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书: 知情人揭王立军与薄熙来内幕交易--ZT [2012/02]
- Be A Man,Pls [2011/01]
- 王立军自白,爆大量惊人内幕-ZT [2012/03]
- 图解中国的左派和右派--ZT [2012/02]
- LayOff [2009/02]
- 懒猫蒸包子 [2011/10]
- 李俊案压垮了王立军--ZT [2012/02]
- 信息社会太狠了,国安部和王立军的旅行记录被post出来了, [2012/02]
- 通报一下干法腌蛋 [2011/03]
- 轰轰烈烈的西汉打黑运动及其结局--ZT [2012/02]
- 日本515和226事件简介 (转载) [2010/08]
- 郎朗为什么用英语说谎用中文爱国?--ZT [2011/01]
- 步陈希同、陈良宇后尘 薄熙来悬了--ZT [2012/02]
- 记念六四,勿忘“共和国卫士”--ZT [2012/06]
- 老猫观察: 爱喝牛奶但拒绝三聚氰胺 加拿大国庆日谈爱国 [2012/07]
- 老猫观察: 铜匦遍天下,可惜不会用 [2013/01]
- 谁不怕乱? [2011/03]
- 韩寒全家迎战代笔门 方舟子端出“机关枪”--ZT [2012/02]
- 从萧洛霍夫看韩寒--ZT [2012/02]
- 老猫观察: 分帮分派 [2012/06]
- 存在韩方这么俩人么? [2012/01]
- 说道说道老左和五毛 [2010/08]
- 热烈祝贺老猫博客建立3周年 [2010/10]
- 圣人孔子与荡妇南子不得不说的故事--ZT [2011/01]
衙内政治学的真义
有必要交代一下“我爸是李刚”的来龙去脉。10月16日晚9:40,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李启铭(一名李一帆)酒后驾车撞倒了两名正在玩轮滑的女生,导致一死一伤。肇事后,他并未停车,直到被拦截,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经查证,其父李刚为河北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如今,李启铭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李启铭之流,现在叫“官二代”,按传统的称呼则为“衙内”。据考,衙内一称,起源于“牙内都指挥使”一类官职,因这种亲卫官多由高官故旧子弟担任,后来索性将牙内改成了衙内,用以通称官府人家的孩子。
古典话本说部,不乏衙内的小霸王身影。最著名的自然是《水浒传》里那位高衙内。他爸爸是太尉高俅,掌管一国军政,比李刚显赫多了。高衙内相思上了林冲娘子,威逼利诱,弄喧捣鬼,直至将林冲逼上梁山。这是《水浒传》之第一流丑角,人见人恨,皆欲除之而后快。而此角色之塑造,极具代表性。我听人一说“衙内”,必先想起这位花花太岁。
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藏污纳垢的衙内政治学。其要点如下:其一,一般而言,衙内本身并无权力,他们手中高举的巍巍权杖,不是来自国家的赋予,而是出于父辈的租借,质言之,就是狐假虎威,可别说,这虎威的威慑力,并不次于政府这头老虎。由此,权力出现了私有化的传承迹象,由父子私相授受----当然,也许一国之权力原本就是一个社团,乃至一家一姓所私有,但大宋朝的私,与高太尉的私,明显不是一回事,前者名目上依然得拉“公”之虎皮。于是,大权力藏小权力,公权力藏私权力,以私乱公,因私废公,权力内部恶性循环如斯,能繁衍什么好果子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何况高太尉们并非君子者也。
其二,乍听上去,“衙内”就不是什么好词,我们熟知的衙内们,都是坏事做绝之辈。然而,衙内为恶亦有其道,他们不是打游击战,而是打阵地战,因此就有抱团之必要。衙内们团结起来,即为我们俗称的“太子党”----这是衙内政治学的最高境界。修行到此境界,衙内便不会满足于调戏林冲娘子、撞死一二学生之衙内主义初级阶段,他们必须考虑更正经、更长远的营生:如何承继父辈的公权力,变衙内为太尉,变“太子党”为“老子党”。所以有水平的衙内,根本瞧不起高衙内之流,他们野心勃勃,志在天下,遥望中原鹿正肥。
其三,施耐庵写《水浒传》,将助高衙内作恶多端的富安和虞候陆谦都写死了,惟独留下了高衙内,任其继续荼毒众生。这是为何呢?我以为,这并非豺狼当道,却打狐狸;而是,施先生窥见了衙内政治学的真义。正如革命,领袖谈笑之间,灰飞烟灭,尸横遍野,阵亡的都是士兵;政治斗争,当权者深宫密谋,烛影斧声,挨刀的都是仆从。衙内往往皆有安乐的收场,因为在专制国家,天意就是权力,权力就是天意,他们不受天意的眷顾,谁有资格领受呢。
犹记得今人拍《水浒传》连续剧,最终打破小说命意,由一帮泼皮将高衙内阉了,这毋宁是导演的一厢情愿。我却愿视之为一个宪政主义的亲切隐喻:那一刀,阉的不是高衙内,而是私有化的公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