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李刚”与衙内政治学--ZT

作者:黑山老猫  于 2010-10-28 05: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好文转载|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评论

转自羽戈博客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汉语的音韵之美。譬如“我爸是李刚”一语,从字面上看,平淡无奇,呼喊起来,却大气磅礴,如倒峡泻河,飞流直下三千尺。尤其是对比前两年流行的“我姥爷姓毕”,同为特权主义的代表话语,后者的气势显然弱了许多。依四声,“毕”为去声,发音哀远,“刚”则为平声,气韵悠长。古人说,当官者必须有一个能喊得响的名字,于今来讲,至少有一大道理:官二代们高呼“我爸是某某”,犹如在刑场呐喊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不求打动你的心灵,先要震慑你的耳朵。

衙内政治学的真义

有必要交代一下“我爸是李刚”的来龙去脉。10月16日晚9:40,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李启铭(一名李一帆)酒后驾车撞倒了两名正在玩轮滑的女生,导致一死一伤。肇事后,他并未停车,直到被拦截,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经查证,其父李刚为河北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如今,李启铭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李启铭之流,现在叫“官二代”,按传统的称呼则为“衙内”。据考,衙内一称,起源于“牙内都指挥使”一类官职,因这种亲卫官多由高官故旧子弟担任,后来索性将牙内改成了衙内,用以通称官府人家的孩子。

古典话本说部,不乏衙内的小霸王身影。最著名的自然是《水浒传》里那位高衙内。他爸爸是太尉高俅,掌管一国军政,比李刚显赫多了。高衙内相思上了林冲娘子,威逼利诱,弄喧捣鬼,直至将林冲逼上梁山。这是《水浒传》之第一流丑角,人见人恨,皆欲除之而后快。而此角色之塑造,极具代表性。我听人一说“衙内”,必先想起这位花花太岁。

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藏污纳垢的衙内政治学。其要点如下:其一,一般而言,衙内本身并无权力,他们手中高举的巍巍权杖,不是来自国家的赋予,而是出于父辈的租借,质言之,就是狐假虎威,可别说,这虎威的威慑力,并不次于政府这头老虎。由此,权力出现了私有化的传承迹象,由父子私相授受----当然,也许一国之权力原本就是一个社团,乃至一家一姓所私有,但大宋朝的私,与高太尉的私,明显不是一回事,前者名目上依然得拉“公”之虎皮。于是,大权力藏小权力,公权力藏私权力,以私乱公,因私废公,权力内部恶性循环如斯,能繁衍什么好果子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何况高太尉们并非君子者也。

其二,乍听上去,“衙内”就不是什么好词,我们熟知的衙内们,都是坏事做绝之辈。然而,衙内为恶亦有其道,他们不是打游击战,而是打阵地战,因此就有抱团之必要。衙内们团结起来,即为我们俗称的“太子党”----这是衙内政治学的最高境界。修行到此境界,衙内便不会满足于调戏林冲娘子、撞死一二学生之衙内主义初级阶段,他们必须考虑更正经、更长远的营生:如何承继父辈的公权力,变衙内为太尉,变“太子党”为“老子党”。所以有水平的衙内,根本瞧不起高衙内之流,他们野心勃勃,志在天下,遥望中原鹿正肥。

其三,施耐庵写《水浒传》,将助高衙内作恶多端的富安和虞候陆谦都写死了,惟独留下了高衙内,任其继续荼毒众生。这是为何呢?我以为,这并非豺狼当道,却打狐狸;而是,施先生窥见了衙内政治学的真义。正如革命,领袖谈笑之间,灰飞烟灭,尸横遍野,阵亡的都是士兵;政治斗争,当权者深宫密谋,烛影斧声,挨刀的都是仆从。衙内往往皆有安乐的收场,因为在专制国家,天意就是权力,权力就是天意,他们不受天意的眷顾,谁有资格领受呢。

犹记得今人拍《水浒传》连续剧,最终打破小说命意,由一帮泼皮将高衙内阉了,这毋宁是导演的一厢情愿。我却愿视之为一个宪政主义的亲切隐喻:那一刀,阉的不是高衙内,而是私有化的公权力。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0 回复 marnifan 2010-10-28 06:25
阉滴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3 10: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