先,刘玉村出场的打扮过于另类,同样的装扮,若是套在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大男孩身上,给人的感觉或许是很酷很个性。但是,对于一个30岁的男性而言,没能呈现出阳光、积极、成熟、稳重的形象,与他的实际年龄十分不协调。

其次,刘玉村似乎还没有明白“谈情说爱”与“谈婚论嫁”之间的差异,诸如吹口琴卖艺、街头搭讪之类的行为,更像是青少年谈恋爱时用来吸引异性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很难让女性愿意与其携手走入婚姻。

更重要的是,刘玉村“反对中国女生把婚姻当作提升生活质量的工具,认为现代男性太过注重对财富的追求”,这一观点恰恰是他在认知上极为不成熟的表现。从理想化的角度而言,女性确实不应该在婚姻中唯物质至上,但在现实社会中,婚姻绝对离不开经济基础。甚至,这种观点反而说明他自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事业和财富,听起来像是把自己不具备的物质条件描述成是对物质的不屑一顾,通过责备他人来掩盖自己的不足。

总之,刘玉村需要“从外到内”逐步提升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使之与生理年龄相匹配,才能走向成熟的恋爱和现实的婚姻。

 

2号:朱子敏

【简介】29岁,加拿大人,住在北京,在清华做英语教师,来中国五年。曾经在外语培训机构任职,收入较高,但是认为那里面的工作方式就是不断地做PPT,感觉像机器,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爱好。有过五次恋情,其中四位是中国女友。不太能理解中国女孩在交往中的“撒娇”,希望表达爱要直接,拒绝委婉。失败退场。

【点评】

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本土国民面临的是来自全球的竞争,事业发展的压力巨大,所以许多加拿大人会选择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对于朱子敏,我们也首先希望了解他为什么来到中国,是否打算在中国长期发展、成家立业。其次,需要了解他为什么选择做英文教师,是以母语作为谋生技能,以减轻在中国的就业压力;还是在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其他技能,比如积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再以中国文化专家的身份回到加拿大。

朱子敏过去四段与中国女孩的跨国之恋,都遇到了明显的跨文化问题。对于爱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东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朱子敏作为一个外国人显然无法理解中国女孩含蓄背后真正的含义。即使朱子敏可以基本解决语言障碍,文化方面的差异也会难以克服,所以,他的跨国之恋才会屡战屡败。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能够接受异国恋的中国女性而言,不仅需要思考自己选择与外国人谈恋爱是为了得到对方身上的哪些资源,比如向对方学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等等。更需要为异国恋做好准备,比如不能一味要求对方理解中国文化,接纳自己东方式的含蓄,而要尽力向对方的特质靠拢,学会直接与坦率。

 

3号:孙铁梁

【简介】25岁,在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工作。父亲也曾经是油田职工,大学毕业后选择子承父业,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很辛苦,工作强度很大,对这份工作虽谈不上喜欢,但因为在做这份工作,就要好好做。谈过两次恋爱,第一个女孩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两人经常争吵而分手。第二个女孩是“贤妻良母”型,遭遇对方父母的强烈反对而分手。理想女生一定要很女人,不需要有很复杂的社会阅历,只要单纯、快乐就好。进入男生权利后,询问女生做家务的能力,计划什么时候结婚,最后与17号女生(美容院老板)牵手成功。

【点评】

客观而言,石油工人的工作强度大,工作风险高,孙铁梁的工作地点(东营)并不是发达的大城市,因此其择偶的选择范围非常小。孙铁梁第二次恋爱是由于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而分手,推测其父母正是从上述现实的角度考虑,才会坚持反对的态度。从孙铁梁的择偶要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经历过感情挫折,吸取了经验教训,最终回归现实的男人。基于现实,他将自己的择偶要求变得非常实际,希望找到一个顾家的、能够照料自己的女性,所以他才会在进入男生权利之后,关心女方做家务的能力,才会询问对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也正是基于现实,考虑到在东营的择偶范围更加狭小,更加缺乏恋爱的机会,所以他在节目现场一定会选择带走一位女生。而现场牵手成功的17号女生,是美容院的老板,这是一个极富弹性和街头智慧,具备适应生活的特质的女性,随着未来与孙铁梁恋情的进展,她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事业搬到东营发展,或许会比留在竞争激烈的城市里,更容易获得成功。

