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硅谷遭遇中年危机:为什么寒气穿透美国科技行业?

京港台:2022-11-21 14:09|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硅谷遭遇中年危机:为什么寒气穿透美国科技行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科技行业似乎正在衰退。虽然整体失业率仍然很低,但几乎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包括亚马逊、Meta、Snap、Stripe、Coinbase、Twitter、Robinhood和英特尔)在过去几个月都宣布了达到两位数百分比的裁员。其中许多公司的股票估值在过去一年中已经下跌了50%以上。

  眼看着大型科技公司这一波大规模裁员浪潮,再加上过去几周Twitter耸人听闻的混乱,加密货币持续的惊人爆雷,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这一切都同时爆发了?

  这个问题的简单或简化答案是:利率啊。

  大衰退之后的这段时间,经济疲软,总需求低,利率低。这为寻求高回报率的风险资本家向低边际成本的软件公司投入无穷无尽现金的时代,创造了完美条件。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上升,应用程序革命也开始起步。社交媒体和消费科技公司步入世界上最富有、增长最快的公司行列。好莱坞转向流媒体化,内容走向数字化,智能手机充当了服务经济的平台。

  然后新冠疫情后通胀飙升。利率的上升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千禧一代消费者补贴”(我对风投公司与消费者分账以发展自己公司的说法)已经走到了尽头。由于风险成本上升,风投资金也随之减少,公司不得不削减成本,提高价格,或者双管齐下。与此同时,市场的风向已经从增长转向盈利,科技公司的估值暴跌。

  关于通货膨胀的解释是相当技术性的。我觉得眼下发生的是另一个故事,不过有点难以证明。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

  打个比方,在这些公司发展的青春期,通过无限的投资、不断的优化和A/B测试来对社交媒体和消费科技进行实验后,如今许多科技公司的高管和投资者认为他们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基本数字化中最有趣和最重要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我的观点:四年前,科技行业分析师本·埃文斯(Ben Evans)观察到,软件已经跨越了广告和媒体的山峰,连接了世界。科技从业者正在寻求攀登新的山峰,发现新的挑战。一个章节即将结束,最杰出的科技高管和投资者正在寻找下一个故事。

  多年来,大型科技公司的高管持续将资源转投到回报尚不明确的新项目上。亚马逊最近雇佣了一万多人来开发其人工智能产品Alexa(杰夫·贝索斯离开了他创立的公司,转而研究火箭飞船)。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的母公司Meta致力于构建元宇宙的部门Reality Labs,拥有大约15000名员工。据报道,苹果公司有3000人在研发增强现实头戴设备,而多达数千人在研发谷歌的语音助手。与此同时,风投界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登月计划”。许多投资者已经在加密货币业找到了一个(或者至少是希望人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报道称风投公司已在该领域投注了数十亿美元,但抛开所有的虚张声势和投资,这一技术除了可以制作以美元变现的代币,仍在寻找应用案例。同时,在一场可能是字面意义上的中年危机中,汽车和火箭公司高管埃隆·马斯克掌舵一个传递新闻情绪的数字平台,充其量也就是做了一些混乱的重振业务计划。

  如果我们认为上述所有举动相当于一名52岁男子染头发,用面包车换一辆超跑的感情用事,这种想法有失公允。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司在发展壮大,许多重要的、困难的问题尚无明确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无可厚非。但目前来看,这其中的许多押注看起来都不成熟,代价高昂得可怕,还有一些甚至完全是欺诈。

  这些解释(宏观经济的解释和心理动力学的解释)相互交叉。科技行业已经完善了优化数字空间互动和广告投放的艺术,准备在下一次冒险中进行深入投资。然而,遭受新冠疫情后的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的打击,这一转向变得难以落地。其结果就是当前的新闻:各公司大规模裁员。而就在几年前,这些公司看起来完全势不可挡。

  一名记者在观察这些趋势时可能会犯一个错误,认为以软件为基础的科技行业现在似乎正在苦苦挣扎,形势将永远如此。但更有可能的是,我们正处于科技时代的中场休息阶段。我们已经大体上经历了浏览器时代、社交媒体时代和智能手机应用经济时代。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人工智能程序的爆炸式增长表明,一些相当壮观、可能还有点可怕的事物即将出现。十年后,回顾2022年的科技衰退,我们也许会说,这一刻只是两场运动之间丑闻和裁员的集中发作。

相关专题:美国,硅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1 09: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