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旧沙河梦》108。半城江山

作者:巴郎  于 2023-7-28 15:5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巴郎。《拾旧沙河梦》108。半城江山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108。半城江山

1926年,杨森将军任川省督军时,将万县临江的城区,包括厂矿商贸货栈堆坊港口码头区域,方圆10余平方公里,从万县区划中切割出来,作为他在下川东驻跸治所。他将其命名为万县市,自任第一任万县市市长,并动用钱财人力,整体规划设计,大力进行市政建设。
所以,就万县市来说,其实整个都包含在万县境内,是万县的港口水道。因为它倚山临江而建,万川秋韵千峰秀,一江春水半城山,历来被称为“江城”“山城”。沿重庆而下,经石柱、五陵、新田、茨竹、沱口等县镇后,湍急的川江在万县市区,变得舒缓开阔。夏季涨水,洪涛汹湧,泥沙俱下,江面可达2000米,冬季枯水,也有近1000米,江底深达数十米,非舟楫而不能过。
市区主城位于江北,面朝川江,对望江南工业区、翠屏山、陈家坝、五桥等郊区乡镇。主城背倚太白岩,西展龙宝、甘宁、清泉。东望天子城、落凼、廊坊、开县,其下沟谷内纵横的是万县县城沙河子,西下的沙河由此加入东来的苎溪河,由西北方向汇入滚滚东流的川江。川江奔腾,经太龙、黄柏、云阳、直入位于奉节夔门的三峡第一瞿塘峡。就这般地貌,促进了船运的发达,江面上舟辑往来,百舸争流,即联通江南江北,也是下川东物质土产的集散地,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上溯重庆,下达江汉。

苎溪河水滔滔,沿途接纳溪流,浩浩荡荡,穿过市区数公里,在南门口处,汇入川江,将江北主市区分割成不对称的两半,上城和下城。河左是下城,约占市区的三分之一大小,主要是较场坝、红星路、环城路、一马路、南门口,大部分工厂、货栈码头、物质集散,都位于下城。河右是上城,约占万县市的三分之二,是主要市区。上城倚山而建,顺着缓坡向上,形成梯级,分为三个层次:二马路、人民广场、和高笋塘,直到陡峭矗立的太白岩脚下。
二马路一带,包括三马路、胜利路、西山路、电报路、解放路等,是万县市最繁华商业贸易地段,路街纵横交错,上下弯环,店铺林立,人烟稠密。其西端连续着万县市地标钟楼,和林木葱郁的西山公园,那是民众漫步观景休闲徜徉之所在。二马路沿河一带,经过星桥、天生桥、万安桥等多处桥樑与环城路联接,车水马龙,繁忙拥挤。万安桥头处于上下城连结点,是最闹热处,商贸中心。百余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街面上,鳞次栉比,灯红酒绿,人来客往,无分昼夜。

万县市的城市布局,有两排大梯子,尤为出名。
位于二马路下方的胜利路,是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修建的。但路中段外侧面江的杨家街口,及街口的万县港务局大楼,却是早就在此,原是杨森将军所修,故以冠名。这里是万县市主要港口,可同时停靠上十条客轮货船,几十年来,屹立江岸,调度指挥川江万县段客货船只来往。紧邻大楼的,是长达200米的杨家街口大梯子。大梯子由青石砌成,每阶半米进深,约50米宽,长达数百级,从底到顶,约百米高下。人和货物,都经由大梯子上下,进出船只。
川江沿岸各地,习惯上,并不建造固定船桥深入江中,以利船只停靠,上人下货等。这是因为,川江涨退潮,落差太大,涨潮时可淹没栈桥,落潮时,江水低浅栈桥高耸,船只无法停靠。所以,川江沿岸港口,总是停靠着若干囤船,这些囤船并不航行,而是用铁链固定在岸边,作为船舶往来之停靠之所。船上乘客或货物,先下到囤船上,再经囤船上岸。从囤船上,伸出几丈长的宽木跳板,用铁链支撑连续着,通向岸边,可达几十数百米长。囤船受涨落潮影响较小,随江水起落。其跳板,都直接搁在杨家街口大梯子上,利于客货上下。落潮时,木板搭在梯子底下,涨潮时,则几达梯子顶端,与街面平行。一年四季,几十上百米落差,实属平常。
另一排大梯子,则是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大梯子,恢宏气派,是民众漫步游客必爬所在。它正对着繁华的万安桥头,从位于江岸滩涂地带的环城路二马路起始,逶迤缓坡向上,至上城半腰的宽广坪台,两侧是粗大茂密的梧桐树。大梯子亦是青石所砌,每一级石阶约1米进深,50米宽,每10级构成一段梯,每段梯最上一级阶,是10米左右进深的平台,然后接续至后一段梯。大梯子共有20段梯200级石阶,总长约200米以上,约百米高下。
爬梯子是个费力之事,大多数人,都会被弄得气喘吁吁步履艰难。走累了,顺势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歇口气。特别是在大雨之后,大梯子被雨水冲刷走泥沙尘埃,露出青石阶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引得许多市民,平时没事,扶老携幼结伴行来,来到大梯子玩耍,与亲友日白聊天,看三教九流的表演。也可一个人,躲在梧桐树荫下,图个清静,看看闲书,闭眼假寐,或四处打望。也有努力攀登的,一口气不停歇,爬到梯顶,放眼向下望去,只见:一江春水,半城山色,动静相宜,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好不舒适!

