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巴黎

作者:陈九  于 2009-10-7 22: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散文|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7评论

关键词:

感受巴黎

陈九

巴黎,对我来说是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左拉,巴尔扎克,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巴黎公社,凯旋门,拿破伦,还有萨特,毕加索,太多了说不完,涌出来的地方。我们这代人,启蒙教育里含有太多‘巴黎因素’,躲也躲不掉。可一旦走近她才发现,我只能感受,而无力真正评论巴黎。感受是白日梦,不图逼真只求挥泻,像大哭大笑的孩子,来得快去得也快。

飞机降落戴高乐机场时巴黎下着小雨。戴高乐三字并不陌生,小时候在报上常见到这个名字,那时我曾疑惑,戴高乐,戴高帽子就乐,人家戴高帽子是游街示众,他怎么还乐。后来才晓得他在二战中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战后创建第五共和并退出北约,是法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政治家。然而以他命名的这坐机场却乏善可陈,一是小,比纽约肯尼迪机场小很多。二是旧,破损的地毯险些将我绊倒。戴高乐在法国的历史地位并不逊于肯尼迪在美国的历史地位,但两个机场却把二人拉得很开。

巴黎虽说历史辉煌名人辈出,但百闻不如一见,乍到此地竟觉出她有些小家子气。与美国相比,巴黎的旅馆相对简陋,房间和卫生间小得让人想到拘留所,同是两百美元的标准,在纽约起码二星级,可在巴黎什么都不是,十三寸彩电挂在墙上,两张单人床呈九十度排列,看来美国生活方式远非普世,巴黎在文化上算美国的长辈,物质也丰富,但不能像美国人那样勃入勃出。我浏览一家超市,货品繁多包装精美,价钱却太贵。一支草皮瓜三欧元,合五美金,一包饼乾四欧元,连一瓶矿泉水也要两欧元。总的感觉是,在此地谋生看来不易。

清晨醒来窗棂泛白。向外眺望,白云低垂多彩多姿,仿佛轻佻的富家子,惹你逗你,最后再离你而去,颇富撩人之意。我们初到异地的悬念顷刻消融,大家赶忙起床穿衣,霹雳扑鲁往外跑。嘿,你看你,快点儿把鞋带儿系上,一看就是美国来的!无论你是否觉得尴尬,走进巴黎就发现自己土,氛围不够,美国风格在这里明显地粗糙了。你会突然大彻大悟,金钱无法代替一切,比如身世。

就说巴黎人的着装,连旅馆的维修工都穿得大方得体充满个性,街头的姑娘小伙子们更甭说了,有一个算一个,风采翩翩格调凸显。人家穿衣服,像是皮肤的延伸,不是穿上去而是长出来的,是身体一部份,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通过衣着诉说自己。你此刻走进的并非一座城市,而是一个舞台,巴黎就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动作都是镜头,他们的服装是舞台的一部份,是导演精心设计的行头。他们上街上不为办事,也不为呼吸新鲜空气,那都是假的,是剧情需要,就为参加这场演出,把角色演活演好。走在他们中间我强烈感到,时尚本质上是文化艺术,穿不好穿不对比不穿还坏,非得拿出当电影明星的热情才行,得帮你入戏演好角色才行,否则花多少钱也只算业余爱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还有市景建筑。跟曼哈顿不同的是,纽约是直线的,巴黎是弧线的。除去那些较重要的大道,巴黎马路打弯的居多,路面也不宽阔,甚至让人联想到北京的胡同,进口望不见出口。一脚踏进去,总觉得有什么人什么事,在前面等你,让你的心怀柔软充盈。再加上光线,什么东西只要一弯层次感就强,因为光在曲面的折射最丰富,夕阳西下,为何佐拉小说中老爱用黄昏,他在《小酒店》中写妓女,夕阳衔山街灯耀眼,巴黎,这才是巴黎,巴黎是黄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黄昏是巴黎的组成部分,没有黄昏就有没巴黎,而没有巴黎黄昏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巴黎用街景把自己变成一幅油画一枚古董,镶进黄昏里。

