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写的科幻小说,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作品

作者:量子在  于 2017-10-17 07: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相关人物|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1989年,由他创作的《长日将尽》,荣获当年的英国布克奖,该书荣登《出版家周刊》畅销排行榜。主要作品有《群山淡影》《无可慰藉》《浮世画家》《上海孤儿》《别让我走》《被掩埋的巨人》等。

不是今年的热门得主恩古吉·瓦·提安哥、阿摩司·奥兹,也不是陪跑了几年的村上春树,石黑一雄虽然连赔率榜前十都没进,但一提起这位作家的名字,大家的反映又都是“实至名归”。想了解这位今年获奖的“爆冷”作家吗?科技日报嫦娥副刊小编独家连线了两位世界文学研究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赵白生:他写科幻,像“老房子着火”

赵白生,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文学学会会长

石黑一雄并非赔率榜上的大热门,您今年预测对了吗?

没有预测。但私心希望,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以色列小说家奥兹,还有提倡用非洲本土语言写作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能够摘得桂冠。小国家的大作家获奖,意义更大。

近年来诺奖似乎偏爱授予有跨文化背景的作家,是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石黑一雄的作品?

石黑一雄获奖,再一次印证了我的偏见,“诺奖评委偏爱英国作家”。新世纪以来,英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已经有三位:2001年的维·苏·奈保尔;2005年的哈罗德·品特;2007年的多丽丝•莱辛。加上今年的石黑一雄,这四位作家,如果说有什么突出特征的话,就是他们的跨文化背景。奈保尔、莱辛和石黑一雄的跨文化背景,不用说了。即使像品特,也往往做出跨文化的“越位”之事,如他的诺贝尔演讲,就不安分。作为文学家,他却越位谈国际政治,抨击布莱尔和布什的伊拉克战争,呼吁把布莱尔送上战犯法庭,引得另一位诺奖得主库切对其啧啧称奇。描写战争的创伤,是石黑一雄的拿手好戏。他似乎想超越移民作家,给作品赋予“triple consciousness”(三重意识)。他生于东洋岛国日本,长于西洋岛国英伦,骨髓里有日本意识,血液里流淌着英伦精神,但他所刻意追求的是“国际小说”——既超越了东洋的岛意识,也突破了西洋的岛文化。瑞典学院的颁奖词,谈了他作品的两大优点——情感力度和挖掘深度,但对他的世界情怀,似乎凸显不够。

进入21世纪,石黑一雄开始尝试写在作品中融入科幻、奇幻元素,2005年发表的《别让我走》具有科幻意味,2015年最新一部《被埋葬的巨人》是奇幻风格作品。您怎么看待严肃作家进行科幻创作?

这个现象,值得细想。实际上,不止石黑一雄,不少作家晚年都玩点新花样。当然,石黑一雄并不是十分的老。中国人叫“衰年变法”,但我觉得,不妨叫“老房子着火”。要想突破自己,最好燃烧一把,看看使尽浑身“文功”,能不能火?石黑一雄的前辈,多丽丝•莱辛就这么干过。不过,她的作品,被批评家讥笑为,一流作家写二流科幻,迄今为止,石黑一雄的科幻,还没有人大抹其黑。

路文彬:他的作品反映世界文学趋势

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及文化伦理,兼事小说创作与英文翻译。

您怎么看待石黑一雄获奖?

石黑一雄是我比较欣赏的作家,他能获奖不奇怪。虽然他本身具有跨文化背景,但他并没有刻意彰显这种特点,其作品更多融入了欧洲文化背景中。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距离在逐渐缩短、融合的时代,很多作品的文化背景已经越来越趋于同质性,我们不大能从中看清楚作家来自于哪个国度、什么族裔,这种界限越来越模糊。石黑一雄的作品正反映了世界文学的这种趋势。

您如何看待石黑一雄作品中的跨文化视角?

