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缅军政府沿街抓壮丁,要趁克钦“群龙无首”时...

京港台:2024-5-16 09:17| 来源:郑继永教授 | 我来说几句


缅军政府沿街抓壮丁,要趁克钦“群龙无首”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日前,缅甸克钦独立军确认,其司令康伦中将已在日前去世,克钦方面给出的去世原因是慢性肝病。

  

  【克钦军司令康伦(左)去世】

  这位康伦中将是克钦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而且还曾担任过NUG组织国防部第一军区指挥官,这里提到的NUG指的是包括同盟军、克钦军等十几支缅北力量在内的武装联合组织,其第一军区范围包括实皆省、马圭省、曼德勒省以及掸邦部分地区。从去年康伦担任克钦军前线司令之后,缅政府均可以说是节节败退,掸邦北部和帕敢、塔乃、密支那等克钦邦地区的不少军方部队据点营地,都先后“沦陷”。如今康伦丧命,克钦军的战斗力无疑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康伦的去世原因,不少人还有其他猜测,认为康伦是在冲突中被炸死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假消息了。前段时间,关于解放军南部战区全歼克钦军三个营的假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按常规来说,3个营的人数应该在1500人左右,如果解放军真的与其发生冲突,不亚于一场小规模的战场。从政治角度来讲,虽然缅甸冲突对我国边境安全造成了威胁,但中方如果要干预其中,一定会先进行外交干涉,干涉无用之后才会采取军事行动;从军事角度来讲,克钦军所在地区地势复杂,山高林密,想要在短时间内干净利索地解决这1500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这则消息的虚假度几乎是百分之百。而大家之所以愿意相信,与克钦军自身的亲美背景有很大关系。

  

  【克钦军高官曾出访美国】

  从建立初期,克钦军就与美国联系密切,其族内大多人都信仰基督教,并且其文字也是由美国传教士发明的,近年来克钦军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美军在背后的“默默”援助。而且该军队对我国也有一定的敌意,不仅曾对我国驻缅企业人员发起过绑架勒索行为,而且还与某些分裂势力勾结,对我国中国云南怒江等地区有非分之想。对于中方来说,克钦军的存在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将其拔除无疑是众望所归,而康伦作为克钦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冲突中丧命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但不管其丧命原因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了康伦之后克钦军将会出现不小的防御缺口。对于被好几次压着打的缅军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反攻的最好机会。

  据缅甸民地武消息称,当前缅军政府正在同时向抹谷、孟密方向大举增兵,而这两个镇都位于通往克钦邦的交通要道上,显然缅军政府正在准备对克钦邦发起反攻,准备趁着克钦军兵力薄弱的时候,给其“致命一击”。

  

  【敏昂莱政府被曝在街头强行征兵】

  但需要注意的是,缅军政府从三年前政变夺权之后,就一直遭到各路叛军和民地武的攻击,导致其兵力被严重削弱,尤其是前段时间与果敢三兄弟联盟的对抗,已经让缅政府军身心俱疲,再加上与克钦军的对抗导致其兵力被消耗大半,这种情况下,保证兵力充足是缅军政府成功“反攻”的关键。为此,缅方近日加快了征兵脚步。

  今年2月,缅军政府宣布执行兵役法,强制要求所有18岁至35岁的男性和18至27岁的女性服役至少两年,45岁以下的专业人员比如医生等,则必须服役3年。军政府发言人称,缅甸约有1300万人符合应征入伍的条件。

  但从目前缅甸内部的战乱情况看,绝大多数缅甸年轻人并不愿意参军,在兵役法之行之后,不少缅甸年轻人争先恐后地背井离乡,在泰国大使馆排队申请签证的缅甸年轻人,每天都至少有400人左右。不过缅军政府显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据缅甸当地媒体日前报道称,在仰光和其他城市的街头经常能看到,有当地年轻人被强行绑架,并被送往军队训练。虽然敏昂莱政府否认了这一消息,称这是“虚假信息”,但并没有多少人相信。

  

  【大量缅甸年轻人准备逃离家乡】

  不过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强迫,当前缅政府军人数确实在不断增长,据其发言人表示,当前缅甸第一批新兵已经开始受训,第二批新兵则于上周抵达训练营地。显而易见,敏昂莱政府已经为克钦邦的“反攻”行动做好了准备,但我们也要明白的是,就缅甸目前的现状,此次反攻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一方面,面对训练有素且身经百战的克钦军,这些缅甸新兵战斗意识和战斗能力都比较薄弱,想要顺利推进战线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克钦军除了康伦之外,还有其他领导人坐镇,比如克钦独立组织主席恩板腊上将,司令甘双上将等,对如今尚显松散的缅政府军来说,依旧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总而言之,缅甸内部的混乱情况一时半会儿很难有所好转,至于这次反攻的最终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专题:缅甸,军事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30 21: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