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本主义----《礼运》

作者:苏诚忠  于 2023-9-26 20: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7评论

老聃和庄周一直希望统治者能够尽量放弃权力。少去干涉固有的社会和市场秩序。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说出天子放弃权力以后,社会秩序谁来管理?这个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被人们自发地解决了。这就是现代民主制的雏形。民主制经历过数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敢说它就已经完善了。或者说,正是由于它的不完善,为无数的有为之士找到了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西方国家很多人研究老、庄感觉非常困惑。1980年左右,我在故宫遇到一位罗马尼亚人;当时的东欧还处在苏联的统治之下。他看着一幅匾额上写着“无为”二字,就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无为”的意思,就是不要做什么。他想了想问,“为什么什么都不做,是懒惰吗?”从这里,我认识到,要让西方人理解这两个字有难度。因为,他们的驭民术还没有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高度。干什么事情都很直白,不懂得政府减少干预的重要意义。因此所以,他们认为,什么都不做就是“懒惰”。
老、庄提了无为之治,经过几百年的沉寂后,到了汉朝初年,有了一些眉目。关于,“礼运”的作者是谁?曾经有过争议。有些人认为“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时期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孔子参加蜡祭。仪式结束后,他走出宗庙大门,爬上楼台游览,想到了鲁国,长叹一声。他身边的言偃问:“夫子为何长叹?”孔子回答:“大道实行,以及夏、商、周三代明王当政的日子,我孔丘都没能赶上,那是我向往的时代。那时,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选取贤良和有能力的人来治理国家,人与人之间言而有信,和睦相处。因此人们不只将自己的亲人看作亲人,不仅仅将自己儿女当作儿女,让老年人可以颐养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能的机会,让年幼的人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使鳏夫、寡妇、孤儿、年老无后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责,女人都有自己的丈夫。人们不会浪费财物,但节省下来的东西并不是非要归为己有。人们担心自己的能力无处使,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才出力。所以,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烧杀抢掠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因此住宅的大门无须关闭。这样的社会就叫大同世界。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大同社会’就类似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领导人是由选举产生的,凡是弱势群体,都有生活保障。不同的是,古代人们认为男人是女人的饭碗;因为古代,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体力。所以说,“女子都需要有自己的丈夫”。而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的工作已经不依靠体力,女人也可以工作;这一条是古人没有想到的。每个人都珍惜财物,并不是为了私藏它们,而是一种美德。我们能够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家门口摆放着用过的家具,电器,工具,图书等,随便拿。不但增加了物品的使用寿命,还减少环保成本。老年人在公交车上,如果携带重物,一定会有人上前帮忙。更不要说摔倒后,立刻有一大群人过来搀扶。由于制度设计合理,工作时间不长,个个精力充沛,想象力和创造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担心的是没有展示才能的机会。能够赚到大钱更好,赚不到大钱,也不会饿死。当人人都有希望,都忙于自己的前途时,怎么会有烧杀抢掠的事情?即使有阴谋诡计也很难实现。
对比西方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并非源于马克思,而应该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算起。)提出的,人们为兴趣工作,按需分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的人兴趣就是冒险、犯法、捣乱,这种人如果也按照兴趣工作那岂不是天下大乱?所以,必须要有法律,而法律必须是由全民认可,全民同意,不断地按照多数人的想法修改的规则。这与所有的‘共产主义’人治社会格格不入。西方学者提出这种人治的理想社会,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专制统治。如果他们经历过类似中国这样两千年的权本主义,并积攒了两千年为帝王诡辩的宣传文献,他们也会明白,只要是人治,绝对没有好日子过。这就好像西方学者,当年羡慕东方人的科举制度,认为,中国人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一定有饭吃,而他们没有这种制度,即使是最天才的学者,也可能流浪街头。这其实是他们的幻想。古今中外都一个样,任何人,只要没有自立能力,就没有真正的自由。较为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在绝对独立与绝对自由之间摆动,摆角由人民通过法律来选择。一方面,社会应该尽早发现真正的精英,另一方面,得到认可的精英也应该懂得自爱。
