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书: 知情人揭王立军与薄熙来内幕交易--ZT [2012/02]
- Be A Man,Pls [2011/01]
- 王立军自白,爆大量惊人内幕-ZT [2012/03]
- 图解中国的左派和右派--ZT [2012/02]
- LayOff [2009/02]
- 懒猫蒸包子 [2011/10]
- 李俊案压垮了王立军--ZT [2012/02]
- 信息社会太狠了,国安部和王立军的旅行记录被post出来了, [2012/02]
- 通报一下干法腌蛋 [2011/03]
- 轰轰烈烈的西汉打黑运动及其结局--ZT [2012/02]
- 日本515和226事件简介 (转载) [2010/08]
- 郎朗为什么用英语说谎用中文爱国?--ZT [2011/01]
- 步陈希同、陈良宇后尘 薄熙来悬了--ZT [2012/02]
- 记念六四,勿忘“共和国卫士”--ZT [2012/06]
- 老猫观察: 爱喝牛奶但拒绝三聚氰胺 加拿大国庆日谈爱国 [2012/07]
- 老猫观察: 铜匦遍天下,可惜不会用 [2013/01]
- 谁不怕乱? [2011/03]
- 韩寒全家迎战代笔门 方舟子端出“机关枪”--ZT [2012/02]
- 从萧洛霍夫看韩寒--ZT [2012/02]
- 老猫观察: 分帮分派 [2012/06]
- 存在韩方这么俩人么? [2012/01]
- 说道说道老左和五毛 [2010/08]
- 热烈祝贺老猫博客建立3周年 [2010/10]
- 圣人孔子与荡妇南子不得不说的故事--ZT [2011/01]
打利比亚是不是为了石油?我认为不是。但为了把事说清楚,姑且假设打利比亚就是为了石油。这个假设纯粹基于利害,所以推导也会基于利害,不掺杂道义:一切从石油出发。记住了,千万别跟我讲道义!
先看看利比亚的石油行业情况,下面摘自我以前博文《油价的利比亚因素》 :
“利比亚重新成为石油出口大国,是晚近的事情。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利比亚有探明石油储量440亿桶,在非洲国家中最高。卡扎菲1969年上台,对欧美保持敌对。1988年利比亚制造洛克比空难事件,泛美航空103号因炸弹袭击坠毁在苏格兰洛克比,270人死亡。美欧联手制裁利比亚,跨国石油公司被禁投资利比亚石油工业。利比亚石油工业趋于衰败。2003年以后,卡扎菲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向受害者家属支付数十亿美元赔偿,并放弃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利比亚才得以恢复与国际社会接触,重启对石油工业的国际投资。2005年,跨国石油公司重回利比亚。目前利比亚每日出口石油约150万桶,排名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但仍未恢复到制裁前出口水平。”
如果打利比亚是为了石油,那推翻卡扎菲政权后会发生什么?
国际政治没有实验室,无法做实验。幸而就在中东,在另一个产油大国,已经有先例。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的石油储量比利比亚更大。同样有很多观察者认为美国发动伊战的真实目的也是石油。在美国的扶持下,伊拉克产生了新政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2009年以后,伊拉克重启石油招标,全世界石油公司云集。谁拿到了最大的项目?中石油。欧美能源公司也跟,但不如中石油进取。详情可以看《新世纪》周刊这两篇文章:《中石油伊拉克历险记》、《石油铁娘子》。
绝不能说中石油就是捡到了便宜。伊拉克政府不仅开出严苛条件,还改变了招标惯例,由过往的分成变成桶油报酬,石油国家与国际能源公司的合作模式为之一变,国际能源公司获利大幅减少。中石油愿意接受现实,玩这个新游戏,占了一定先机;在认清形势后,其他国际能源公司正在猛跟。游戏变了,所有人还得接着玩。
美国发动战争不是为了石油吗?为什么会让石油开采权落到非美国公司手里?
我的第一种解释:伊拉克现政权不能脱离美国的支持而生存,但这不意味着美国可以彻底控制伊拉克现政权。在石油这个对伊拉克至关重要的议题上,伊拉克政权保住了决策权和控制权。隐含的推论是,石油是伊拉克的最大利益,却不是美国在伊拉克的最大利益;为了换取伊拉克现政权支持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利益,美国容许伊拉克行使对本国石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咦,不是为了石油才打仗吗?
我的第二种解释更有意思。
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不在直接控制石油资源本身,更不在美国石油公司去采油,美国航运公司把油运回国,并由美国炼厂炼化,甚至也不在石油价格上。美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载明在各种能源战略白皮书里:全球能源供给稳定,不受扰乱(disruption)。
美国能制定这样的能源安全战略,底气使然:不论谁把石油采出来,投放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就有能力以市场价格获得它。这一战略不是出自利他动机,却有利他效果。美国会致力于维持产油国稳定,会维护海运线的畅通。是的,这就是世界警察的本义:提供安全,有正的外部性,非世界警察的其他国家可以搭便车,中国在伊拉克就搭到了便车。这些国家当然有理由担心警察翻脸,但这个游戏也只能跟。如果如许多人所愿望的那样“XX必有一战”,海运安全、油气管道安全、油田安全、炼厂安全,都是空中楼阁。
有了对美国能源安全战略的认知,有了伊拉克先例,如果卡扎菲政权被推翻,新政权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力量支持下上台,会发生什么就很清楚了:
----新政权会很快恢复执行与国际能源公司达成的石油协议,其中当然包括与中国石油公司的协议,不然你以为中国从600万人口的蕞尔小国利比亚一举撤出3万多人是干什么的?
----新政权会启动新石油项目招标。我想很可能采取桶油报酬方式。中石油将不出意外地成为最激进的竞标者,有其斩获;中石油能不能重现伊拉克夺标第一的场景,当然还要看其他国际能源公司包括美国能源公司从伊拉克吸取教训变得同样进取了。
----利比亚从2005年以后重启的石油公司再投资会提速,不论谁拿到开发项目,产能都会大幅上升。这对石油供给的紧张状况是一个缓和因素,对石油进口大国中国绝对有利。
这些可能的好处,都建立在卡扎菲政权垮台的假设上。如果卡扎菲保住政权。国际社会必将经济制裁,利比亚石油投资必受重创。这对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进寻找油源的中国能源公司不利,对提升石油供给不利,对石油进口大国中国不利。
如果打利比亚是为了石油,利害关系就是这样清清楚楚。现在,你是不是想讲讲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