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遇海归 [2008/12]
- 我乳房小我怕谁 [2008/11]
- 纽约妓女与国内妓女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2011/07]
- 我流氓还是你流氓 [2008/11]
- 芳邻刘亦菲 [2008/09]
- 谁支撑着中国 [2008/12]
- 年年都是坎 [2008/12]
- 梅西的马琳 [2008/10]
- 哭泣的老母亲 [2008/12]
- 离婚大队 [2008/10]
- 撩开美国高官腐败的面纱 [2008/12]
- 回国散记: 海外华人基本算乡下人 [2009/05]
- 女人的第三只眼 [2008/11]
- 你能不能不显呗? [2008/11]
- 唱歌能治更年期综合症 [2008/11]
- 回国散记: 中文万岁,中国式英语万岁 [2009/04]
- 回国散记: 生孩子还是越早越好 [2009/03]
- 相声不止在官家 [2008/12]
- 回国散记:中国咖啡的贵族主义 [2011/07]
- 旅英华裔灭门案:当西方法制撞上东方伦理 [2011/06]
- 如今爱国可真难 [2009/05]
- 高铁必须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2011/07]
- 夏教导员 [2011/06]
- 回国散记:不了不了不了情 [2009/01]
- 回国散记: 生孩子还是越早越好 [2009/06]
- 改了国籍当然可以称自己是中国人! [2009/08]
- 我那些消遁的朋友 [2011/05]
给里根总统送外卖
(又名:闯江湖)
陈九
人们用闯江湖这个词时往往借它的意,豪情万丈,前途未卜,破釜沉舟,或历尽沧桑。按此含义,凡在陌生环境中图生存谋发展者,均属闯江湖之辈。生活本身充满闯的味道。可,到底闯没闯呢?我是说,可曾有过闯这个动作?比如破门而入,强行通过,或深入禁区,都是典型的闯。禁是不许,深入是通行,冲突只有撞出火花才无愧一个闯字。我说的就是一段闯的往事,真正的闯。本想用‘闯军事基地’,‘闯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之类的题目,可听上去太过直白缺少诗意,干脆以江湖二字替之。
故事的主角除我之外还有一人,徐小平;就是国内目前如火如荼的人生规划师,青年学子们的‘苏格拉底’,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的徐小平。那时我们都刚到美国留学,碰巧假期在华盛顿地西的同一家中餐馆打工。我晚来几天尚未找到住处,小平说要不要跟他挤一挤?我感激地点点头。初来乍到马上有地方住,跟突然飘雪立刻有寒衣穿一样,只有漂泊在外的人才能体尝那份温暖。
餐馆老板是位国民党退伍老兵,个子不高但很魁武。他很不容易,英语只会一句‘哈哇又’,直译就是‘你好’,剩下全不会了。客人进门,他鞠躬哈腰,一声‘哈哇又’,加上个里边请的动作,就算功德圆满。无论客人再说什么,全由带位小姐打点。他管这叫流水作业。就这两下子,楞在英语世界里创出一片天,从华埠一间小外卖店,到眼下这家金匾大字的正宗中餐馆,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但话又说回来,坎坷可以使人坚毅,也会让人冷漠。给他打工薪水低不说,外卖范围非扩展到治安混乱的北区,几个外卖郎被打被抢,他却不为所动。
徐小平一天对我说,九兄,咱恐怕得换个地方。假期有限,钱没挣到再出点意外可得不偿失。这么着,先看广告打电话,你又有车,送外卖时咱去面谈,顺便把事办了。回来太晚老板不骂吗?骂就骂,就说遇到打劫看他怎么说。小平的话确有道理,我也在考虑,我们穷学生买不起保险,且不说挣钱多少,万一出事后果难以想象。自住进小平的半地下室,我有车他没有,上下班我们同进退,有事也商量着办。换工作理所当然要统一行动,说干就干。
我买来报纸,小平负责过滤广告。干这事他在行,字里行间竟能悟出老板的性格人品,餐馆环境,像个算命先生,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让你目瞪口呆。不仅如此,诸多平凡之事经他一侃,国内国际天上地下,顿成经典。餐馆有个国内刚来的学生,因思念女友痛不欲生,每有闲暇必坐下写信,菜单上纸巾上,逮哪儿写哪儿痴情可鉴。大家好言相劝,唯徐小平不屑。他对写信者一声怒吼:饭都吃不上,还谈个狗屁爱情,有本事把人家姑娘接来,也算你做回爷们儿!这招儿真灵,那小子像戒毒一样从此不再写信,面貌为之一新。中文里有欠骂一词,有时是粗口,有时不见得是。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徐小平对一则来自乔治王子郡广告的坚持,让我二人险做枪下之鬼。我对他说,那里太远,路又不熟,算了吧。他说不行,正因为远,雇人不易才会多付钱。我来看路你只管开车,咱非去不可!后来我觉得那真是宿命,一场暝暝之间安排好的惊险游戏。我怎么竟相信一个不会开车的人能替我看路,殊不知他对路的感觉跟我完全不同。我们匆匆出发,饱含期待。
正值晚春。春日近晚就不再是大家闺秀低首垂眉了,早变成野蛮女友,该脱脱该喊喊。绿是丰满的,风是撩人的,恨不能把所有欲望全都唤醒,然后共舞。我们在巴尔笛摩快速路上疾驰,没有空调就摇下车窗,任春风吹上我的脸,荡漾起我们的谈话,既自作多情也信誓旦旦,谁说漂泊光是寂寞,也有自由放荡,像脱缰的野马,想去哪儿去哪儿,要怎么撒欢就怎么撒欢。这时徐小平嘟囔了一句,
好像,好像刚才那个出口……
我心里格登一下,晚春嘎然而止。好像,八十迈时速你告诉我好像,还是刚才的。到底是不是?是。你早干什么来着,你不是自报奋勇看路吗?可。行了,什么都别说了,实话告你,我拿驾照不满两个月,车又是花一百美金刚买的烂货,我说不来你偏来,人地两生,要是再抛锚,咱可怎么办呀?
