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汶川大地震16周年 他们“拒绝遗忘,继续追问”

京港台:2024-5-14 03:33| 来源:美国之音 | 我来说几句


汶川大地震16周年 他们“拒绝遗忘,继续追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突发!台湾地震7.7级

  星期天(5月12日)是四川大地震16周年的日子。反映2008年5.12大地震中,由学校建筑豆腐渣工程造成大量学生死难的纪录片《我们的娃娃》这一天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等地同时上映。活动组织者告诉美国之音,他们想要借助影片传达“拒绝遗忘,继续追问”的讯息。

  纪录片由妇女和公共问题学者、前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艾晓明执导。《我们的娃娃》主要记录了众多在5.12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孩子)在痛苦中讨要说法,要求追责的经历。在影片中,很多家长一次次在问“为什么政府的大楼没有倒塌?居民楼没有完全倒塌,而学校的教室和宿舍倒塌了这么多?是地震还是“豆腐渣”工程害死了他们的孩子?

  影片中穿插了传媒工作者、独立学者、网络作家、地质专家、环保和法律工作者对评述。影片同时展示了中国政府是如何掩盖真相及让民众放弃追责的过程。

  5月12日,《我们的娃娃》在旧金山湾区的米尔皮塔斯市图书馆举行了北美的首映,包括旧金山湾区华人青年社群成员、米尔皮塔斯市民、旧金山湾区各民主、人权组织成员的人们参加了首映。

  追求真相

  2008年5月12日,汶川爆发8级以上的地震,破坏区域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区域受灾严重,仅官方不完全统计,死者近7万人、失踪者近2万人、伤着37万多人,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地震造成约21.6万间房屋倒塌,其中包括7千多间校舍。根据2009年5月官方公布的死难学生人数为5335名。面对大量学校建筑的整体坍塌,人们开始质疑学校“豆腐渣”工程,民间开始调查真实的学生死亡人数和工程中的贪污腐败。

  参与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民主人士杨雨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回忆了他和艾晓明导演拍摄影片的初衷和过程。他说,汶川地震一个月后,艾晓明和他就进入了学校的废墟,开始了拍摄“豆腐渣”工程的纪录片。他们自实地共拍摄了三个多月,纪录片第二年完成。

  杨雨说,他在现场发现学校建筑垮塌比其他建筑更为厉害。他说,当时他们采访了很多遇难学生的家长,他们的主要诉求是要让政府来彻底查一下学校建筑工程豆腐渣的事情,它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是否符合标准。杨雨说:“学校建筑的垮塌是一种整体性的垮塌,全部倒塌,有些学校就变成了一块平地。居民楼也在垮,但它们有些只是倾斜和开裂,没有完全倒下来。”

  “我们想探寻关于学校大面积倒塌的真相。真相除了表面上我们看到的建筑质量问题,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教育经费分配的问题、工程中有没有人吃回扣的问题。我们也希望纪录片拍出来以后,观众看完,有进一步思考,”杨雨说。

  中国著名人权律师、亨特学院客座教授滕彪2008年地震后在四川做志愿者,顺便调查了“豆腐渣工程”。他在灾后拍下的一些录像素材也被用在了纪录片中。他告诉美国之音,他在四川的经历非常令人震惊。

  “这些记录都展现出中国非常腐败,在校舍建设过程当中,很多垮塌的墙里边根本没有钢筋,这些豆腐渣工程是非常惊人和非常普遍的!”滕彪说。

  指出问题的人被“解决”

  在这次观影的人群中,有很多是硅谷年轻人,赵威就是其中的一个。赵威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她说:“看完片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政府不去想怎么解决出现的问题,而是只想着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受难学生家长们提出学校的豆腐渣工程的问题,但政府一直都没有给一个令人信服的鉴定结论。之后各种民间力量去介入调查,这些追求真相的人们反而被政府关押,包括谭作人,也包括至今还在关押的黄琦。”

  赵威提到的谭作人是四川异议作家。谭作人因为调查地震中的“豆腐渣”工程2010年被中共当局以所谓“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五年。拍摄者之一杨雨告诉美国之音,成都的国保后来因为拍纪录片这个事多次来找过他,他在2013年来到美国。艾晓明教授也因为这样的纪录片和其他的一些工作就被禁止出境,她有接近 20 年的时间无法离开中国,至今在中国“国保”(国内安全保卫)人员的控制之下。

  “我曾看到《南方都市报》的一个文章标题是《真相比荣誉更重要》,我觉得很讽刺,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我没有看到有荣誉的存在。真相被阻拦了,所有的报道都是按照官方的叙事来进行,从官方积极组织救援,再到提出‘多难兴邦’,然后歌颂一些在抗震救灾中的人物,而没有任何反思或者说追责。所以当真相不存在的时候就不要谈有任何的荣誉存在的可能性,”赵威指出。

  为本片提供部分录像素材的滕彪后来也被迫流亡美国,他表示:“面对政府的敷衍塞责,也有一些揭露真相的人,包括很多很多遇难学生的家长。但他们却被监控、被迫害,他们要寻找一个说法,就往往会遭到政府各种各样的打压。很多学生家长在上访、维权的过程当中经常被抓、被打、被判行,还有中国政府也千方百计地去掩饰腐败的真相,阻止受难者来维护权利,寻求正义。”

