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诺奖 --ZT

作者:黑山老猫  于 2010-11-20 07:5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有话要说|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关键词:

转自科学网

2001年3月日本在“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的目标:要在今后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当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日本政府疯了,纯属狂妄之举,现在过去10年了,已经有10位日本人获奖,而且全部集中在自然科学类领域。6人化学奖,4人物理奖,横向对比,已经超过同期德国+法国之和,德国2000年以来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5人,法国4人。

总计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总人数为18人,自然科学领域15人,60%都集中在21世纪以来的这几年,自然科学领域有2/3集中在最近的10年里,这在发达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昭示着日本基础科研的创新能力整体崛起的一个强烈信号。

2000年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名单:

Hideki Shirakawa, Chemistry, 2000,开辟高分子电子学的先河,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Ryōji Noyori, Chemistry, 2001,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发展作出贡献。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Koichi Tanaka, Chemistry, 2002,“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Masatoshi Koshiba, Physics, 2002,“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对查找宇宙中微子作出重要贡献。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

Yoichiro Nambu*, Physics, 2008,现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破缺对称机制。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

Toshihide Maskawa, Physics, 2008,发现破缺对称的起源并因此预测出自然界中至少三种夸克家族的存在。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

Makoto Kobayashi, Physics, 2008,发现破缺对称的起源并因此预测出自然界中至少三种夸克家族的存在。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

Osamu Shimomura*, Chemistry, 2008,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Akira Suzuki, Chemistry 2010,“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耦合”研究。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Ei-ichi Negishi*, Chemistry 2010,“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耦合”研究,开发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分子的方法。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同愚昧、迷信、守旧、封闭、麻木相对,科学本质上是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趣,而与实用没有联系。著名科学家吴大猷认为,中国古代有技术而无科学。中国虽发明指南针,却没说明磁针何以指向北方,更不曾指出北极的存在,也没有研究出火药爆炸的原理。

而今,中国航天、核武器、光伏、通信设备、超级计算机、超导、高能物理等科技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总体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是将尖端技术与生产技术相关连的工艺基础、生产技术领域未形成,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研究水平、队伍素质和国际交流方面,与日本有较大差距,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虽有两弹一星,仍需进口民用核技术,发展核电站。

两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次空缺,原创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过少。

文革时教育断层,而今青黄不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70%达到退休年龄,45岁以下只占20%,青年跑往国外。学校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创造力培养,学生能夺取各种奥林匹克考试奖,但工作中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好种子结不出好苗,开不出好花,打不出好粮食。

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在理论上预见了在原子核中存在的新粒子----介子。1949年10月,他为日本乃至亚洲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陆续还有许多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2001年,日本更是提出要在21世纪头50年里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九年来,日本已经有接近10人获奖,照目前的速度来看,目标完全可以超额完成。可以说,日本近年来频出诺贝尔奖得主与日本长期以来重视科学技术密不可分。

中国迫切需要科技界从日本近年屡次获奖中吸取经验,努力发展中国前瞻性的科技成果,以中国独创的科技发明争取早日获得诺贝尔奖,真正赢得世界性成果的贡献。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3 15: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