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最强"快递" 天舟六号"货运太空船"送入预定轨道

京港台:2023-5-11 04:04| 来源:中时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最强"快递" 天舟六号"货运太空船"送入预定轨道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强太空快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六号货运太空船送入预定轨道。图为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澎湃新闻)

  

  最强太空快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六号货运太空船送入预定轨道。(大陆央视

  大陆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六号货运太空船,于10日21时22分,在中国文昌航太发射场点火升空,顺利将太空船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天舟六号是由中国航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製。这是2023年大陆载人航太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中国太空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本次发射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长七火箭)与天舟系列货运太空船第六次携手奔赴太空,六战六捷,默契十足。

  经过八年的艰苦攻关,2016年6月25日,大陆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发射成功。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太空船,开始携手天舟货运太空船「筑天宫」。

  作为大陆第一型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长七火箭入轨精度是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偏差不超过4秒,在发射天舟五号货运太空船的任务中实现了世界最快太空快递「签收」纪录,作为大陆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长征七号A、长征八号等多型运载火箭。

  虽然在天舟货运太空船发射上已经取得七战七捷的优秀成绩,但长七型号团队并没有裹足不前,仍在持续优化火箭设计和发射场测发流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院)长七火箭动力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周宏指出,研製队伍对火箭发动机等产品进行了可靠性提升改进,进一步消除薄弱环节。「在测发流程方面,本次任务优化了地面测控软体,并进行了单机、系统和全箭验证,测发流程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经过流程优化,发射场测发时间从27天缩短到了25天。」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说。

  38天→31天→27天→25天。这是长七火箭自第一发任务以来,发射场工作流程所需的时间变化。

  在外人看来,递减了13天可能不足为奇,但为了这13天,长七型号队伍走了7年。

  「随着空间站任务的推进,长七火箭的发射密度越来越高,品质和效率成了保证成功的『两条腿』,失去任何一条,都不符合高品质发展的要求」。火箭院长七火箭总设计师程堂明说。

  在这条与时间赛跑的赛道上,长七型号队伍分秒必争。「长七火箭立项阶段设立了发射场工作流程控制在25天的目标,如今,我们顺利完成了阶段性目标。」火箭院长七型号队伍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郭金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目标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一组数据可以给出答桉:

  通过对专桉的调整、严密和灵活地组织,火箭箭体状态恢复、产品交接、关键单机等工作的准备时间,从首飞时的5天压缩到了1天。

  通过优化测试项目,火箭吊装完成后进行的测量、控制、动力等分系统测试,由首飞的9天缩减到了5天。

  在总检查阶段,从长七遥五火箭开始,减少一次总检查,并进一步优化流程,缩减了1天。

  从长七遥五火箭开始,加注发射阶段,液氧和煤油两种推进剂从串列加注变为并行加注,使得长七火箭进入发射程式时间缩减4个小时……

  4天、1天、4个小时……就这样,时间一点点「压缩」出来。「7年前,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准,我们还有差距,现在,长七火箭的发射场工作流程已十分接近国际先进水准。但这不是终点,我们还要一棒接着一棒跑,实现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赶超。」郭金刚说。

  发射成功率100%,这是7年来长七火箭在空间站任务中一次次交出的亮眼成绩单。当成功成为常态,这支「常胜」团队并没有选择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朝着运载火箭更为前沿的发展方向--智慧火箭迈开脚步。

  随着资讯化、数位化、智慧化时代的来临,智慧火箭也吸引了航太界更多的目光。火箭院长七型号队伍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解释说:「火箭以精准入轨为终极目标,如今,我们多是通过提高火箭可靠性的方式来提高发射成功率,但火箭发射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往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异常状况决定任务的成败。智慧火箭能实现在通常意义的致命性故障情况下进行智慧纠错,转危为安,确保入轨。」

  邵业涛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人们通过加强锻炼来抵抗感冒,不至于危及生命,同样地,未来,长七火箭也要能在即使有一些『小毛病』的情况下,确保任务成功,提高发射成功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0 16: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