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与公婆生活22年,杭州主持人决定送他们去养老院

京港台:2024-5-19 19:42| 来源:钱江晚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与公婆生活22年,杭州主持人决定送他们去养老院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尽管花儿一茬接着一茬盛开,但是暮春终究会来,正如人会老去。

  比我们走在前面的父母,他们头发一缕一缕变白,皱纹一条一条加深,“养老”这个话题,似乎开始变得沉重,但又无法回避。


  这个月初开始,杭州知名主持人鲁瑾在微博上陆陆续续分享了送公公婆婆去养老院的点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网友们纷纷在底下留言,家中同样有高龄父母的,期待更多分享,认可的人觉得这是“颐养”。

  也会有反对的声音。从理性来看,倘若经济方面没有压力,老人接受,于家庭来说,这是最优解,然而难免会和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存在些许冲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养老矛盾,必然会愈加凸显。

  网友“好汤慢慢炖”的感慨,未必不是一代人的无奈:“很多事情超出我们能力范围。老妈最近一次出院后,送到小区养老院过渡了两个月,有些触动更多是无奈。在养老院,为了老人的安全,会牺牲一些隐私,失能老人更是如此,有些老人可能会感到心理伤害。有位老人一直在想方设法逃跑,因为想回家。有位90多的奶奶,女儿70,实在无力照顾……关关难过关关过。”

  鲁瑾的分享中,有两代人观点碰撞,有困惑,有坚持,有互相体谅、迁就、妥协,也有收获。

  

  老爷子自己做的靠垫

  正视:

  当时光慢慢远去

  公公婆婆去养老院之前,已经和鲁瑾他们一起生活了22年。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鲁瑾和先生也经历过诸多情感上的纠结。

  一方面,老人家非常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另一方面,作为晚辈此前也从没有想过送公公婆婆去养老院,“我曾经以为他们会和我们一起,直到最后。”鲁瑾一度这么觉得。

  直到公公婆婆一年年老去。

  毕竟是九十多岁高龄,老爷子已经97岁,哪怕老人家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去医院的时间在增加,尤其遇到半夜送医的情况,对于已然不那么年轻的小一辈,光体力方面就是一大考验。

  鲁瑾说先生已经68岁,“2017年在俄罗斯摔断脚,第一天还没买轮椅,都是他背我的。现在,他说背不动了。”

  在正式作出决定之前,他们想过,万一两老需要紧急送医,有能力第一时间弄到车上吗?大概是不行的。

  春节期间,家族里经过讨论,认真考察老家的养老院。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杭州,也是考虑到老人家6个子女,除了鲁瑾丈夫,其他姐妹都在老家生活,加上孙辈亲戚邻居都在那里,会更热闹些。

  送老人家去养老院,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个月。纵然期间会有纠结,但这是一个对两代人都好的决定。

  对父母来说,养老院有专业的护理,充分的适老化环境,方便的医疗,以及有各种活动和交流。于儿女而言,不再需要时刻紧张家里老人,在外面吃顿饭也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了。

  博弈:

  情绪和理性,冲突与化解

  起初的时候,老人家很不愿意,带着些许情绪,有时候老人家会闹小脾气,但不管怎么样,对健康都是重视和在意的,因此可以看出来是理性的。接受需要过程。

  毕竟要离开熟悉的环境,面对未知,任谁都会惶恐,何况是将近百岁的老人。

  作为子女,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消解他们的这份不安。

  “我们能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不是要把他们推出去,只是养老院可以承担一部分工作。”鲁瑾说。

  当忙完4月份的向阳花慈善晚宴之后,她立即赶去二老老家敲定养老院的事宜,和养老院负责人在细节方面做了很多沟通。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家接下来要生活的新环境和家里的不同,比如购置新的冰箱洗衣机等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电器;在为了更方便照顾老人做成干湿不分离的卫生间安装浴帘;写下两千字关于二老病情和药物情况交给院方……

  二老从抗拒到慢慢接受。

  今年4月30日,老家的两位妹妹和妹夫应老爷子要求来杭州“接老两口回家”,这样一种被迎接的仪式感,或许能消除部分改变带来的不适。

  到了“新家”之后,按照老人家的喜好,换上自己中意的被子、被褥、枕头,铺上碎花床单。

  

  老爷子做的拐杖

  老爷子94岁那年一个人在车库里鼓捣半天,用坏掉的雨伞钩加坏掉的拖把柄做了一根拐杖,这次也带去了养老院。

  前期参观时,鲁瑾发现养老院有个党员活动室,上面有住在养老院的部分党员们的照片和介绍,请工作人员把老爷子的照片也放了上去。“他特别在意准时交党费这件事,一直盯着大妹帮他交的。”果然见到自己照片,老爷子很高兴,感觉找到组织了,“他说有党员会议他会去参加的。”

  和先生离开养老院回杭州的时候和二老告别,老太太嘴一瘪一瘪,鲁瑾说“那感觉就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要离开,孩子大哭的感觉一样吧。”

  但最后家长还是会离开。

  他们相信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如同二老信任孩子们做了最为妥帖的安排一样,他们同样信任二老会慢慢适应的。

  

  老爷子领操

  收获:

  新鲜又专业的新环境

  半个月过去,二老对新环境,已经不再那么抗拒。

  日常对老人的护理和病情监控是一件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并且需要照顾者非常细致。鲁瑾的婆婆吃的关于心衰的药物中,其中两种是利尿的,一种叫呋塞米,一种叫螺内酯,前者强效利尿,但可能引起低血钾,后者是保钾的利尿剂。服用药物的时候需要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避免吃多了可能尿酸升高,吃少了可能产生积液。

  平时在家,即便孩子们已经把药按早晚分到一周药盒里每天不提醒,老人家难免偶尔会忘。

  有专人看护后,这样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护理人员会按医嘱时间发药,并看着老人家吃下去。

  除了基本照护方面有专业上的优势,还有一些新的收获。

  

  一起打牌

  二老开始在养老院打牌,老爷子因为健康,还成了养老院领操员。

  当然也会有不适。在家里,二老各有一个房间,在养老院一起住在28平方的房间里,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生活质量下降”。尤其老太太,在家里习惯了互联网作息,难免抱怨老爷子五点钟弄出来的声响,吐槽保洁人员6点多就来拖地板了,影响自个儿睡觉。

  饮食方面也在慢慢适应中。不过大抵来说,磨合中,一切在慢慢变好。

  “老爷子让三姐告诉我们,让我们放心,说他已经完全想通了。”听到这话那瞬间,鲁瑾说自己鼻子都酸了,“真的非常感动。在艰苦的年代开垦荒地养大了六个儿女的二老有着面对现实的坚强的生命力。”

  (本文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相关专题:杭州,浙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7 11: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