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病毒学家:新冠疫苗上市仍无时间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新冠病毒从发现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全球的科学家们都在夜以继日地探索疫苗和潜在的有效药物。在新冠的潜在有效药中,安全性和特异性更强且能大规模用于临床治疗的抗体药物的研发进程倍受关注。对新冠中和抗体的了解也将加速疫苗的研制进程。
5月18日晚间,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顶级病毒免疫领域的科学家在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阿里健康联合发起的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GMCC)就新冠抗体和疫苗的研发进展发表观点。
就在专家们交流的当晚,Moderna公司发布了首项核酸疫苗安全性研究的早期数据,但科学家们认为疫苗和药物研发非朝夕之功,距离疫苗最终上市仍无确定时间表。
多个团队6月开始疫苗人体试验
澳大利亚彼得多尔蒂(Peter Doherty)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主任、墨尔本大学传染病学教授莎朗·列文(Sharon Lewin)教授透露,澳大利亚目前的疫苗研发进程最快的是昆士兰大学校长彼得·霍伊(Peter Hoj)团队,该团队早在今年2月就利用分子钳技术研制出第一支候选疫苗,并且迅速进入到临床前试验。“研究人员已经在小鼠身上做了试验,接下来的临床I期人体试验即将于6月开展,以确保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并保证其能够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列文教授表示。
列文教授表示,在当前疫情在全球多国蔓延的情况下,疫苗将是最有效的抑制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的对策。疫苗的尽快面世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疫情的扩散,并在更长时间里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发病率与致死率。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病毒基因组学保罗·凯拉姆(Paul Kellam)教授分享了新发传染病病毒和宿主的基因中所能获得的抗疫经验。帝国理工大学团队的新冠疫苗研发也正在进行中。凯拉姆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的临床I期人体试验即将在未来数周展开。”
帝国理工大学疫苗研发团队研究员保罗·迈凯(Paul McKay)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模拟康复者血清中的免疫应答机制,他的团队从今年2月就开始了新冠疫苗的动物试验。帝国理工大学团队曾在17年前研究过SARS病毒疫苗。
针对目前哪种疫苗最有希望率先被广泛地用于群体免疫,清华大学医学院综合艾滋病研究中心、全球卫生和传染病中心教授兼主任张林琦教授表示:“很多疫苗的方法都在进行测试,一些也进入到了临床试验阶段,比如mRNA核酸疫苗、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等。但是我们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够大范围的普及。”
新冠抗体免疫反应机制仍待研究
列文教授表示,疫苗的研发是一个耗时且复杂的过程,而且疫苗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她说道:“对于疫苗来说,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尽可能地模仿人体免疫系统的真实反应,这可以加快整个疫苗研制的过程。”
彼得多尔蒂研究所在此次疫情中,是中国之外全球首家在实验室环境中培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科研机构,并且成功地发现了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新冠病毒的反应机制,同时也是首个将该研究结果分享给全球各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的科研机构。今年3月,马云基金会向彼得多尔蒂研究所捐赠1470万元人民币(专题)支持其疫苗研发。
张林琦教授表示,从目前疫苗的动物试验数据来看,各种技术路线的疫苗似乎都显示出了抗体免疫反应,但是这些抗体是否能够具有保护作用,仍然有待研究。“我们希望随着更多类型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研究人员能够做出更多基于数据的判断,而不仅仅是基于他们的希望。”张林琦教授说道。
张林琦教授还分享了清华大学团队在新冠中和抗体筛选方面的最新工作成果。目前张林琦团队已成功分离出206株具有高效中和能力的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并即将进入临床II期试验。
张林琦教授此前表示,在20几种抗体测试中,他们发现有4种抗体能够成功阻断新冠病毒,其中有2种抗体的阻断效果“特别好”。根据生物科技公司腾盛博药(Brii Biosciences)此前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正在与清华团队合作,致力于更多候选药物的开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创始科学主任何大一院士表示,他的团队在2月底收到马云公益基金会的15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后开始投入新冠肺炎疫苗药物研发,研究了40名病人和其携带的超过500个抗体,并通过实验观察这些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中和能力,从中筛选出一部分进入下一步的开发。但他没有透露最新的研究结果和临床试验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