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2016年G20峰会将于9月4-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
二十国集团,即Group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又称G20、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成立,是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G8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欧盟组织,即19国加欧盟组成。二十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90%,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它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G20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非传统发达国家的爆发,使G8发达工业国家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
1999年9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与发展中国家就建立全球性应对经济金融危机对话机制正式展开协商。25日,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二十国集团(G20)。这个国际论坛是由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和来自19个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组成。效率之高,在所有国际组织创建史上比较罕见。
1999年12月16日,二十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柏林举行二十国集团创始会议。即G20首次峰会。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在的G20年会其实是由一系列会议构成的。
首先是,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背景下,20国财长会议备受关注,2016年在中国至今已召开三次,与会者商讨如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控制风险,为首脑峰会最终达成振兴世界经济共识提供方案。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一至两次副手级会议。每年的部长级例会一般与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相衔接,通常在每年年末举行。
这个会议其实是G20峰会的核心会议,也是基本议题会议,即使首脑峰会也是为了确立这核心会议协商协议的有效性。
其次,是G20系列外围会议。如:
1.B20,即Business20国(集团)工商界峰会会议。
2.C20 ,即Civil,society20国(集团)政治界与民间组织对话机制。
3.L20,即Labour20国(集团)劳工会议。
4.T20,即Think20国(集团)智库代表为G20提供决策依据的外围会议。
5.Y20,即Youth20国(集团)青年代表峰会。
6.W20,即Women20国(集团)妇女代表峰会。
等等会议。这些外围会议围绕各自中心议题研讨,给首脑峰会提供经济宏观策略协议的咨信和建议。
第三是G20国集团的首脑峰会,每年一次。
首脑峰会并不是1999年G20机制成立之初就有的,而是为了应对2007年到2010年的经济危机,提高峰会机制在全球经济决策的影响力而创建。20国集团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商讨全球经济对策,并成为年度世界经济的最具影响力的非正式首脑会议,延续至今。
第四,各国首脑之间的一系列双边或多边会晤,其中一般以主办国为主角的密集的首脑非正式会晤,是主办国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最佳平台之一。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G20年度非正式对话机制,是因应世界经济形势而诞生的,是G8发达国家机制,在自身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乏力的状况下,着眼于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而逼不得已主动邀请发展中国家成立的世界性经济合作沟通协调机制。成立至今,在世界金融和各国财政、各国央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应对经济衰退全球化问题等大议题上,发挥了相当有效的协调作用。
基于此,中国重视第二次主办的G20峰会也在情理之中。各界认为中国在当前面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重,国际经济提振乏力,以及世界政治安全环境不容乐观的局势下,创造条件,包括降低与美日的海洋问题冲突,强调国际经济的透明化,以加强广泛协作、创新,注入经济发展新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并提高国际金融协调力度,和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共享经济繁荣,实际上是适时而恰当的。尽管2016年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系列重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仍然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
比如说,作为G20峰会核心的财长和央行会议,关注的各国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在发达国家相继施行负利率的情况下,基本无法真正达成全球基本目标一致的财经政策。在面对承担解决国际经济和金融发展中问题的协议责任,与关注解决国家自身困扰的两难选择下,有几个国家会把“国际义务”放之首位?或者退一步说,谁会首先考虑两者取得平衡,之后,才去实施国内的金融和经济新计划呢?我以为即使有国家宣称自己是负责任的,也并不值得信任,因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恢复到08年危机之前的水平,金融领域的问题更严重复杂,在自身存在亟待恢复和振兴的前提下,豪言对国际经济的溢出性责任和贡献,未免夸张大于事实。
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凸现雏形的今日,全球化议题也越来越引起争议,而且被美、英等全球化早期推手所逐渐排斥,所以G20达成实质性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可能性在减弱。由此令人担忧的是一年一度的G20峰会越来越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成为各国为解决自身相关问题相互交流的平台,成为了解其它国家财经政策的窗口,而非解决世界性经济问题的平台。
G20是一年一度的盛会不能否认, 但迅速异变成‘’剩‘’会也是必然趋势,当G20从金融专业会议转型到大而全的国际庙会时,其实质内含已经被稀释淡化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就越来越形式主义,越来越空洞化、政治化了,这更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也会是G20将来的结局。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主办国为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都在试图拉入更多的外部力量和组织,以达到自己在峰会机制里的预设目的,将来G20有可能扩大为G25或更多,外围会议也有可能吸纳国际贸易论坛,国际气候论坛,国际人权论坛,国际海洋权益论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