“礼运”接下来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小康社会: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集团、帮派)的财产。人们只将自己的亲人当亲人,自己的儿女当儿女,财产和劳动力都(打着公有的旗号)成为私有的。天子诸侯的权力世袭,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礼法,修建城郭沟池作为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不用法律只用习惯来统治)以此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专一,使兄弟关系和睦,让夫妻间关系互敬,确立各种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宅,敬重有勇有谋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因此,诡计悄然而生,战争也因此而爆发。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因此成为最杰出的人物。这些君王,没有一个是不严格奉行礼制的。他们彰显礼制的内涵,并用它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揭露过失,以此彰显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树立榜样。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即使是有权势的人也要退位,百姓也会将这种人看作祸害。这样的社会就叫小康社会。
从这里看出,小康社会就是权本主义社会。首先是,权力必须掌握在‘赵家人’手中,按照陈云的话说,“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靠得住。”一切按照等级行事。由礼法规定了君臣父子关系,该喜欢谁,不该喜欢谁是按照习惯来的,而不是你的真心感受的流露(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来自百姓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任何发明都不会被百姓接受,或者说不赚钱,不能持久。而儒家坚持礼法,就必须压制百姓的感受。后面的发明创造就更是免谈)。一个人的诚信,不是像资本主义那样,用你的身家来衡量。而是,权贵们试探、考验后决定的。经过多年权本主义的实践,人们发现,历朝历代,篡权的大多数是儿子或者亲信,兄弟反目成仇的数量,远远超过资本主义用利益评估的信任。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中,尽量避免亲朋之间有利益关系;真正的利益关系只出现在商场上面。如果在生意场上出现了亲情,那么,最后一定得不偿失,更有可能两败俱伤。资本主义用法律来掌控社会。权本主义使用习惯(礼)来控制一切。权本主义不能使用法,因为,法律是民主协商后的产物。权本主义既然没有民主,当然只能使用千年不变的习惯。这种做法,造成权本主义即不懂得科学,也没有创新的能力。所以说,资本主义与权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商纣王坚持任人唯贤,只要有能力,连囚犯也可以重用。这就成了周武王给他判定的一大罪状:不任人唯亲。此外,权本主义的小康社会中,对于思想严格的管控。按照孔子的话说是“不逾矩”古代使用的是“礼”,现代使用的是“红头文件”,这种做法导致人们缺乏想象力,不敢创新。而没有想象力的民众又导致经济的落后。等到大家都受不了的时候,就来一次革命,新的统治者重新建立等级和权重。最后一句是最为矛盾的:“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即使是有权势的人也要退位,百姓也会将这种人看作祸害。”这里的矛盾就在于,一个独裁者,即使有越轨的反常行为,他会承认吗?谁来判别?古今中外,哪个独裁者会自己退出历史舞台?百姓将他看成是祸害,他就下台吗?从这里看出,中国人研究政治,永远都是避重就轻。结果导致了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善始善终。
小康社会的一切描述,大陆中国早就做到了。唯独这最后一句没有做到。按照历史上的习惯,或者有人篡权,或者农民起义,才能推翻原有的统治,靠独裁者自觉下台,绝不可能。
孔子与柏拉图的人治思想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认为圣人不会出错。其实就是他们自己想当皇帝。至于怎样的人才算是圣人呢?谁也没有说清楚。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就算有孔子那样的修行,也要七十岁以后才能做到不逾矩。那么,在此以前,都可能逾矩。因此,不该当皇帝。而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39岁。照此看来,几乎没有一个皇帝配用“圣上”的称号。
直到最近才看到有人发现《礼运》是汉代的戴圣写的,这就对了。为了说明权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我们曾经引用过的淮南王刘安的《齐俗训》而《礼运》也是汉朝人写的。《货殖列传》还是汉朝人司马迁写的。这三个人都在汉武帝之前,或者同時。这说明在汉武帝之前,由于文帝和景帝大力提倡老、庄的‘无为之治’,‘与民休息’。使得资本主义的势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应该是当时的学者们深刻地总结了儒家、法家等权本主义的危害,进行反思,从新认识周朝以前的做法,从新思考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汉武帝为了打仗,利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中国从资本主义边缘,再次陷入权本主义的深渊。就洗脑方面,汉武帝也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大力扩建“太学”由这些学员向全国灌输权本主义思想,形成了类似‘党校’一样的宣传组织。汉朝的衰落从此开始。一方面,汉武帝发动战争后,中国人口从三千万锐减一半,只剩下一千五百万。另一方面,百业凋零,直到灭亡就一直没有缓过气来。如果当年得到政权的是刘安而非汉武帝刘彻。那么,中国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淮南子》除了探讨权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之外,还思考了法律和执法问题:“从前,司城子罕辅佐宋君,一次他对宋君说:“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理,均取决于君王施行的赏罚。这爵禄的赏赐,是人民所喜爱的,就请您国君亲自执掌;那诛杀刑罚,是人民所怨恨的,就由我来担当这角色。”宋君听后说:“好。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诸侯们就不会嘲笑我了。”但实际上宋国人知道生杀大权掌握在子罕手里后,大臣们就亲附子罕,百姓们都畏惧子罕,不到一年时间,子罕就将大权旁落的宋君杀掉而篡夺了宋国的政权。所以《老子》说:“鱼不可脱离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随便让人知道。”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3-9-27 12:36
【而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39岁。照此看来,几乎没有一个皇帝配用“圣上”的称号。】

