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中注定爱而不得——镇命歌 [2010/08]
- 表演 [2011/05]
- 换妻【30岁以上已婚人士请进】 [2011/06]
- 【我的世界杯】滚开!我是结过婚的人! [2010/06]
-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非常恐怖故事 [2009/05]
- 男人的更年期 [2009/05]
- 【音乐时间】爱你一万年之原版《时の过ぎゆくままに》 [2009/08]
- 长寿吗?长寿个屁! [2010/04]
- 回首灯火阑珊处是否还有你——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旧事(三) [2010/04]
- 教我如何不想她——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旧事(一) [2010/04]
- 刻骨的悲伤 [2010/04]
- 第几次爱上我 [2010/03]
- 因为你色,所以我坏 [2009/05]
- 【红色柔情之四】缅桂花开十里香 [2009/07]
- 歌,不是传奇【第2次更新】 [2011/01]
- 相思爬呀爬呀爬上我心底 [2010/05]
- 四十不惑,我希望…… [2009/08]
- 心在哭泣 [2010/03]
- 我的信仰似深海 [2009/06]
- 【音乐时间】你侬我侬,忒煞情多,We Are One [2009/07]
-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旧事(七) [2010/04]
- 为啥,您火急火燎来到这个世上 [2009/07]
- 【音乐时间】飞翔的野鹅 [2009/06]
- 对号入座——原来我叫福妞 [2009/06]
当事物发展到用语言说不清楚,用文字写不明白的时候,人们就寄希望于身体的姿态或动作来表达和交流,于是便产生了行为艺术。行为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把它精辟地归结为一种句式——“作**状”。
我喜欢喝酒,也喜欢一个醉鬼在“作醉酒状”时的艺术表现。如果从艺术角度欣赏人在酒后的言行,那就是“越醉越美丽”,简直妙不可言。
所谓“越醉越美丽”,是人在酒精催化作用下,要么变得聪明绝顶,要么变得愚蠢无比,做出很艺术的事情。这种行为艺术质量高低,与人的思想、道德、技能无关,只与醉酒程度挂钩。比如李太白斗酒诗百篇,比如贵妃醉酒柔肠回转千娇百媚,当然也有武二郎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的暴力艺术和潘金莲三杯薄酒下肚就乱了性,被西门庆捏了捏脚丫子便投怀送抱颠鸾倒凤乱作一团的情色艺术。注意,对潘金莲那档子事儿,我用的是“情色”,不是“色情”。“情色”是艺术,“色情”是腌臜不堪害人害己的坏东西。
因此,切莫同“作酒醉状”的人较真。他(她)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虚的,是艺术。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事情一旦艺术化,就什么都不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好比有些人发火,是心里确实有火,这叫情不自禁;有些人发火,只不过是伪装,演戏给大家看,将自己打扮成身怀绝技的大内高手。当然,如果你也醺醺然纳闷乾坤比昨个儿大许多,那就没问题,尽管与丫理论。两醉鬼碰撞,艺术+艺术=大艺术……相当的大!
不过,话得说回来,人同样不能以“俺喝醉了”来说事儿,那也是虚的。据我的生活经验,真正喝醉了,什么状也作不出来。谁见过已全身麻醉的人还能从手术台上一个鲤鱼打挺蹦将起来舞醉拳?
要想“越醉越美丽”,走艺术化道路,得讲个“量”。也就是说,必须准确把握喝酒的“度”,把整整好好的酒装进胃里,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欠了,过了,都不行。欠了,形不成“作醉酒状”;过了,行不成“作醉酒状”。技术含量颇高。
还是我的生活经验——酒精含量≥52%的白酒,半斤;酒精含量≥38%的白酒,八两。甭考虑啤酒。那玩艺儿灌再多也没用,跑几趟厕所就全放了出去。当然,人和人不一样,男人和女人不一样。记得有一次某朋友带着他的女秘请喝酒,我们本以为敢上酒桌的女人必海量,结果一瓶啤酒就让她瘫在卫生间。瞅着她“作痛苦状”,哥几个出离愤怒:你丫真不是个东西,找一不会喝的来陪酒。睁开你的狗眼看仔细,我们都是怜香惜玉的好人!
