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为何民望大跌?

作者:fastest  于 2019-2-15 21: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踏入2019年,香港社会弥漫着一股不满及沮丧的情绪。新年伊始,特区政府的多项施政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及反弹。同时民调结果显示,特首林郑月娥的民望及特区政府的支持度大跌。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于1月底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林郑月娥不论在最新评分、支持率及民望净值三方面均创上任一年半以来之新低。民意研究计划在1月21至24日访问1007名市民,调查显示,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满意度跌至新低点,满意率大幅下滑15个百分点,对比上次调查的42%跌至27%;不满率则大幅上升13个百分点,达到49%;数字显示,市民的年纪愈轻和学历愈高,愈反对林郑月娥出任特首,亦给予较低评分。

自去年冬天起,香港流感步入高峰期,香港公立医院爆满,前线医护人员压力爆破,于1月底连续两个周末举行集会;怒吼政府漠视人手不足,令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医护人员的抗议引爆社会强烈反应, 有舆论把矛头指向单程证来港人士,使这项一直备受争议的150个单程证配额政策,再次在社会引起热烈讨论。

单程证是问题根源?

屯门医院心脏专科医生、"杏林觉醒"成员黄任匡认为,医疗资源严重透支,问题根源来自每天150个内地单程证来港人士。现时大量持单程证配额的内地移民来港定居,对本港社会福利、房屋、教育及医疗等造成重大负担。

黄任匡认为,特区政府应该向中央反映,叫停每天150个内地来港之单程证名额。另一方面,人口政策关注组召集人谭凯邦认为,新移民人口是导致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促请特首林郑月娥正视问题,取回单程证审批权,减少每年数额。另一方面,随港珠澳大桥通车,大量即日来回的一天团大桥观光旅客拥至香港;根据官方公布数字显示,今年农历新年期间内地访港旅客逾140万人次,对比去年增加逾30%,当中大部份为即日来回的内地旅客,令本来已挤迫的香港更见挤拥,多个地区几乎动弹不得,居民怨声载道。人口政策关注组谭凯邦指出,香港的接待空间早已超逾承受能力,香港已严重逼爆;谭建议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特区政府应设每日载客上限,避免太多旅客涌港。