石黑一雄与很多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少数族裔作家不同,在他身上看不到移民作家的“压抑感”,而是更大限度地显示出少数族裔在欧洲国家写作的平静,显露出对移民国度的“融入”感,是“典型的欧洲人”风格。但与此同时,他的作品深受英语世界文化的影响,却也能在幽微处表露出日本族裔的精神文化内涵。拿他的早期作品《长日将尽》(又译《长日留痕》)为例,这部小说写欧洲古典时代庄园管家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是完全欧洲化的人,拥有欧洲人的思想。但细细分析,我们却也能从中看到一些日本文化影响的痕迹,比如管家对主人的忠诚,和极度的敬业精神,细微处体现着日本族裔对权力、职业的高度敬畏和尊重。

石黑一雄的叙事风格很特别,您如何评价他的写作风格?

他显现出更多现代作家的特点,叙事、结构、人物刻画都带有卡夫卡以后的现代派作家的特征。早期小说可读性更强,后期也面临着当下欧洲现代写法的一些弊病,有时过于自恋、枯燥,整个故事缺少认真的构思和对待。

2005年,石黑一雄发表的小说《别让我走》是一部科幻色彩浓重的作品。早在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村上春树就曾在采访中提到,《别让我走》是他看到的近半个世纪的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您怎么评价这部作品?

石黑一雄是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更多着眼于对现代人的生活及他们的未来。当前社会,科技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写带有科幻背景的作品,是面对当下人类共同体的生活,试图去思考科技介入当下生活而产生的问题,表现的是时代风貌。异曲同工的是,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也有很强的现代性、幻想性,带有形而上的思考,这两位作家有共同之处。

村上春树:近半个世纪的书,我最喜欢《别让我走》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另一位日本裔作家石黑一雄,这也意味着村上君明年或许不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粉丝们还在为村上惋惜失望,高呼“心疼”,其实人家村上春树本人早就在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说过:

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

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况且,石黑一雄和村上春树原本就是互相欣赏有加,彼此惺惺相惜。

村上春树

石黑一雄曾说,所有日本作家里,他最欣赏的村上春树的“国际化”。而村上春树则曾在2009年12月接受《Gentlemen's Quarterly》采访时高度评价石黑一雄,说他读过石黑一雄的每一部公开出版作品,对其在2005年发表的小说《别让我走》更是推崇备至,称这本小说是“近半世纪的书里,他最喜欢的一本”,认为它讲述了一个“悲伤且富有预见性的故事”。

巧合的是,村上回忆了他和石黑一雄的交往,很多年前他们曾在一起共进午餐,聊的大多是与音乐有关的话题。石黑一雄和村上一样喜欢爵士乐,还问村上是否有值得推荐的日本爵士乐手。村上给石黑一雄带了一张唱片,名字恰好是《别让我走》。

小说还在2010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这部让村上春树盛赞的《别让我走》写了什么呢?

它其实是一部科幻小说,讲的是克隆人的故事:一群孩子在一所“特别”的学校长大,他们活着,是为了向外面世界的人提供器官。但与此同时,学校的监护人努力培养他们进行艺术创作,试图用优秀的作品告诉外人,这所学校并非一个器官农场,克隆人也并非器官农作物:他们和人一样,拥有某种类似“灵魂”的东西,进而,也拥有选择自身命运的权利。石黑一雄让克隆人充当叙述者,小说虽以克隆伦理为主题,但也是探讨人在注定的命运中,如何选择、如何生存的问题。

关于可能的原型理论的基本概念是简单的,这并未引起太多的争论。它大概是这样的: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某个时刻按一个正常人复制过来的,那么对我们每一位来说,就一定会有一个原型在世上某个地方过着他或她的生活。这至少在理论上意味着,你是能够找到你模拟过来的那个人。因此你独自在外的时候,在城里、在购物中心或者路边的小餐馆里,总是留心注意“可能的原型”——那些也许是你或者你朋友们的原型。

——石黑一雄《别让我走》

 相关链接:石黑一雄作品中译本一览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20: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