圣人主要是赞扬道德品质方面。是圣人的皇帝又咋样,照样搞不清水库是泄洪还是不泄洪。一个社会的管理机制包括人事权力选择方式和立规立策的决定方式。 圣人皇帝最多只满足了前者。

比如,一个水库的管理就非常复杂,有多方的所属权,规则的制定和分工,责任等问题,而具体方案随时在有原则,有标准,有秩序的变化中, dynamic balance and optimization。

https://damsafety.org/dam-owners/ownership-responsibility-and-liability#:~:text=Dams%20are%20owned%20and%20operated,public%20organizations%2C%20and%20the%20government.
回复 Wuming123 2023-9-28 00:53
浮平: 【而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39岁。照此看来,几乎没有一个皇帝配用“圣上”的称号。】

圣人主要是赞扬道德品质方面。是圣人的皇帝又咋样,照样搞不清水库是泄洪
皇帝是个危险职业!有人统计过罗马皇帝非正常死亡和降雨量的关系。一旦天旱无雨,民不聊生,皇帝就很危险。中国的皇帝也一样。

至于圣人的功绩是建立当时世人能接受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社会(国家)。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孔孟的道德基础之上,西方文明是在基督教基础,穆斯林也差不多。美洲没有出现孔孟,也没有出现系统的宗教,所以几千年入手饮血茹毛,直到被欧洲人用武力教做人!
回复 浮平 2023-9-28 01:09
Wuming123: 皇帝是个危险职业!有人统计过罗马皇帝非正常死亡和降雨量的关系。一旦天旱无雨,民不聊生,皇帝就很危险。中国的皇帝也一样。

至于圣人的功绩是建立当时世人能
仅仅依靠武力不足以建立起共识度高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多半只能建立勉强和强制性强的,为统治阶层集权者优先服务的法制,等级观的产物,在这个层面循环,而不同于法治,平等观的产物?主客观方法的程度与共识度的关系,与公正程度的关系,与效果的关系。

这就是您说的 【Wuming123: 皇帝是个危险职业!】  的根源所在。也就是说朝什么观念去思考,去改变,去朝客观方法的方向改变才能减少这类危险的因素,找到 the cause-effect 的 cause 所在,现象与本质的因果关联。
回复 Wuming123 2023-9-28 01:20
浮平: 仅仅依靠武力不足以建立起共识度高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多半只能建立勉强和强制性强的,为统治阶层集权者优先服务的法制,等级观的产物,在这个层面循环,
武力可打天下,但是无法靠武力维持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这就是为什么始皇帝就是一个”绚丽的烟火“!汉武帝独尊儒术,才开启了中国真正的稳定的国家体系。
回复 浮平 2023-9-28 01:26
Wuming123: 武力可打天下,但是无法靠武力维持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这就是为什么始皇帝就是一个”绚丽的烟火“!汉武帝独尊儒术,才开启了中国真正的稳定的国家体系。
不管什么前皇帝都被毛推翻了,彻底砸烂了旧世界(包括思想,观念,制度,规则,方法),建立了新世界,依然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建设时期的深重灾难?依然存在强烈的勉强,强制(与战时的武力概念不同),言行规范底线共识度低的,政治偏见高于一切的”伦理道德“管理方式?或许说更主观?是非善恶观更混乱?

所以,先需要将哲学观及应用(建立在整体共识度高的言行底线规范,即,伦理道德层面),与政治(利益和需求为主要内容且共识度不容易高的 dynamic balance,包括主义论,路线方针论,经济模式)分开去思考和梳理问题。都被搅成了一锅粥,混为一体就是从思想,到制度,方法,主观性更强的规范依据和社会伦理道德乱象的根源。总也难以达到想要的共识度,言行规范的 social norm (伦理基础)和秩序,只能去艰难的 ---- 维稳。无论如何去今天主观代表这,明天代表那去人为的灵活。也许在最低层次,衣食住行性均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代表得好一些,一旦进入精神层面,特别是安全感和公正性的满足度时就不容易随便被代表了。而道德的共识和自律程度反应的是精神产物。哲学和心理学系统的分析了人性规律。

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言行规范原则若建立在强势强权武力基础上,则会朝弱肉强食的野蛮社会发展;若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则不可测,变幻无常,无价值依据可言,无一致性的底线可言,因人而异,因感觉而变。
回复 Wuming123 2023-9-28 05:21
浮平: 不管什么前皇帝都被毛推翻了,彻底砸烂了旧世界(包括思想,观念,制度,规则,方法),建立了新世界,依然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建设时期的深重灾难?依然存在
孔孟的道德基础,维系近两千年的社会,自有其道理!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代革命家们(野心家),把近代中国的积弱,归罪于孔孟,于是有了打到孔家店的五四!其实中国近代的积弱,原因很多,有人追索到银本位,有人追溯到没有产生资本主义,。。其实都有问题,社会问题很复杂,不单是社会道德体系问题!

新朝建立,试图以乌托邦的理想,重塑中国社会。不过失败了,原因很多种,扯出几千篇博士论文也没有,失败了就是失败了。虽然失败了,但是你不能否认当年人们的确是希望创立一个理想社会。

新的不行,只好走回头路,想重新拾起被斗臭的孔孟!但是如果乌托邦幻想破灭,现在政府就失去了正当性。从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都就乱臣贼子!中国就是让这些小丑玩弄了半个世纪,折腾出来寂寞!所以现在只能是挂羊头卖狗肉。你看看台湾谁还在乎“三民主义"? 大陆谁还再提共产主义?充其量也只敢隐晦的说“不忘初心”?
回复 浮平 2023-9-28 06:09
Wuming123: 孔孟的道德基础,维系近两千年的社会,自有其道理!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代革命家们(野心家),把近代中国的积弱,归罪于孔孟,于是有了打到孔家店的五四!
说得有道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9-28 06: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