大梯子顶部是上城的半腰,数平方公里的宽广坪台,向四边延伸出去。直接在大梯子顶部,是一片广场,约有10来个足球场大。这片广场,是五十年代,平整开拓出来的。
当时,正是中苏友好蜜月期,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有许多苏联专家,离乡背井,来到万里之遥的中国,积极地为中国设计施工,建造許多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一穷二白的旧貌,促进了国计民生。
苏联专家在万县,也帮助设计建造了若干建筑。最出名的,就是修建了这片广场,并在广场的西端,筑建高台,在高台之上,修建了“万县地区影剧院”。影剧院是典型的苏式设计,沉稳厚重,典雅大方。它坐西朝东,七层楼高,占了一大片地,周围修建了亭台楼阁水榭迴廊,假山竹木草坪花园,春夏时翠绿青黛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它矗立在高台之上,地势高而无遮拦,朝阳照耀,金辉烂漫,相对于周围低矮建筑,无异鹤立鸡群,傲然四野。
影剧院前广场,原名为“和平”,是五十年代的时髦苏化名称,含有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之意。在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时,影剧院及和平广场,还荣幸被评为“四川省建国后十大建筑”之一。60年代中苏交恶,为根除苏修影响,将“和平”改换成了“人民”。影剧院和人民广场,处于万县市中心地带,建筑高大,美仑美奂,广场空旷,视野开阔,周围有公园林荫,饮食休憩服务设施也齐全,所以,这一带,既是万县市地标,也是市民游览观赏休闲会友,以及球类田径竞技运动之所在。

人民广场的南边,是那坡大梯子。东边,连续着营盘路,林荫蔽日,宽敞平坦,路两侧都是文化教育单位,中学中专,机关部门。营盘路远端分岔,右弯陡坡钭下约500米后,与三马路、星桥、较场坝相连,有许多工厂散布在那一带,最终连通到万安桥头二马路。若沿营盘路,直走数公里,经过关塘口省汽49队、公路养护总段、川粮车队等处,曲折急拐弯90度,转过突出的磨刀梁阳坡山坳后,在万一桥处,与沙河子邻接。
人民广场的西边,也就是影剧院背后,是电报路、解放路等几条纵行南北向公路,连结江岸二马路闹市区,一路上坡,经商校中医校卫校等,直到太白岩下高笋塘。
高笋塘是上城最高的坪台,与东北方向的三湾水库和磨刀梁,遥相呼应,大致平齐。高笋塘这片,并没有栽笋的堰塘,但在中心,却是有一个大水池,叫做流杯池,有百米方圆,据说有泉水涌出,流水不腐,总是清沏见底。沿着流杯池,是青石砌就的石栏,只及腰高,伴着石栏杆,间杂种着槐树和柳树。春夏时,槐花开在树上,柳枝垂在池水中。走累了,可将石栏当作石凳暂憩,闻着槐花香味,看着柳枝拂水,疲劳顿消。流杯池内,东南西北各有一条曲桥伸入,在池心十字交叉聚于流杯阁。流杯阁是中式亭阁,六角形土木建筑,红墙黄瓦,数个圆石鼓凳,环绕着中间的石桌。靠着亭壁四周,是长条木椅,倚在上面,可观赏池内荷花莲蓬,及在荷叶下戏水的成群结队的红色鲤鱼。
环绕高笋塘一带,散布着众多深宅大院,再往外延伸,则是郊区村乡的果园菜地,稻田渠堰,田野阡陌纵横,一派农家风光。解放前,这里曾经是达官贵人的住宅区,依托太白岩,面朝杨子江,亭台楼阁,园林幽深,如杨森将军的静园,即在流杯池畔太白岩下。
解放时,这些大院的主人,多弃宅远走,故大部被收归国有,加以利用。如静园,占地广大,成为了万县地委和地区行署所在地;而其旁的潘家花园,则被部队征用,成为万县军分区驻地所在。其余大院,或作为党政当局下属的部委局办机关单位,或者作为领导和职工的宿舍住宅。这样,一则保护了这些下川东古建民居,一则也作到物尽其用,算是两全其美了。
巴郎  记于20200628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8 12: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