不仅如此,巴黎的建筑也都曲线玲珑。这里是巴洛克风格的重镇,所有欧洲浪漫时代的痕迹甚至气味,都可从楼宇的身影上,泉水般流淌出来。每扇窗棂的造型,每栋门楣的轮廓,我相信当年的营造商也追求利润,弄不好还会偷工减料,但那个时代,浪漫典雅是道德底线,再怎样机巧也难以越逾。巴黎的每座建筑都挥洒着她作为欧洲心脏曾有过得自信与辉煌。辉煌,千万别忽略这字,辉煌落在实处就是千好万好,不计成本,宁可挥霍也不凑合,用雕花的心对待艺术,用铸碑的情添砖加瓦,这与用生命追求理想完全是一回事,他们坚信世界上存在永恒。走过巴黎街头,你会觉得每条弧线都能将你带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从你身边稍纵即逝的背影仿佛正是雨果笔下的琼芳登或冉阿让,历史在此无疑是连续的,丝毫不像北美大陆是在一片荒芜的归零地上粗糙的衔接,巴黎的建筑将这个城市定格在深厚华丽的层面,像被黄昏拉长的优雅倩影,看不大清又过目难忘。

那巴黎人呢?不说也罢,说来不免轻叹。与上面说的穿着时尚深具个性相对应的,是对外来者的矜持和淡漠。从巴黎人身上我发现一个规律,衣着越美的人越矜持,越不合群。从他们身边走过,你听不到美国牛仔粗狂的讪笑,连纽约客的嘻嘻哈哈都难得一见。巴黎人是谨慎敏感,孤芳自赏的,因此我怀疑,恐怕也是脆弱的。我借‘有客从纽约来’的三分鲁莽,对迎面而过的青年说‘蹦江’,这大概是法文‘你好’之意,可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似有若无的一笑。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问路,应该说助人指路是纽约人的强项,游客若问‘苏荷区怎么走?’,纽约人恨不得带你去。巴黎不同,我向路人打听拉雪兹神父公墓,这是我此次巴黎行的必到之处,巴尔扎克,比才,肖邦,王尔德,这何止是公墓,分明是一部欧洲艺术史。徜徉其间,你对公墓二字的理解将彻底颠覆,一切都丝绸般飘逸起来,此处没什么死人,没有,你大可不必用凭吊之心伤感徘徊,说到底这里不过是座旧式酒店,歇息着无数天才的灵魂,灿烂的艺术于谧静中此起彼落,热乎乎直抵心房。

就这样一处所在,绝对是巴黎的骄傲,我问了三次才得到答复。第一个表示不懂英语,第二个什么也没表示,第三个则说‘在那边’,说完就走了。恰巧正是黄昏,我在公墓的甬道上轻轻踱过,诚惶诚恐,我从未料到会和历史如此贴近,吹弹可及。我告诉比才,《卡门》是我第一部能从头哼到尾的歌剧。我也对巴尔扎克说,《欧叶尼葛朗台》绝对精美,但我更喜欢《夏倍上校》。这些话早就想说,现在居然能当着原作者的面娓娓道来,人生是何等奇妙。突然,我想到巴黎公社。尽管在狭义上它与艺术无关,但作为欧洲近代史上第一个市民自治政府,对后来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的重大影响独一无二,至今尚未消散。一八七一年那个春日,呼啦啦的巴黎街头,几百名公社社员最后被射杀的‘公社社员墙’应该就在附近,既然来了怎能不看!可问张三不知李四不晓,巴黎公社,什么?公社巴黎,什么?那种审慎和冷漠尽管真诚,仍震撼得我目瞪口呆,全世界尚未忘记,巴黎人却忘了,你们还遗忘些什么,我不愿多想。

残阳散落在一张枯燥的长椅上,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注视着我,我们四目相望感觉异样。他向我挥手,跟我来。跟你?跟我来。我紧随他蹒跚的步伐,空气静得沙沙作响。在一段古铜色石墙下,几簇盛开的鲜花歌唱般摇曳。我抚摸着斑驳的石壁,听见自己的心跳咚咚激荡。我想哭泣,为遗忘哭泣。在遗忘面前,任何伟大和理想都只会瑟瑟发抖,当人们无法感受历史发生时刻的真实情感时,它已经被遗忘了。我转身向老人示意,看到的却是一抹渐渐消融的背影。我不由想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扉页上留下的一段话,‘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但愿法国人说的这句话能应验在法国人身上,我聆听着巴黎,我吹着巴黎的风。

