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闲谭》之三:论诗三答师力斌(1)

作者:苏小白  于 2016-10-4 23:5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挑灯闲谭|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8评论

论诗三答师力斌

 

之一

 

(注:师力斌 北京大学博士,诗评家,《北京文学》副主编)

 

力斌,话多说一点,也说得更直捷一些,若不能沉浸在西方生活里二三十年的经历或者ABC,真正要摸透西方文学,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我们理解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时间可能需要短些(这,也是为什么翻译出的日本文学(如丰子恺翻的《源氏物语》)印度文学如老泰的诗,普通读者读来颇喜爱的原因),因为我们与这些人族的气质比较接近。学德国人的哲学精密,学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学美国人的什么我至今不知道总之是复杂又单一,总有些邯郸学步。我不反对学西方,相反鼓励大家多向西方学习。但学什么?跟谁学?是个大问题。——这个是媒介人,比如跟胡适学,跟林语堂学,跟梁实秋学,跟宋家娣妹学,跟孙中山学,不管文学与政治都能学到好东西真东西。向当下国内那些翻译家学,体制内派出去的人、或在国外混不好跑回国内充海归的人学,就要小心了。

 

就诗而论,西方诗人里的那一些坚硬无比的意象,引用到中国汉诗里,我总觉得怪异。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做诗的技巧,而意象还是多用中国传统一些的比较好。另外,西方诗人那些浸到工业文明之中所产生的性格变异,还有那些对宇宙与人生古怪的看法,说实话,中国人文化的基因里不大会有吧。

不成熟的看法:东方人是感性的,西方人是理性的。
打个通俗无比的比方。比如做爱吧。西方人将它看作是一项肉体运动的多;而中国人就特别重视,必要加入感情之中,方觉完美与享受。西方人大概皆很独立,或者叫孤立,必要用一个固定的秩序将大家连结在一起,如机器的零件,要组装;东方人不大独立,对父母亲人友情依赖性较强,也即重视人的感情,必要有情感来联结在一起,如是一个个细脆,组成完整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所以,我有一比,东方人是水生植物,西方人是沙漠灌木。他们长于思考,我们长于抒情。我们活在内心,他们活在外部。西方人内心没多少东西,有的多是规则。他们的内心问题,就是思考外部与人的问题;而我们的内心问题,就是感受人与人的问题。说白了,我们的一生多是在跟人打交道;西方人的一生多是跟物即物质世界打交道。因此,在精神层面上,西方人有不舒服了,就去教堂礼拜上帝,上帝在人的外边,在上边,人要向上帝祷告;中国人信道儒,有心理问题了,道讲炼心儒讲修心,都是在跟自我内心较劲。

 

2012-5-26,洛杉矶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2 回复 sousuo 2016-10-5 00:25
这论述太表面。

西方人作为人和我们一样,不一样的是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文化性格。

人家认为要免予恐惧,我们认为人还是要有人管。


教堂是外在的,神可是在内心的。
3 回复 十路 2016-10-5 00:41
“我们活在内心,他们活在外部。西方人内心没多少东西,有的多是规则。他们的内心问题,就是思考外部与人的问题;而我们的内心问题,就是感受人与人的问题。”

西方人善于从感性中寻找(因果)规律的部分,即理性的成分,所以才可能形成细致的心理学,而不是“心里学”。 感性多于主观,理性依据于客观。 因此,有一种分开感性理性层面的知识和能力,再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去深入,比如 empathy 就是感性深层的体验,而 empathy 与多重效果之连就是深层的理性思考。缺乏客观性的感性泛滥会产生不希望看到的效果,难以处理好个性与群性的关系。

“向上帝祷告”; 的目的之一是从思考和理会上帝的话语开始并结合反思个人的言行以求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内心的作用。 当然您说的求得安慰也是让内心平静冷静的方式之一。
3 回复 苏小白 2016-10-5 01:19
sousuo: 这论述太表面。

西方人作为人和我们一样,不一样的是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文化性格。

人家认为要免予恐惧,我们认为人还是要有人管。


教堂是外在的,神
谢谢雅回。

这只是一个针对一首诗歌评论时的回复。我与师同学就轮番争论了几下子。
3 回复 苏小白 2016-10-5 01:24
十路: “我们活在内心,他们活在外部。西方人内心没多少东西,有的多是规则。他们的内心问题,就是思考外部与人的问题;而我们的内心问题,就是感受人与人的问题。”

感谢雅评,您的心里学与心理学的提法颇好。得闲展开讨论一下
3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6-10-5 03:21
中国文学一般是内涵深刻,含蓄。语言丰富。思想禁锢。西方文学大多数是感情奔放,对人类的追求,生活及思想大胆表露。尤其是在性和死亡上,更是毫无顾忌的描述。小白的总结我支持。因题目太大,只敢蜻蜓点水说上几句,不必当真。
3 回复 sousuo 2016-10-5 03:30
诗界只有穆旦是个异数,其诗作完全不受古诗韵律的影响,应该更接近外诗。

而其他即使是新诗人,总摆脱不掉旧体诗韵律的痕迹,有时很容易看出这种为摆脱而摆脱的做作。
2 回复 苏小白 2016-10-5 04:11
sissycampbell: 中国文学一般是内涵深刻,含蓄。语言丰富。思想禁锢。西方文学大多数是感情奔放,对人类的追求,生活及思想大胆表露。尤其是在性和死亡上,更是毫无顾忌的描述。
您那几句中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很倒位,大赞!学习了。
2 回复 苏小白 2016-10-5 04:15
sousuo: 诗界只有穆旦是个异数,其诗作完全不受古诗韵律的影响,应该更接近外诗。

而其他即使是新诗人,总摆脱不掉旧体诗韵律的痕迹,有时很容易看出这种为摆脱而摆脱的
自朦胧诗以降,一度中国大陆的新诗走向了一个极端,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我倒是主张诗还是回归于传统较好些。

其实,在大陆文学界已经兴起重回古典之风。我个人的意思是,中国文学大不必仿效西方,不论诗,就连小说诸多写法,比如拉美所谓的魔幻现实,也早已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端倪的。

十分感谢您参与讨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 09: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