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就业难,中国大学应届生被告诫不能“挑三拣四”

京港台:2023-8-9 10:10|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 我来说几句


就业难,中国大学应届生被告诫不能“挑三拣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地处中国西南的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接受到的讯息不是往常那种叫他们追求梦想的豪言壮语,而是要学会面对严酷现实的忠告。

  “对工作不能好高骛远、挑三拣四,”该学院校长黄宗明今年6月在对9000多名毕业生说。“机会转瞬即逝。”

  数量空前的大学毕业生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令年轻人本已黯淡的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这进一步加深了阻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恢复活力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中国城镇16至24岁人口的失业率在6月份已上升到21.3%,创历史新高。随着又一波毕业生完成从大学生到求职者的正式转变,预计7月份的数字会更高。

  

  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们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困难重重,他们现已在依靠大学来做更多为毕业生找工作的事情。大学管理者的工作表现与找到工作的学生百分比挂钩。现在,政府鼓励校方高层走访企业,寻找就业机会。还出现了有些学生在校方高压下,用假的工作机会来安抚学校领导的情况。

  随着过去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上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条通向有前途职业的道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高等院校每年的新生人数已从1992年的75.4万增加到了2022年的1010万。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史无前例的1160万,未来几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将再创新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增长。

  智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今年6月份的报告中称,青年失业问题十年内可能不会缓解,将给国家领导层带来更大的潜在社会后果。

  “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经济领域之外的其他社会问题,甚至成为政治问题的导火索,”报告写道。

  中国年轻人失业率已在过去四年翻了一番,政府实行的“新冠清零”政策导致经济极不稳定,使企业对招聘持谨慎态度。

  此外,政府的打压和更严格的监管也使在线教育、科技和房地产等曾经充满活力的行业萎靡不振,这些曾是接纳大批找工作的年轻人的行业。

  从2020年开始,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阿里巴巴成为政府的调查对象。据国务院下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阿里巴巴去年大约裁了1.17万名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5%。

  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期望值与现有的工作岗位不匹配。中国经济还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高薪白领工作,而这正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希望得到的,从而加剧了对最具吸引力职位的竞争。

  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后,中国政府在7月份出台了用政策倡议和支持措施来鼓励民营企业增加就业的31条意见。

  高盛在今年5月的一份关于中国青年失业率的报告中写道,经济低迷时,年轻人尤其容易失业或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较少。

  中国教育部今年6月要求学校和地方官员“以责任感和紧迫感”帮助毕业生找工作,并指出这是党和政府最高领导层关心的问题。

  教育部还要求高校党政干部走访企业,为就业率低的专业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湖南省教育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学校对找到兼职工作或自由职业的毕业生超过20%做出解释。四川省表示将考虑撤销该省高校连续两年就业率低的专业。

  向年轻人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是,在选择工作时不要过于挑剔,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毅力。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表示,年轻人应该主动到边远地区从事艰苦工作,要“自找苦吃”。但如今,就连当入门级公务员也比过去的难度更大,因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远多于可获得的工作岗位数。

  大学管理者们已感受到了完成政府就业任务的压力。

  “上级向学校施压,学校只能向员工施压,”浙江一所大学的就业辅导员艾玛·朱(音)说。

  斯特拉·徐(音)是湖北一所大学的就业辅导员,她说,领导用他们辅导过的学生的就业率给辅导员排名,并要求他们在每月的会上更新学生的就业信息。

  “给自己施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徐女士说。她说,她今年辅导的25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当不错”。“如果落在别人后面太多,那就糟了。”

  徐女士说,她在走访企业时试图说服雇主招收比他们需要的人数更多的毕业生。她说,她会督促学生尽快接受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并告诉他们必须在毕业日前向学校提交与公司签定的就业协议。

  “我每天都对为什么有些学生还没找到工作感到非常不安,”她说。

  随着大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和管理者们开始求助于极端措施。

  已有小贩在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淘宝上以120元的价钱出售一家制造商的假聘书,聘书上有公司的公章和工商注册号。这名小贩除了卖聘书外,还接听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打来的确认电话。

  现年23岁的杰莎明·王(音)是中国成都一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申请了100多个职位都没成功后,她决定报考公务员。她的辅导员叫她无论如何也要交一份假的公司聘书来,并威胁,如果不交就会影响她去政府工作的前景。王女士说,她拒绝那样做。

  现年22岁的露西娅·许(音)向辅导员提供了一家建筑公司的假聘书,她家有个朋友在该公司工作。她正打算今年冬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想在备考期间找工作。

  “如果你不签,他们就越来越频繁地骚扰你。毕业的日子越近,他们就越催你,”许女士说。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11: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