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书: 知情人揭王立军与薄熙来内幕交易--ZT [2012/02]
- Be A Man,Pls [2011/01]
- 王立军自白,爆大量惊人内幕-ZT [2012/03]
- 图解中国的左派和右派--ZT [2012/02]
- LayOff [2009/02]
- 懒猫蒸包子 [2011/10]
- 李俊案压垮了王立军--ZT [2012/02]
- 信息社会太狠了,国安部和王立军的旅行记录被post出来了, [2012/02]
- 通报一下干法腌蛋 [2011/03]
- 轰轰烈烈的西汉打黑运动及其结局--ZT [2012/02]
- 日本515和226事件简介 (转载) [2010/08]
- 郎朗为什么用英语说谎用中文爱国?--ZT [2011/01]
- 步陈希同、陈良宇后尘 薄熙来悬了--ZT [2012/02]
- 记念六四,勿忘“共和国卫士”--ZT [2012/06]
- 老猫观察: 爱喝牛奶但拒绝三聚氰胺 加拿大国庆日谈爱国 [2012/07]
- 老猫观察: 铜匦遍天下,可惜不会用 [2013/01]
- 谁不怕乱? [2011/03]
- 韩寒全家迎战代笔门 方舟子端出“机关枪”--ZT [2012/02]
- 从萧洛霍夫看韩寒--ZT [2012/02]
- 老猫观察: 分帮分派 [2012/06]
- 存在韩方这么俩人么? [2012/01]
- 说道说道老左和五毛 [2010/08]
- 热烈祝贺老猫博客建立3周年 [2010/10]
- 圣人孔子与荡妇南子不得不说的故事--ZT [2011/01]
作者: 石夫(《加拿大都市报》2011-1-28)
胡锦涛访美之行结束了。他启程之前,中国官方传媒一再强调胡总这次是“国事访问”,意义非同小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何以一次出访,有了“国事”两字,就如此亢奋,难以自己了?
经官方传媒一番解释,原来“国事访问”和一般正式访问的差别,不过是一顿饭、一场接机的安排不同而已——“国事访问”可以得到奥巴马以国宴晚餐款待,一般正式访问则以午宴招待。“国事访问”抵达时由副总统接机,而一般正式访问由高级官员接机。至于对待国家元首的其他礼节,如走红地毯、检阅三军仪仗队、鸣21响礼炮等等,无不照行如仪。
这次访问只是胡、奥最新一轮的讨价还价。胡锦涛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强权之一的国家元首,背后有强大国力撑腰,实力摆在眼前。笔者不相信胡锦涛午宴上说的话,在奥巴马心目中的分量,不及晚宴上说的话。同样的道理,难道有了晚宴和“国事”两字,奥巴马就会降低对中国的要价?
看来胡锦涛生为21世纪的中国领导人,骨子里却留着18世纪大清前辈和洋鬼子“礼仪之争”的烙印。当年大英帝国派遣吗噶尔尼勋爵率领庞大使团到中国,想游说大清开放市场,和英国做生意。岂料为了洋鬼子应否向乾隆爷下跪磕头的“礼仪之争”,双方几乎闹翻。
后来天朝虽然勉强允许马噶尔尼按照“英夷”古礼,单膝下跪向乾隆爷呈递了国书,但乾隆君臣一肚子晦气,对洋鬼子带来,代表当时世界最先进科技的诸多器物不屑一顾。最后把马噶尔尼一行当外夷贡使“赏赐”打发回去了。这场“礼仪之争”,是典型的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历史闹剧,中国错失了和西方世界通商、建交的良机。
据西方传媒披露的维基解密“胡说八道”,胡锦涛2006年那次访美,由于没赚到美方“国事访问”待遇,只能“屈就”吃小布什的正式午宴。他为此耿耿于怀,回去后就打发当时的外交部长李肇星提前退休下台。可见他的“面子”情结不轻。
再说这次访问的联合声明,本来就是一纸无约束力的文字。正如有的西方学者所说,即使发了声明,中美之间遏制和反遏制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可中国官方传媒和学者,却把声明吹上了天,什么几大“亮点”,双边关系“新定位”如何了得等等。说穿了,还是要面子的心理作祟。
提起中美关系,如果以平常心看待,就是一种经济上共生,政治、军事上遏制与反遏制的畸形关系。美国挟其庞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国际话语权等硬、软实力,处处压中国一头。中国号称美国第一大债主,但在畸形共生关系中,有如舍财免灾的土财主。从朱镕基开始,访美的中国首脑,无不是“消气外交”、“送礼外交”能手。胡锦涛这次访问,并没有脱出“送礼外交”的窠臼,有什么可吹的?
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华盛顿通过对台军售、卵翼台独势力,长期操弄台湾问题。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是唯一国土分裂的国家。但中方在联合声明中,却闭口不谈严重危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对台军售勾当。这才是胡锦涛应当力争的实质性“里子”问题。而吃不吃那顿国宴晚餐,纯属一文不值的面子问题。作为一个政治家,是要个人的面子还是要国家核心利益的里子,胡锦涛应当扪心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