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绘画的认识--1

作者:苏诚忠  于 2023-10-10 15:3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小时候,我虽然喜欢画,但那时只是对色彩和外形的模仿。我曾经跟随一位画院的画家郭传璋学过几天国画。遗憾是,我对山水画实在没有感觉。从此便辍笔了。我从新对绘画感兴趣,是在我研究了语言学以后的事情。从古到今,所有的语言学家的梦想就是寻找到一种不需要学习就能被人类掌握的表达系统。绘画也许就是他们的不二选择。WINDOWS诞生的年代,出现了这样一句广告词:“一帧画面胜过千言万语。”换句话说,绘画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语言。历史上,任何学术的研究都出现过一段弯道的时代,宗教,文学,语言,数学,科学等等,无不如此。而我再次接触绘画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所谓的‘现代艺术’已经步入歧途。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先解释一下其他学科弯道的经历。宗教:几乎每一个留存到今天的宗教都有过非常曲折的经历。影片《城市广场》Agora用希帕提娅Hypatia的遭遇描述了当年基督教被愚民裹挟以后,乌合之众是怎样破坏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Renaissance正是针对这个黑暗时代的矫正。文学:中国的魏晋时代以后,由于在思想内容上停滞不前,文人就用华丽的辞藻重复古代思想,直到唐朝的韩愈开始攻击这种现象,提倡复兴古代的文风,没有内容就不写,不要故弄玄虚。语言:古希腊人曾经企图用语言学的规律来防止使用语言的人说谎,并把这种规律称之为语法。这种设想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钻进了语法的牛犄角中,到了罗马时代,出现了几百种不同的语法,人人都想‘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定天下法。’结果就发现,正确的使用语法和正确的说话变成了两回事。而恰恰最大的政治骗子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法。语言学上的各种奇怪现象使得百科全书中这样写道:“理性主义之所以被人们所尊重,是由于有很多的暂时理论宣称自己是对于这种传统梦想的叛逆。”语言学中的理性主义,就相当于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数学:读过数学史的人都知道,数学曾经有过三次危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伪数学不断涌现出来。科学: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在1952年写了一本《西方伪科学种种》总结了科学发展过程中各种谬论。现代主义这个名词的出现,根本就没打算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存下来。所以,无论它怎样张牙舞爪,最终还是一只黔之驴。
以上所有的弯道都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当思想贫乏,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一门学科便用形式主义的戏法,掩耳盗铃。歧途一般分成两种情况。用孔子的话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无论属于哪一种,反正是思想空虚,不管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目前,绘画就出现了这种现象。用一位俄罗斯艺术家Pavel Guliaev 的溢美之词,“邀请观众去想象自己的意义。”这就好像是,小说不必写了。直接把字典交给观众,让他们自己去编故事。
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与十九世纪的历史背景相吻合的。那是一个革命与战争风起云涌的时代。按照修昔底德的话说,“这些革命导致了整个希腊世界出现各种各样的恶行。古代的淳朴之风,原是品性高尚的标志,那时却遭人耻笑,逐渐消失了;社会分化为若干阵营,在这些阵营中,没有人相信他的同伴。”用屈原的话说,“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卜居》)动荡社会的艺术就是简单,粗俗,厚颜无耻的艺术。我们知道,真正的腐败从语言开始,而作为语言的一部分,绘画也不能免俗。
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现代主义就是不肯站到别人的肩膀上寻找创作灵感的一群人。一个个都想平地起高楼,最后,帮派林立,却全都迷失了方向。
有了这种认识后,我继续寻找‘现代主义’出现的根源,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虽然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非常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依然不能说是完美。我们不应该盲目崇拜,而应该有所突破,否则就会落入现代主义的陷阱。确切地说,由于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认识它们。比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我罗列了一下,认为,仅左半部分,就有以下几点不足的地方:
1、这幅作品中花神没有肩膀。
2、按照流体力学的观点,西风神Zephyrus与花神Chloris的翅膀不足以承载他们的体重,因此,我加大了翅膀的面积。又因为如果俩人的翅膀都张开会相互妨碍,因此,只张开了西风神Zephyrus的翅膀。
3.肚子上有八块肌肉是男人的自豪,因此,增加了西风神的腹肌。但是,当西风神Zephyrus被花神Chloris紧抱的时候,那八块腹肌应该是错位的。
4、风神用力吹风的时候,两腮要比原作更凸,与此同时,眉毛眼睛上的肌肉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5、原画中,从风神的口中吹出了一股白气,以此表达风。在现实生活中,它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如果表达到位,也就是,海浪的翻腾足够让人明白风的作用,那么,这条白气是不需要画的。
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应该认真对待这些不足之处,而不是现代主义那样,抛弃前人的艺术,闭着眼睛摸索。我认为,绘画应该是一种传承的艺术,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每代人都应该根据新的认识来完善它的表达系统,丰富它的思想内涵。不应该视科技进步为绘画的冤家,也不应该拿科学对抗原有的艺术,而应该让科学成为绘画的朋友。我相信,当画家们从现代主义漫无目的的遨游中,回到现实主义的认真作画后,一定会出现很多高人,创造出更多内涵丰富的作品。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1 回复 浮平 2023-10-10 22:08
【我认为,绘画应该是一种传承的艺术,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每代人都应该根据新的认识来完善它的表达系统,丰富它的思想内涵。不应该视科技进步为绘画的冤家,也不应该拿科学对抗原有的艺术,而应该让科学成为绘画的朋友。】

Mae Jemison:

“Science provides an understanding of a universal experience. Arts provide a universal understanding of a personal experience.”

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如果受到形式的限制之后就容易失去表达的动力和兴趣。所以,只好开始“委屈”一下形式,在鼓励表达,需要表达,愿意表达的基础上可以不断改变形式。 可以说有个顺序和强弱的选择平衡。传承也好,现实主义也好,都是 art genre 的一部分,photorealism, hyperrealism 都存在。从教育的角度,同时学习科学和艺术是有益处的,如您所言。在 art education 中,有 art history,art appreciation,art techiques 等等内容。在科学教育中,增加了一些 visual presentation fo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这些教育层面的思考,目的都是为了激励个人的创作和表达热情(encourage and motivate),提升创作技能,拓展创作内容,同时也为提升合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现代艺术的形式更宽泛,很多您感觉“认真作画” 技术层次高的用在了动画,视频等综合性合作型的创作表达中,不单纯在纸张表达的绘画领域。

如果思维再开阔一点,抽象的东西也是一种存在,内在的存在,宇宙元素组成部分的另一层次,但不同于“眼见为实”,可用科学方法呈现的存在,所以更需要通过表达而呈现,这样就可能更容易理解 art 的其它形式了,只是与个人的习惯认知不同,比如,画一张技术高超的“真实”恐龙油画,依然是想象空间的存在(有部分科学依据),但您也许不一定认为是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

艺术形式可以传承和开拓,但内容(情感和思想)却更多的是 comtemporary,因为艺术家,人,是现代的。

再啰嗦几句: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基于好奇和兴趣,进行表达,交流,探索和寻找规律的活动中形成了学科频谱上方法轴的两端,科学有最严谨的方法规范(有利于寻找大概率的因果规律),而艺术在方法上相对而言最宽松,其它学科鉴于其中。有时会颠倒。如果颠倒到极端的程度就容易遏制了人的内心世界表达,缺乏兴趣和创意。diversity and balance between objectivity vs subjectivity
回复 苏诚忠 2023-10-17 11:17
谢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0-17 12: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