公司职员黄女士告诉,整个新年假期她刻意外出旅游,避开大量游客。她指出,平日居住环境已挤迫,近年内地的旅客及新移民越来越多,到处人山人海,公共设施及资源不胜负荷。另一方面,政府却花费大量公帑兴建大白象工程,如港珠澳大桥,先不说千亿元何时回本,每天大量即日的旅客,已为香港带来沉重的负担及压力,"香港俨如一个困兽笼,就快连呼吸的空间也没有。"黄女士认为,特区政府没有站在香港市民福祉为依归,只一味讨好中央,对于每天150个内地到香港单程证名额,她希望特区政府能向北京政府勇敢说"不"。在回应民意及支持度录得新低点,特首林郑月娥表示,市民对政府管治能力有质疑,甚至对她本人的领导能力有看法,这些批评她都完全接受,会深刻"反省、反思"。林郑承认,政府在处理众多问题时,处理手法可以更谨慎、配套出台时可以更全面,和公众互动可以更深入,她希望得到广大市民的谅解和支持。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及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接受访问时表示,为何香港领导团队的评分每况愈下?他认为,领导班子及官员在近期"收紧综援申请门坎"、"前特首梁振英UGL贪腐案"、"医护压力爆破"、"铁路沙中线"丑闻这一系列事件的回应,无一能够说服香港市民。钟指出,政府曾扬言要致力修补的社会撕裂,然而从特首林郑月娥过去一年的作为、言行及官僚的嘴脸,究竟是在修补还是在进一步撕裂社会?钟剑华又质疑,农历年期来港旅游人数创新高,是代表了香港旅游业有良好发展?还是代表香港有更多市民的生活正在受到不合理的挤压?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吕秉权接受访问时认为,踏入2019年,特区政府在施政上种种乱象,都集中浮现出来,包括"三隧分流方案"的彻回,"关爱共享计划"4000元之申领资格及程序繁复,造成行政混乱,可谓十分扰民。吕秉权认为这些民生政策的失误都不是个别事件,背后有着共同原因。他指出,从管治上问题来说,特区政府没有进行民意咨询;另一方面,官场也流传,林郑月娥的管治风格是"一手抓",使其领导班子成员,在政策制定中处于弱势,不能各司其职,在特首的强烈主导下、若出现盲点,政策失误便浮现出来。另外,吕秉权指出,近期接二连三的施政失误问题,与选举制度的不民主不无关系,北京钦点小圈子产生下的政府,她们更多向北京负责,导致对民意回应不足。吕秉权认为,近年在选举上,泛民选情黯淡,建制派控制议会,选民不能透过立法会制衡政府,施政的失误机会便更高。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界议员张华峰却反驳称,特区政府非常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所以在预算案、施政报告上对民生及支持社会福利的政策均着墨不少。张华峰对德国之声表示,从今年年初公共医疗资源紧张时,林郑月娥便马上宣布,政府已预留一笔5亿元拨款予医院管理局,以应付高峰期间人手不足的问题可见一斑。张华峰表示,当政策在实施中,一些细节运作可能未如理想,的确有改善的空间,然而却被部份市民及泛民议员,针对行政上的失误而无限扩大批评。张认为,林郑表示往后会多关注政策推行时的具体细节,证明她还是很关注民意,但是有香港市民把社会问题政治化。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fastest最受欢迎的博文
  1. 习近平强调不惜一切代价防范爆发颜色革命 [2019/02]
  2. 童大焕:中国两次错失为全球做出巨大贡献的机会 [2020/04]
  3. 冠状病毒如何传播? 这是3种令人惊讶的方式 [2020/04]
  4. 习近平“民意谷底” 中国仍有“良知声音” [2020/03]
  5. 新冠病毒是否源出于武汉病毒所? [2020/04]
  6. 情色营销:广告中的女性 [2019/02]
  7. 奥委会主席都和彭帅视频了-----彭帅在央视认罪了。 [2021/11]
  8. 情报官员称冠状病毒可能从中国实验室逃脱 [2020/04]
  9. 警署开枪,但“反送中” 持续 [2019/08]
  10. FDA将批准瑞姆昔韦治疗Covid-19 ,美国试验表明瑞姆昔韦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020/04]
  11. CDC最新更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在受污染的表面上“不容易传播 [2020/05]
  12. 华为的所有者到底是谁? [2019/08]
  13. 示威者混乱“抓鬼” 中国“突破人性底线” [2019/08]
  14. 六四30周年: 戒严军官与恶的距离 [2019/05]
  15. 危险的大国博弈 [2019/06]
  16. 英国已告知中国,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无法与中国“一切照旧” [2020/04]
  17. “到武汉后,我们都病了” 新冠病毒早在去年秋季就开始传播? [2020/05]
  18. 西方民主制度,又应如何避免在体制竞赛中输给中国模式? [2019/02]
  19. 中国疫情爆发比目前已知时间早约两个月 [2021/06]
  20. 好看的春晚也不过是动物福利 [2019/02]
  21. 中共孟晚舟签字承认了美国的指控, 清朝式人质外交再现 [2021/09]
  22. 中国崛起=纳粹德国???!!! [2019/08]
  23. 37对22,中国再下一局 [2019/07]
  24. 香港警方为实弹开枪狡辩 [2019/10]
  25. 中共立体监控的中国与纳粹控制的1930年代的德国 [2021/07]
  26. 腐朽de中共白皮书官宣“新型政党制度” [2021/07]
  27. 美国官员为台湾推文 中国反对无效 [2020/05]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0 06: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