我只好等待从下个出口回到原处,再从‘好像’那个出口出去。我密切注视前方路面,神经像满弓一样紧绷在寻找出口上。突然,目标出现,我立即打开方向灯准备右转。就在车涌入出口的瞬间,我觉得该出口大大地与众不同,一是它没编号,美国所有高速路出口都有编号;二是没车,远远望去引道上毫无一车;三是一个巨大招牌上的文字独特;还未看清写的什么,车子已大刀阔斧扑了上去。
俗话说上船容易下船难,高速公路行车正是如此。一出来我就发现不对,引道很漫长,远远长于一般的出口,我感觉不像出来,倒像进去了。前不接村后不着店,想倒回去技术又不行。道路顷刻变成一种强制,像飞机对旅客也是一种强制一样,所有个人意志全等于零。也罢,别无选择就是最好选择。我索性加大油门,管他前方是什么,有本事你是大海是悬崖,是炮兵阵地,老子还不信了。
车速很快,非常快。也许是急于揭开迷底,或要抵消潜在的惧怕,车子在逼近一道高大门闸时我竟忘记减速。门闸不宽是敞开的,好像有人把守。徐小平突然大喊停车,紧接着就是几声英文巨吼‘停,我开枪了’。打那天起我才知道,有种喊声叫震撼。那是生命全部能量浓缩在一点的瞬时爆发,其原理应与核子弹如出一辙。晚了,我的车刹那间已风驰电掣般闯了过去,卡喳一声停在门闸里边。十几个戴白色钢盔的海军陆战队员迅速包围了车子,一支支黑暗枪口指向我们二人。如果照张俯视图,我们是太阳,枪支就是太阳的光芒,千万别走火的光芒。
无法形容那种感受,灵魂出窍的迷惘。眼前一架巨大的兰色飞机,梦幻般闪烁。此时此刻,强悍的陆战队员们,你们要干什么?难道每个迷途者都必须接受类似战争的洗礼?自动步枪,手枪,金属探测器,还有巨大的狼狗,莫非这都是真家伙?车门打开,后备箱打开,凡能打开的都打开了,连同我们自己。查吧,要钱没有,要外卖一个,我们是留学生,研究生,不信看学生证。硕士博士中餐外卖,还有量子力学和宫保鸡丁,当所有这些乱七八糟被风马牛不相及地联在一起,他们先是困惑,接着哈哈大笑。一个年轻士兵问,知道这是哪儿?我们摇头。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看看,那是空军一号。嘿,上尉,他扭头对身后一位军官调侃道,送外卖楞送到里根总统这儿来了,提醒总统别忘付小费,人家可是硕士。
由警车开道,这位司机老兄怕是生平第一次为百元破车开道,我们招摇地回到来时的路上。小平和我沉默良久,然后突然爆发,笑成一团。给美国总统,哈哈哈,送外卖,哈哈哈哈。笑啊笑啊,谁都没留意,泪水洒了一脸,春风也吹不干。
很多年后一个冬日,在一艘美丽慵懒的加勒比海游轮的甲板上,我遇到个退役的海军陆战队员。他说他警卫过北京秀水街的美国驻华使馆,最后是从守卫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职务上退役的。他还说,他是上尉。
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不就从巴尔笛摩快速路转下去。
不,那是很早的事。911后为了安全修了条专线,不走那儿了。
那条路原来很容易进去,我朋友曾把车一直开到空军一号前。
你朋友真幸运,要是他911之后进去……
进去又怎样?
开枪,肯定开枪,这是规定。
……
上尉,我们,见过面吗?
你是说你和我?不会吧,为什么?
海天之间云峦苍缈,上尉的口气是疑惑的。我欲言又止,算了,就让他疑惑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