 

4号:马明

【简介】26岁,来自北京,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做媒介策划,对工作没有固定的规划,就是希望在广告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平时喜欢研究男装、玩摇滚。以前谈过五次恋爱,经常因为小事引发争执,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成熟了一些,比较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性格里比较大男子主义,提倡男女平等但不赞成女权主义,不喜欢特别“装”的女孩,比如对中英文夹杂地说话特别不能接受。朋友评价生活中很会保养自己,一点辣不吃,特别注意穿着,每天上班像走秀。最后7号女嘉宾为其留灯,男嘉宾婉拒,失败退场。

【点评】

首先,关于人格特质:马明“特别注意穿着,每天上班像走秀”,渴望处于他人注意力的中心,这就是所谓的戏剧化;“以前谈过五次恋爱,经常因为小事引发争执”,这是明显的情绪化;通常这种类型的人喜欢通过激烈的运动进行宣泄,正如马明对摇滚的痴迷。戏剧化、情绪化、易冲动都是表演型人格特质的表现。但是,马明的衣着打扮并不暴露,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尚未发现不恰当的性诱惑的证据,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也没有明显受损,因此,远没有达到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程度。

其次,关于防御机制:马明反复强调自己“不喜欢特别装的女孩”,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分析,恰恰是因为他自己是一个比较“装”的人。“生活中很会保养自己,特别注意穿着,花心思研究男装”……诸如此类的行为似乎是比“中英文混杂着说话”更严重的“装”,所以他才无法接受与自己一样爱“装”的女孩,这显然是一种投射的防御机制。

 

5号:范凡

【简介】25岁,来自北京,11岁陪同父母去了加拿大,学习成绩非常好,大二的时候作为政府部实习生被加拿大总理接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现在在一家投资公司做基金项目经理。喜欢阅读、看歌剧,爱玩遥控飞机,五年内计划考取直升机驾驶执照。梦想是逃离喧闹的都市,种植桃园,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理想女生,有耐心、有童心,有品位、懂浪漫,以后可以做个好妈妈,希望女生来自稳定的家庭,最好母亲是全职太太。现场一位有小孩的女嘉宾为其留灯,男嘉宾表示感谢后离开。

【点评】

首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范凡择偶要求的核心需求,我们可以尝试做出这样的推测:范凡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忙于事业的父母没能给予他充足的关怀和照顾,导致范凡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这个角色的否定,希望在自己的婚姻中加以弥补,因而要求女友是家庭型女性,如果女友与女友的母亲两代人都是全职太太,则更加完美。这样的假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范凡的择偶要求。

其次,年仅25岁的范凡就职于一家投资公司,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人们通常喜欢比较激烈和冒险的爱好,正如范凡计划五年内考取直升机驾驶执照。此外,由于家庭的优越和本人的奋斗,见识过丰富的世界之后,范凡更希望回归家庭时得到的是简单、平静的生活,甚至梦想逃离喧闹的城市,享受世外桃源,这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事业与生活、丰富与简单之间的平衡。

虽然范凡在节目现场表达了许多对女性的要求,似乎没有更多描述自己打算怎样为对方付出,好在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范凡都具备为对方付出的资源,足以匹配其对女性的要求。

 

心理医生:张道龙   

撰稿\编辑:许倩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咨询师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2.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3.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4.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5.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6.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7.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8.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9.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10.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11.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12.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13.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14.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15.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16.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17. 傍大款 [2011/01]
  18.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19.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20.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21.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22.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23.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24.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25.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26.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18: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