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未来的智慧物种会知道人类曾经存在过吗?

京港台:2025-10-23 22:06| 来源:BBC中文网 | 我来说几句


未来的智慧物种会知道人类曾经存在过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人类长久以来都对过去充满好奇。

  我们从地底挖掘出无数化石——这些是地球45亿年历史的遗迹,为我们提供了古代物种在我们出现之前如何生活的线索。

  但如果我们人类有一天灭绝了,而在数百万年后另一个智慧物种崛起——他们会知道我们曾经存在吗?他们会了解我们的文明是什么样子吗?

  成为化石的机率微乎其微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天体物理学教授亚当·弗兰克(Adam Frank)表示,我们不能指望未来的古生物学家会发现人类的化石。

  “地球生命中,只有极少部分曾成为化石,尤其是当你的文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只存在短暂一刻的时候,”他解释道。

  2018年由弗兰克教授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指出,尽管恐龙在地球上存在长达1.65亿年,但至今发现近乎完整的化石却相当稀少。

  因此,该论文提出,鉴于人类这个物种至今仅存在约30万年,我们在人类化石纪录中可能不会留下太多痕迹。

  不过,我们可能会留下其他形式的痕迹。

  改变地球的化学组成

  作为地球自然地质的一部分,岩石会不断在地底形成层层堆积,也就是地层。

  每一层地层的化学成分都与当时地球的环境条件相对应。

  根据弗兰克教授的说法,由人类造成的气候变迁所引发的气温上升与海平面变化,将影响沉积在岩石中的物质,这些变化“可能在数亿年后仍可被侦测到”。

  这位天体物理学家表示:“你会看到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的变化,因为地球的气候系统因人类活动而改变。”

  重塑演化的路径

  即使我们自己的骨骼在化石纪录中不太可能大量出现,我们仍可能改变了其他物种的化石——透过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运输的动植物,或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改变。

  

  图像加注文字,2018年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现存哺乳动物的总量,发现只有4%来自野生哺乳动物。

  根据2018年的一项研究,以生物总量(即所有活体物质的总重量)计算,全球96%的哺乳动物都是人类或我们饲养的牲畜。

  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鸟类生物总量则来自我们饲养的家禽。

  根据非营利出版物《我们的数据世界》的资料,我们每年宰杀超过750亿只鸡。因此,这些大量死亡、外型几乎一致的鸟类化石,未来可能会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我们已经改变了生物演化的路径,”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暨荣誉教授扬·扎拉谢维奇(Jan Zalasiewicz)表示。

  “未来的探索者会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他们会聚焦在一个地层——那就是我们的地层。”

  我们的“最终遗产”

  在名为《被丢弃后:科技化石将如何成为我们的最终遗产》(Discarded: How Technofossils Will Be Our Ultimate Legacy)的书中,扎拉谢维奇教授与他在莱斯特大学的同事莎拉·伽波特(Sarah Gabbott)教授主张,真正会留存在地球地质纪录中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他们称这些为“科技化石”(technofossils)——无论是一个铝制饮品罐、一件聚酯毛衣,或是一座地下停车场。

  

  图像来源,SARAH GABBOTT图像加注文字,地球沉积物中,留下印记的日常物品可能会为未来文明提供有关我们生活方式的线索。

  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人类每年生产约30吉吨(gigatons,十亿吨)的物品——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每周制造的物品重量都超过自身体重。

  事实上,研究作者发现,若以干重(不含水分)计算,世界上人造物的总量已超过所有生物的总量。

  其中最大宗的人造物是混凝土——对未来的发现者来说,这看起来可能非常不自然。

  “我们现在制造混凝土的方式之一是加入飞灰……在显微镜下看起来非常奇特,”扎拉谢维奇教授说。

  “如果他们看到化石化的形状……像是混凝土建筑的边缘、铺路石板,那他们就会知道这是与自然地层截然不同的东西。”

  

  图像加注文字,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2020年全球人造塑胶的数量是活体动物数量的两倍。

  我们的物料将长久留存。

  伽波特教授表示,塑胶“可能不只是能存留数千年,甚至可能持续存在数百万年”。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胶可能会比鱼还多。

  但不只是塑胶。

  “我们有一些含石墨的岩石已有四十亿年历史,”伽波特教授补充说。“所以以铅笔形式存在的石墨,可能也能存留四十亿年。”

  这位古生物学家指出,科学家已发现数亿年前的化石化叶片。

  “纸是由纤维素制成的,这与叶子的成分相同。所以……在适当的环境下,纸张可能也能保存数亿年,”她推测道。

  行星规模的改变

  人类或许早已在地球的地质上留下巨大印记。至于未来是否会有另一个智慧物种在我们灭绝后发现这些痕迹,谁也说不准。

  但想像我们在数百万年后的遗产,是否有其意义?

  弗兰克授认为有。

  “我认为,为了让我们度过这个科技尚未成熟的时期,能够思考地球的长期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他主张。

  “这些是行星规模的变化,将在未来几个世纪、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持续产生影响,”他说。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31 17: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