  滕彪说,中国对传播真相的人的各种各样的打压正好说明了“真相”的力量。“这也说明在中国极权体制下,这种纪录片,这种揭露真相的努力,有实实在在的力量。如果它没有力量,中共当局也不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进行维稳和镇压,”滕彪说。

  拒绝遗忘,继续追问

  5.12四川大地震过去16年了,人们每年都会聚集,都会纪念在大地震中死去的受难者。这次放映会主办方之一擦星星事务所负责人段洛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办这样的一个活动,不仅是要纪念大地震中的死难者,更是要让年轻的一代去反思和追问,去声援依然被关押在中国的“良心犯”。

  段洛说,她在上大学的时候,才知道地震中有‘豆腐渣’工程的事情。“但质疑和调查的声音,包括纪念这些离世孩子的名字都没有公布,整个国家、整个系统在这个事情当中没有任何的反思和进步。”她说。

  她告诉美国之音:“我希望青年一代知道,在‘六四’学运和‘白纸’革命之间,在中国的民间社会曾爆发过各种各样的抗议,爆发过各种各样对这个体制的冲击,中国的民间社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像接力棒一样星火相传,至今还有很多人仍在狱中。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事情。我们办这个活动就是让大家重温共同的记忆,重新去追问,年轻人应该知道更多这样的细节,知道这些人的努力和我们真实的生活多么的息息相关,要去声援这些良心犯。”

  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的主席方政也来到了放映现场,他对美国之音表示,5.12 大地震中,最让人们痛心的是那些‘豆腐渣’工程下死去的那些花季儿童和花季少年。 “‘豆腐渣’工程、当地政府的这些不作为,导致了他们的孩子在惨烈的天灾面前又多了一层人祸,他们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宝贵的孩子,所以这一群失去独生子女的家长是非常可怜,一直生活在悲痛当中。我希望中国人们不要忘记这一个特殊的群体。”他说。

  他说,中国政府自然在极力的相应掩盖,想抹杀掉这一段历史,并长时间打压像以艾晓明老师为代表的这批人。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汶川地震,了解‘六四’真相。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5.12地震的悲剧和真相,就像六四屠杀给人们造成的伤痛也一样,远远的没有得到抚平。不忘记历史,反思当下,就是要为了未来早日结束中共的这个邪恶统治,让中国人民过上真正的自由幸福的生活。”方政说。

  震撼观众,真相让人清醒

  与会者在观影后展开了深入讨论,相互分享了他们在5.12四川大地震那段时间的经历和观影感受。之后主办方和志愿者号召大家为在汶川大地震参与调查和拍摄、至今仍在狱中的“八九一代”良心犯黄琦写明信片。观影者爱丽丝在她签的明信片上画了一艘挂扬着白帆,驶向光明的帆船,她说,希望黄琦将来能平安归来。

  旧金山湾区居民克里斯带孩子一起观看了影片,他随后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他说:“看了这部纪录片以后,对中国政府彻底失去了幻想。这些孩子真的很可怜,出生在这么不负责任的体制中,对政府来说,孩子们命如草芥。而政府自用的那些楼完全没问题,给孩子教室用的全部是偷工减料!希望有一天,这些孩子们得到一个公道,这样他们的亡灵才会安息。”

  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郑云看完纪录片,告诉美国之音:“我今天来这里去看艾晓明这个纪录片,看了一会我都觉得我要崩溃了,真的,我真是受不了,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嘛,我有两个孩子。”

  内蒙古维权人士斯日古楞,专门打印了写有“哀悼汶川地震5000多死亡孩子”、“追责豆腐渣工程、追责中共”的字样的条幅,贴在放映室门口。他说“:今天是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在这一天有很多孩子死亡,中国政府却一直在推卸责任,还有很多死难的同胞们没有名字,也没有人在这情况为他们伸冤。我希望中国政府要给这些人一个明确的答复,要追责。通过这个片子,很多人看清楚了,在中国不仅仅是教育体制的腐败、不重视学生生命,也看到了中国政府的运作模式,出现生命事故后不积极调查和敷衍的态度。”

  人道中国的义工胡金炜,曾经参加过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念》的朗读活动,几千个网友把汶川地震中几千个死难孩子的名字念了很多遍。他说:“我需要去重温一下这段历史,铭记一下这个每次的天灾之祸都是,其实最终的原因还是人祸造成的。而这个最终造成这次重大各种事故的最终的源头的关键因素是中共,我们每个人都要清晰的意识到,中共才是所有灾难。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背后的罪魁祸首,只要中共还在一天,中国就没有宁日这件事情。这每次灾难发生都是在提醒我们,中共是人类的一个邪恶组织,我们必须打倒中共,才能换来一个安全的守护环境。”

  硅谷的赵威说:“今天也看到很多还在关心、还没有忘记汶川地震的人都赶来去来这里观看这个纪录片。能在这里看到很多人,就说明我们这个共同的公共集体的记忆还没有被忘却。”

 

相关专题:地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8 17: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