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人与按摩小姐的对话(女士和少儿不宜) [2010/03]
- 乱拍美女 [2014/01]
- 孔庆东投降了,村民们别吵了,其是都是打酱油的 [2012/03]
- 乱世危局刚开始--回来冒个泡 [2011/08]
- 北京乡村游--密云贾峪村 [2014/05]
- 旅行杂记--车站和穷人印象 [2014/12]
- 国内情况之三言两语 [2011/03]
- 六四对事件之后中国的影响 [2010/06]
- 乡村随拍 [2014/01]
- 我的六四(89年学潮)期间经历 [2009/04]
- 六四题外话 [2014/05]
- 国内生活--咖啡馆的时光:香茶美女朦胧夜 [2014/04]
- 蓝色港湾随拍 [2014/04]
- 回国经历之---有钱人请客 [2009/04]
- 中国正在找北 [2013/12]
- 兄弟姐妹们,老邪杀回来了,报个道 [2010/12]
- 简短一句话,老胡要连任,我支持 [2010/06]
- 冷血是种文化,受虐是种快感 [2010/06]
- 哈哈,我决定征婚了 [2010/02]
- 男女混睡,一点没事 [2010/06]
- 假命题的台湾问题:一个真独,一个假统 [2012/01]
- 三个初中同学的悲剧故事 [2009/05]
- 中国教育的奴才与否 [2010/04]
- 夜深了,我决定睡前写情诗 [2010/06]
- 童年趣事--偷瓜与摘桃 [2009/05]
- 最近有点晕 ID在另外的地方没有征兆的被封 [2010/04]
- 没有谁是无辜的 [2010/03]
- 风起的时候,我该走了 [2010/03]
- 除了批评,我还能做些什么? 回答网友的道德质疑 [2010/06]
- 千万不要和无聊的人纠缠 [2010/04]
我办事回来,继续写吧。
一个村子,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关于村子里的事,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即使那些老家伙们在世, 我也是不怕的,何况这些事情,都是他们被批斗的时候自己交代的。 其实我们家虽然贫农,但是文革后期受的歧视以及欺压,也就比地主好点。 原因就是,我父亲被卷进了文革,当过一阵造反派,造反派的子女和地主的子女成为同一个阵营,倒也是有些稀奇了。 这些,却是真实的发生。 农村的事,就是这样希里古怪, 却又真真实实。想起小时候家里的种种遭遇,我都有些想打人的冲动。 这也是后来我对党非常不感冒的种子。
我父亲其实是个读书人,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 但是农村讲究家族势力,我们虽然是个大家族,但是爷爷兄弟四个,却只有我父亲一个男丁。 而且我爷爷早逝,父亲其实是个孤儿,是我奶奶带着两个姑姑要饭,把我父亲养大的,并且我父亲读了私塾。 刚刚解放时, 我父亲曾经到沈阳在工厂当工人,而且当了车间主任,但是因为是独子,家里有孩子,有老母亲, 所以,依然回到了农村。 他清高耿直,说话又容易得罪人,本来是不适合做官的,也没有做官。 只是文革的机缘巧合, 反正成了镇里的造反派成员之一。 村子里的事,也多有参与。
说到那个曾经强奸地主女儿的人,这个人。 我是有印象的,总之啊,文革后期,又当起了支书。 我父亲不是党员,又没有家族势力,为人又欠圆滑,文革中那么一出头,其实是为自己树下了仇人。 在农村做官的人,多是心眼多,或者家族势力强,或者是恶人。 这个人,是挨过斗了。 贪污自然是有的,强奸地主女儿,也是他自己交代的。 戴高帽子挨批斗,这种事,谁都记恨的。 不过所谓乡下的复辟,来得更早些罢了。 文革终究是个非常不现实的东西。 好在我们那里,没有死人,也没有那么激烈。 挨斗那是非常正常的事。
