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学者聚焦中俄联合声明不再提友好无上限

京港台:2024-5-17 21:57| 来源:法广中文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学者聚焦中俄联合声明不再提友好无上限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俄乌战争前夕,中俄两国领导人2022年2月4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当时声明中提到,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加强战略协作不针对第三国,也不受第三国和国际形势变幻影响。而中俄两国元首今次发表联合声明,与两年前的声明相较,已不再提“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

  中俄联合声明不再提友好无止境,中国学者认为是俄乌战争影响。上海学者沈丁立指出,中国的表述转变,是对俄乌战争影响的理性评估。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次再次抵达北京展开国是访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后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并一同会见记者。声明中提到,当前的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

  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立场备受质疑,中俄关系“无止境、无上限”的说法逐渐沈寂,中国外交部则多次强调两国关系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在上海的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告诉中央社记者,所谓“没有止境、无上限”的说法,用前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2023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来说,只是“修辞”。任何国家之间的合作,都有底线,即不损害自身利益。

  据他说,俄罗斯武力攻击乌克兰,掠夺对方国土,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被13国谴责。在联合国特别会议投票时,被141国谴责。中国两次都投弃权票。“很显然,中国对于中俄合作是有底线的”。

  沈丁立表示,中国很明显不愿意被世界看作,它和俄罗斯的合作是针对乌克兰或者任何其他国家的。前述联合声明表述的转变,是中国在评估了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利益之影响之后,所做出的理性行为。

  据中央社说,另有不具名国际关系学者认为,这份联合声明在表述上回到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体现了习近平“既要、又要”的思维:既不能丢下俄罗斯这个朋友,又希望不会太刺激西方国家,能和欧美维持经贸的关系。

 

 

相关专题:俄罗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7 02: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