其实,惟酒无量,以不及乱为度,看个人自制力如何。“花看半开,饮酒微醺”,这种令人低徊的奇妙境界常人实难抵及。饮酒不醉为最高,好色不乱乃英豪。不为酒困,便是高手。
读书时有一同学,便是酒界高人。
九戒师兄,内蒙古人,黑塔般的汉子,为人仗义,行事如侠。九戒师兄好饮善饮,两斤二锅头打不倒,多次因酒误事,教训之下取“戒酒”谐音称自个为“九戒”。
九戒师兄涉酒故事颇多,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毕业时的一顿散伙酒。
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散伙酒。因为在座的不仅有九戒师兄,还有师兄暗恋四年的一个女生。该女生家在南方,生的水灵可人,人见人爱。四年里谈了三场恋爱,九戒师兄一直冷眼旁观,连她的手指头都没碰一下。
本来女孩定好了次日清晨坐火车离校回家,不打算参加这场散伙酒,是九戒师兄央求班里女生硬把她拽来的。九戒说:今宵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年何月再见,姐妹们可怜可怜我吧……
我们都知道九戒师兄的心思,发誓今晚要成全他。
那场散伙酒气氛相当的好,菜吃得不多,酒喝得不少。为了九戒师兄的心愿,我们哥几个集中目标攻击那小女子,几个回合她便不胜酒力,说话卷着舌头带“儿”音。怕耽误次日清晨的火车,我们当夜将她送到火车站,在站旁一小旅馆开了间单人房,把她和九戒师兄单独留下。
临别时,我们意味深长地对九戒师兄说:好好把握吧,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九戒师兄嘿嘿地笑。
然而,这最后的机会却什么事都没发生。
女孩早早地和衣而睡,九戒一个人坐在沙发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天蒙蒙亮。这是个带有点魔幻色彩的场景。那一夜,九戒师兄双眼紧盯着电视屏幕,没漏过一个画面。然而,直到最后他也说不出自己看的什么节目,收看的哪个电视台。
女孩略带失望去了江南,九戒师兄神情黯然回到学校。
第二天吃罢晚饭,女孩同寝室的一个女生找到九戒师兄,转交女孩留给他的纪念礼物。那是一串风铃,七八个金属管中坠着一个小葫芦,葫芦上一面刻着“戒”字,一面刻着“缘”。
九戒把风铃挂在寝室窗户外的晾衣杆上,呆呆地望。夏日晚风穿牖而来,摇动风铃叮当作响,就在那阵阵清脆的银铃声中,九戒师兄的泪水簌簌而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九戒师兄的喃喃自语:我只想,只想拉拉她的手…如果她不喝酒,如果我勇敢点,我会拉拉她的手……
呵,扯远了,有点不着调。这不是“越醉越美丽”,是“越醉越伤感”…
还是回到开头的话。
对“作醉酒状”这一行为艺术,不管美丑,我都欣赏。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朝有酒今朝醉,劝君更进一杯酒,愁城欲破酒为军。醉了何妨?越醉越美丽!
所以,我不反对自己喝酒,不反对自己喝醉。携若干知己,登高临风,把酒言欢,飞觞醉月,岂不是人生大快?
是此,干了一杯又一杯,酗在酒德,死了便埋我!
好了,就此打住。越醉话越多…呵
最经典的“作醉酒状”当数侯宝林先生和郭全儒先生的相声段子——
侯宝林:他掏出手电筒往桌子上这么一放,一摁电门,一道光柱射出来,说了‘来…你来…你就顺我这柱子…爬…爬上去!’
郭全儒:他怎么说?
侯宝林:那个也不含糊啊。‘你…你…你少来这套!你当我不懂啊…我…我顺你这…这柱子爬…爬上去…爬到半道,你…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了!’
郭全儒:嗨!
呵,这也不是越醉越美丽,而是越醉越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