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洛马:2028年前完成首次金穹太空拦截试验

京港台:2025-10-23 19:45| 来源:观察者网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洛马:2028年前完成首次金穹太空拦截试验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美国“战区”网站10月21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泰克莱特洛克希德在今天的财报会议谈及了有关“金穹”导弹防御系统的相关工作,他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不晚于2028年对至少一种天基反导拦截设计进行在轨反导拦截测试。

  泰克莱说:“我们还提交了天基拦截器和其他新兴技术的提案,们实际上计划在2028年之前进行一次真正的在轨天基拦截演示。”

  他还提到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打造“金顶”而正在做的其他工作。他这样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在我们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创新中心建立了一个原型环境,以支持美国金穹指挥和控制能力的合作开发。通过一系列的演示,洛·马公司的开放式系统架构已经融合了现有的和新的C2能力,整合了从海底到太空的一系列资产……重要的是,这些能力并不局限于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广泛的行业合作伙伴团队参与原型系统的开发,确保美国政府能够获得最终金穹指挥和控制系统每个元素的最佳可用解决方案。”

  五角大楼对“金色穹顶”的具体发展细节守口如瓶,但人们普遍猜测,“金穹”将会是一个涵盖概念非常广泛的综合项目,项目将包括从外空军事化到大气层内预警探测拦截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系统。

  而在这一系列“金穹”子系统中,外界最关心的无疑是太空拦截系统。随着时代发展,中俄都发展了在大气层内的滑翔飞行的高超音速武器,这使得中俄导弹规避了传统的美国反导系统(如GBI)的外层空间拦截范围。

  但美国人认为,中俄洲际导弹在上升助推阶段至少是脆弱的。未来“金穹”的拦截器将在中俄本土上空部署,在中俄导弹发射不久以后就给这些导弹拦截下来。

  根据泰莱特的说法,美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总体的国土防空任务技术路线图”,白宫和五角大楼依然没有明确未来任务能力和需要拦截的范围。

  但迄今为止公开披露的信息中,五角大楼和白宫强调了天基拦截器在整个“金穹”计划中的核心地位。白宫方面依然希望太空拦截器在远离美国领土的地方——甚至敌对国家上空进行反导拦截。

  美国太空部队将军、太空作战主管钱斯·萨尔茨曼(Chance Saltzman)今年3月在接受《防务一号》(Defense One)在线直播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仅想要天基拦截导弹,我们还希望它们能在推进阶段拦截敌导弹。我们希望他们在远离美国本土的地方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必须要快,必须要准确。”

  “战区”评论表示,尽管目前的信息倾向于证明“金穹”会进行太空拦截测试。但由于这涉及到太空军事化,因此这种测试并不一定需要在轨道上进行。

  参加过“金穹”工业会议的消息人士告诉“战区”网站:“如果你想测试一个天基拦截器,你不一定要把它发射到轨道上,然后在太空进行测试,你可以用更低的发射成本将杀伤飞行器发射到亚轨道上进行测试,这样快得多。”

  今年5月20日,特朗普(专题)在白宫宣布,他已经为价值1750亿美元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选定了一个设计方案,并任命美国太空军将军迈克尔·盖特莱恩担任这项计划的首席项目经理。报道称,这项计划被广泛视为特朗普军事计划的“基石”,旨在阻止所谓“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

  然而,这一计划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这些质疑有道德伦理层面的,比如太空军事化,重启军备竞赛和人工智能武器化等等。同时技术方面的质疑也不少。

  部署大量天基资产有其独特的障碍,包括首先将它们送入轨道所需的资源,更不用说长时间维护它们了。所有这些都引发了有关“金穹”系统成本的更大问题,如果美国政府追求目前提议的全部能力,预计该系统的成本将达到数千亿美元。

  美国物理学会(APS)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中写道:“我们估计,需要大约16000个太空拦截器组成的星座,才能试图对抗像10枚朝鲜(专题)火星-18这样的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的快速齐射。”

  美军计划部署的太空拦截器

  对于美方推动太空军事化,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所谓“金色穹顶”计划旨在构建不受任何约束的全球性、多层次、多领域导弹防御系统,该计划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战手段,包括研发、部署轨道拦截系统,具有浓厚的进攻性色彩。违反外空条约倡导的和平利用原则,将加剧外空战场化和军备竞赛风险、动摇国际安全与军用体系。

  毛宁称,美国奉行“本国优先”,执迷于谋求自身绝对安全,违反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损害全球的战略平衡和稳定,中方对此严重关切,我们敦促美方尽早放弃发展和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以实际行动增进大国战略互信,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30 20: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