应该说,巴黎数日匆忙且漫长,匆忙得不想睡觉,漫长得跨过一页页色彩斑斓的历史。我承认,与理性相比情感是主观的,不准确的,同时也是深刻的,脱口而出的。正如前边所说,一旦走入巴黎才发现,我只能感受却无力评论,感受是白日梦,不图逼真只求挥泻,仿佛一位自认为熟悉却从未谋面的朋友,一旦真出现在你面前,除了感受,还能做什么呢?下次吧,我开始等待重返巴黎的时光,希望下次的巴黎行能让我说出比感受更多的条条框框来。这只是一种心愿,什么事只是心愿就未必可靠,因为我一直深觉熟悉的巴黎,此刻竟突感陌生了。

2009715日纽约随波斋


12

高兴
1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2 回复 shipuliu 2009-10-7 22:10
sf
1 回复 sousuo 2009-10-7 22:23
一旦走入巴黎才发现,我只能感受却无力评论

准确
2 回复 yulinw 2009-10-7 22:24
虽然有历史,一次也够了。
1 回复 水影儿 2009-10-8 03:01
内容丰满,题目一般。换个题目,保证火爆!

这游记比写“行者无疆”那人写的好!
1 回复 红妹子 2009-10-8 03:47
好文!介绍颇多,虽未去过巴黎但身临其境般,为陌路人提供良好向导。
2 回复 xinsheng 2009-10-8 04:46
能感受到你在巴黎时心弦的颤动。喜欢。
1 回复 kusabana 2009-10-10 13:58
时尚本质上是文化艺术,穿不好穿不对比不穿还坏--------这个见解很喜欢。
这篇巴黎文章有深度,学习了。
0 回复 qazwsxqaz 2009-10-12 09:50
kusabana: 时尚本质上是文化艺术,穿不好穿不对比不穿还坏--------这个见解很喜欢。
这篇巴黎文章有深度,学习了。
不久前你去了巴黎 OR 意大利?感觉如何啊
0 回复 kusabana 2009-10-12 11:18
qazwsxqaz: 不久前你去了巴黎 OR 意大利?感觉如何啊
我从没有去过巴黎 OR 意大利呀
也没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呀
0 回复 qazwsxqaz 2009-10-12 11:21
kusabana: 我从没有去过巴黎 OR 意大利呀
也没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呀
对不起记错了!!!
0 回复 kusabana 2009-10-12 11:22
qazwsxqaz: 对不起记错了!!!
1 回复 lucie42130 2009-11-3 15:47
巴黎有3个机场:南部的奥利机场主要是去非洲的飞机用,东北的戴高乐机场有2个,戴高乐一号机场(就是那个又小又旧的)主要飞美洲,中国国航也在这里落脚,最大最现代化的是戴高乐2号机场很大,分别叫2A, 2B,....上次那个屋顶掉下来砸死2个中国人的是2E, 多数欧洲的飞机在这个落脚,比如东航在2F。
0 回复 知家鸽 2009-11-6 06:13
“人家穿衣服,像是皮肤的延伸,不是穿上去而是长出来的,是身体一部份,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通过衣着诉说自己。”活灵活现
3 回复 知家鸽 2009-11-6 06:18
lucie42130: 巴黎有3个机场:南部的奥利机场主要是去非洲的飞机用,东北的戴高乐机场有2个,戴高乐一号机场(就是那个又小又旧的)主要飞美洲,中国国航也在这里落脚,最大最
戴高乐2号机场与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的设计人为同一人: 安德鲁
1 回复 yuxin_9605 2009-11-6 06:30
好玩!长见识了!谢谢分享!
1 回复 骄傲马力 2010-2-8 11:44
法语打招呼是"笨猪",您到处‘蹦江’,当然没人理你了.
1 回复 早安太阳 2011-5-27 05:27
哇~~太精彩了~这篇真的是太精彩了~我偶尔写写东西玩,但常常只能写出心里感受的千分或万分之一。我读这篇散文,感觉到强烈的深刻的甚至是最后有些莫名的忧伤的共鸣,可以想象,您当时的感受,该会是多么的深刻与丰富,惊喜中的失落,熟悉中的陌生,其中对欧美文化冲突的品味,很值得人回味品尝。~~~谢谢分享,非常喜欢。收藏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1 07: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