另外一个挨斗的,则是经常欺男霸女的, 我父亲经常叫他“坏四”, 在一个大家族里面,兄弟之中,排行第四。 他在村里,大概是调戏妇女,甚至强奸人妻的事太多。 他本身就是个恶棍。结果是被斗的太狠,吓的跑到外地不敢回来。 用我二哥的话说,当时是村里不打算让他回来的,是我父亲心软。 说他没有儿子,让他回来生个儿子吧。 我二哥悠悠的调侃说,你说赶走了就赶走了。 就再也不要叫他回来了。 还让他回来生儿子干嘛? 不仅如此,后来这个人,又当了队长。 因为还是党员的身份。 小时候,带头到我们家逼抢公粮的,就有他。 说句解恨的话,如果他现在还活着,在村子里见到他,我都想踹他一脚。
我父亲好像当时并不在村里,而主要是在镇里。而同村另外一个文革期间斗这些老家伙的造反派,却油滑的多,明里斗这些人,私下里,却告诉这些人,和他无关,把事情都推到我父亲这里来。防人之心,真的不可无啊。 所以,二哥成年后,也找过他的麻烦。村子里的事,小村的人性,比起大城市。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两样。 文革你说出这个头干什么啊。 我父亲经常说,我当官的时候,问心无愧,一不贪,二不沾(手不干不净)。 任何时候,清官都难做,清官都没有势力。 官场就是利益链。 没有利益,谁跟你干呢。 我父亲,终究是不能看透这其中的厉害关系的。 更何况,在农村,更讲究的是家族势力。 能混上官当的,多不是老实人。 后来听二哥讲这些的时候,我才能把小时候的很多事情连起来。 小时候出门受孤立,受欺负,其实是和父亲也是有关的。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里,和四哥一个出去玩。 在回来的路上,我四哥曾经我一起。 和那个地主家的二儿子,也就是挨欺负的那个成玉的弟弟,以及被打的那个小孩的哥哥。 一起拉钩做好朋友。 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家的孩子,和地主家的孩子一样,也是被孤立的,尽管受欺负的概率很小。 用我二哥的话说,是下一代也受影响。我们家世代贫农,文革期间,我父亲还红过一阵子。 而我们却和地主家的子女结成好朋友。 那个月夜,我哥哥和叫小晨的地主的儿子拉勾做好朋友的事。 我一直印象深刻。
同样是可以划地主的另外一家富人,因为眼皮子活, 却成了开明士绅。 有一次我哥哥和那家的孩子发生冲突,我父亲称对方是“绿化地主羔子”, 后来我才知道,划分成份的关键时刻。 终究是私人关系起了一些作用。 在可划可不划之间。 是有人来掌握的。
不仅如此,村里的党员,就那么三五个,只要不被开除党籍(就如同邓小平一样),按照规定,村支书一定要党员当的。 在那个时代,农家的孩子有点出息,只能走当兵这条路。 被打倒的村官们上台之后,无论分地,还是交公粮,处处为难我们家。 老大老二要当兵,死活就是不给机会,宁可浪费掉。 想想后来老干部上台后,纵容子女瓜分国家财富,发大财的事,不过又是另外一种形式上,更大范围的报复和报偿罢了。
上一代人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而且大多不在人世了。 到下一代人,估计连这些结仇的事,都没有印象了。
至于那个年代,乡镇官员包小蜜的事情,似乎有些半真半假的传闻。 管区有个姓杜的书记。让邻村的一个漂亮媳妇当他的秘书,同时负责给他做饭。 这个女的,本身好像还是个妇联主任。 有不正当关系的传闻,似乎类似于江泽民和宋祖英的传闻一样。 至于有没有,只是传闻了。很多事情,发挥一下,构思一下。 其实可以写个乡村小说的。 我是没有那个精力去写罢了。
有时候我在想, 如果再来一次革命,再来一次文革,那么现在中国的富人和官僚,下场又会有多大的不同呢,这才是重要的。 事情这样演变,穷人和富人,大概都有关系吧。 富人多做善事, 官员多做正事。 矛盾才不至于积累如此。后代才不至于如此仇恨。
很多事情,似乎不仅仅是穷富的问题,穷人上台也一样可以做恶事,甚至更恶。 问题还是在于文化,传统,人性,以及制度上。
中国依然是中国,乡村依然是乡村,一切都在重复着,主角已经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