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遇海归 [2008/12]
- 我乳房小我怕谁 [2008/11]
- 纽约妓女与国内妓女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2011/07]
- 我流氓还是你流氓 [2008/11]
- 芳邻刘亦菲 [2008/09]
- 谁支撑着中国 [2008/12]
- 年年都是坎 [2008/12]
- 梅西的马琳 [2008/10]
- 哭泣的老母亲 [2008/12]
- 离婚大队 [2008/10]
- 撩开美国高官腐败的面纱 [2008/12]
- 回国散记: 海外华人基本算乡下人 [2009/05]
- 女人的第三只眼 [2008/11]
- 你能不能不显呗? [2008/11]
- 唱歌能治更年期综合症 [2008/11]
- 回国散记: 中文万岁,中国式英语万岁 [2009/04]
- 回国散记: 生孩子还是越早越好 [2009/03]
- 相声不止在官家 [2008/12]
- 回国散记:中国咖啡的贵族主义 [2011/07]
- 旅英华裔灭门案:当西方法制撞上东方伦理 [2011/06]
- 如今爱国可真难 [2009/05]
- 高铁必须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2011/07]
- 夏教导员 [2011/06]
- 回国散记:不了不了不了情 [2009/01]
- 回国散记: 生孩子还是越早越好 [2009/06]
- 改了国籍当然可以称自己是中国人! [2009/08]
- 我那些消遁的朋友 [2011/05]
侃侃苏文茂
陈九
天津是相声艺术的故乡,出了很多优秀相声艺人,苏文茂可算一个。
苏文茂家原先住天津和平区重庆道的世界里。里在这儿不是里外的意思,是指一个地方,跟北京胡同意思差不多。胡同一般是通的,这头儿进那头儿出。里可以不通,死胡同,打哪儿进还得打哪儿出。苏的原配妻子故去后,他不久又娶了个中学老师,直到现在。他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目前就住在纽约法拉盛一带。还有个儿子在天津武警文工团说相声,可惜欠缺天分,自己功夫又不到家,嘴里的活儿根本无法跟他老子比。
苏文茂的特点是使活中规中距,句句都拿捏得炉火纯青。第一,他口齿非常清楚,发音吐字轻重有据高低适度,绝不给观众有半点儿贫的感觉,相反到透着一股学究味儿。第二,他节奏掌握得非常好,不抢板也不缓板。抢板缓板这些词儿是从京剧搬来的。相声好像没有板,实际上它是有节奏的,节奏就是板。比如侯宝林的《戏剧与方言》,他说道,北京话罗嗦,同样的事儿,用上海话就简单得多,只要八个字就说完了。这时郭全保必须跟一句,八个字?如果这句跟早了,侯先生的话还没说完郭就出来,那是抢。如果侯先生说完了,郭不接,而是停顿一下,这叫闪。闪就是缓板,故意闪人被视为无德之举。
您可能说,这容易啊,不抢也不缓不就妥了。还是那句话,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抢与缓是个相对概念,比如这个段子让马三立马先生说,他一定抢,因为这是他的风格。抢怎么抢,缓怎么缓,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都可能叫好。掌握的尺度全在说相声人的感觉和俩人的默契配合上,绝非一日之功。我曾和一位叫黄正勤的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这人你们可能认识,原来上海京剧团正字辈儿的,唱得不错。我们俩说过一个相声《小偷公司》,这是冯巩牛群的段子。很简单,既没柳活儿也不用倒碟子,就那么说。我的逗哏,他的捧哏。行内一般不叫捧哏,叫量活。没想到的是,黄先生戏虽唱得好,可量活量得真让我差点儿背过气去。他总闪,不是故意闪,是掌握不好节奏,总慢半拍。你这儿一慢,相声就穿帮了,一看就是做出来的。越说越乱,越说情绪越坏。我只好把词儿改了,就为配合他这个慢。后来我想明白了,您知道小生是打哪儿化出来的?昆曲。唱昆曲的能不慢嘛,他慢惯了。
苏文茂的特长,决定了他的演出风格。他的段子都比较文雅,有书卷气。比如《黄鹤楼》,其实这并非他的经典之作。他的代表作是《歪批三国》,这也是家喻户晓的段子。段子刚出来时马三立说过,侯宝林也说过。可就这个段子而言,马侯说不过苏文茂。马先生的平民风格托不出批‘三国’学者味道,没这个味道,包袱的落差就不够。侯先生的浪漫气质又挥洒有余而收敛不足,让人觉得有什么东西把侯先生矩着,挣不出来。只有苏文茂,不急不躁温文尔雅,把这个题材表现得恰如其分。有人甚至说,这段子就是给苏文茂写的。马侯后来再没碰过这个段子,其他人也很少用,这个段子被苏文茂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