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新闻联播》入驻快手、抖音 一天涨粉超千万

京港台:2019-8-29 06:40| 来源:侨报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新闻联播》入驻快手、抖音 一天涨粉超千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李梓萌为《新闻联播》入驻快手宣传

  大陆央视的《新闻联播》越来越活泼了。从今年7月份开始,《新闻联播》便金句频出,幽默风趣,评论犀利,接连登上微博热搜。8月24日,《新闻联播》又正式入驻了大陆最火的两个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

  在短视频平台涨粉神速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平台上,《新闻联播》自我介绍颇为俏皮,“41岁”“摩羯座”等赫然在目。这些也透露着许多重要信息——官方入驻、首播时间为1978年1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41年、如摩羯座特质一般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新闻联播》在短视频平台上可谓涨粉神速。24日刚刚加入快手,粉丝数瞬间涨到1210.9万。

  第一个视频中,李梓萌用网络语气非常接地气地讲述了《新闻联播》入驻快手的原因:“《新闻联播》开播至今已经41年了,可能比很多老铁的年龄还要大。我知道,快手的Slogan是‘记录世界,记录你’,《新闻联播》每天都在记录中国,记录真正追求幸福与进步的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

  据统计,这条视频在第一个小时的播放量就达到了5400万人次,有网友在评论中惊呼,“看完一条视频,粉丝就涨了10万!”截至发稿,《新闻联播》在快手上发布了三条视频,粉丝量达到了1669.3万。

  就在同一天,《新闻联播》还正式开通了抖音号。

  在首条抖音短视频中,康辉坐在主播台上说:“《新闻联播》值得您期待,这里有足够的理智与情感……关注联播的抖音号,我们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

  结果仅一天时间,抖音号的粉丝数将近1500万,直接冲上当天的热点榜第一名。截至发稿,《新闻联播》在抖音上发布了四条视频,粉丝都已超过了1637.9万。

  “为什么把抖音作为主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介绍,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抖音是个巨大的短视频流量池,是生产视频的;二是央视新闻抖音号运营了9个月,已经是媒体抖音号总排名的第二。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逐渐完成了长视频改短视频、横屏改竖屏的转化,也比较好地掌握了电视新闻表达向短视频情感化表达的转变。”

  微信号也上线了

  其实,《新闻联播》的进攻之路不只是短视频平台。8月16日,《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上线。上线后的第一篇推文《主播说联播|康辉说国泰航空“no zuo no die” 欧阳夏丹又问了国泰一个问题》阅读量很快达到了10万 。

  《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下设两个栏目,“联播划重点”主要解读当期新闻联播的重大事件;“主播说联播”则是结合《新闻联播》当天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由康辉、欧阳夏丹等主播用年轻人喜爱的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

  对此,康辉表示:“很多人感叹《新闻联播》好像不是过去那个《新闻联播》了,其实《新闻联播》还是那个《新闻联播》。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这样的《新闻联播》是不是还得上几个热搜?”

  

  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一改往日风格

  《新闻联播》从1978年首次开播以来,虽然经历了几次节目形式的调整,但严肃的风格、官方的语态以及多年来固定的模式,早已经不适应现代年轻人的接受方式,观众群体也随着上一代人的老去而逐渐减少。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行业受到冲击,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习惯于接受轻松的新闻节目,因此对于新闻联播来说,改变是必须的。

  从今年7月份开始,《新闻联播》金句频出,幽默风趣,极具讽刺意味,大众喜闻乐见,网民们也纷纷转发评论,接连登上微博热搜。

  比如“怨妇心态”、“满嘴跑火车”等通俗语言,还有“羡慕嫉妒恨”、“裸奔”等网络语言,甚至出现了“荒唐的令人喷饭”等幽默的金句,让大众在惊讶新闻联播转风格的同时,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播音主持想要表达的意思,更让“追今天的新闻联播成为了一种潮流。

  如今的《新闻联播》,严肃性与娱乐性兼具,并且收获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上海《解放日报》曾评论道,在一个更加开放的舆论环境中,《新闻联播》应该成为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有效渠道,这就要从自身的定位出发,使《新闻联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因为只有被接收的信息才能产生传播的效应。(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1 10: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