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古巴旅游经验谈 [2016/06]
- 温哥华几种主要的樱花品种和花期 [2010/03]
- 温哥华615骚乱后 [2011/06]
- 看过电影<南京,南京>,我同意成龙说的:中国人是要被管的! [2009/04]
- 孩子多大到加拿大读书最好? [2009/04]
- OMG!今天下午温哥华一架飞机坠毁在距我家不到一公里远的马路上 [2011/10]
- 我无奈作骗子的经历 [2009/04]
- (原创)89学生运动的民主诉求及其局限性 [2009/05]
- 前世,是谁埋的你?-----我看红蓝颜知己 [2009/04]
- 爱的迷毒——从乔峰阿朱之爱的两难处境说开去 [2009/04]
- 那一碗越南牛肉粉背后的故事 [2009/05]
- 加拿大BC省AP/IB课程的设置 [2010/01]
- Las Vegas 2009全攻略---经济危机下的腐败生活 [2009/03]
- 给表妹的一封信:如何破解新移民在加国找工作时遇到的潜规则 [2010/07]
- 谁偷了中国人的微笑? [2009/03]
- 咱爹为啥不让咱学文科? [2009/04]
- 怎能“一如往昔”? [2009/04]
- 姜育恒之歌 [2009/04]
- 我大爷爷是怎末被日本人炸死的 [2009/04]
- 爱的占有,到底是不是婚后感情的全部?——从冥想张无忌婚后感情生活侃起 [2009/04]
- 善恶本来就是一种习惯——自天龙八部四大恶人谈起 [2009/04]
风闻有人看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的时候,好像吐了几次,这个家伙最近又搞了一部能一鸣惊人的电影-Slumdog Millionaire。我不能保证您一定喜欢,因为该家伙保持了其一贯风格-扣人心弦/特异的镜头切换/灰色的画面和色彩斑驳交替/拉长的时空,等等。但是有志于了解这个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特别是最近常常跟中国别劲儿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近邻的同学们,看过这部电影,今后对印度的任何判断,基本上都不会错了。 先来点电影故事简介:(简介部分来自互联网) 故事的主角名叫贾马尔·马利克,一个自小失去双亲在孟买贫民窟长大的青年。18岁的他将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经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晚。他参加了一档名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节目,该节目将举国上下的热情都煽动到了最高点,而成为焦点的贾马尔离真正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他正确回答最后一道问题,令人垂涎的2000万卢比将归他所有。 就在答案快揭晓的时刻,警方却以贾马尔·马利克作弊为由将其带走,等待贾马勒的可能是诈骗嫌疑的控罪。但一个“街头仔”何以在举国关注的电视节目中作弊?到底对贾马勒的诈骗控罪是否成立?这些问题都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能洗脱罪名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贾马尔竭尽所能地讲述了自己18年来艰苦的生活遭遇:他和他的兄弟如何在贫民窟艰难度日;他们在公路上的冒险经历;他们与地方黑帮的惊险“遭遇战”;他如何失去了心爱的女子拉媞卡。通过他对自己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随着他的回忆,展示在大家面前的除了是他的人生经历外,还有就是他能答对如此之多的题目的真实原因——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题线索,他能够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 当大家消除了贾马尔作弊的疑问后,另一个神秘问题又盘踞在大家心头:如若真如贾马尔自己所说那样,参加该节目并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欲望,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促使这位“街头仔”参与到这个节目当中并坚持到最后?令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巡视员和超过千万的电视观众都大跌眼镜的是,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找到昔日的恋人拉媞卡,因为她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忠实拥趸。新的一天就要来临,贾马尔将会给出最后一题的答案。他能不能找回拉媞卡呢?(简介完) 看电视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节目-百万富翁,先是BBC,接着美国和世界各国都仿效,CCTV应该是轻浮的王小丫在主持吧。题目基本上都很变态,都是些犄角旮旯的人名日期标识之类的。本片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一个过气歌星的名字,这在印度是必考题。从我看过的每一部印度电影里面,都会找到歌舞表演,据说歌舞是印度宝莱坞的标签。无论你是悲剧喜剧,政治剧历史剧,总会有歌舞莫名其妙地出来闹一下。曲调一般都是高亢,余音袅袅那种,动作一定是上下左右反复重复,这和印度人摇头晃脑说急里拐弯的英文及其相似。可以说,音乐舞蹈已经融化在印度人的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当主人公(那时还是个小屁孩)入厕时听闻自己崇拜歌星驾临贫民窟公厕前的空地,在厕门被使坏儿的大哥封住之后,捏鼻子举着随身怀揣的明星照,毅然跳进粪坑并且带着满身黄色大粪冲到歌星面前索要签名(众人纷纷让开但绝不是被其感动的),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当然,有了如此奇遇,想忘记这个歌星真的很难,想答错这道题都是不可能的。 |
种姓制度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和中国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历史一样悠久。中国在被蒙古铁骑征服之后,也有四个种姓社会的存在,但是只持续了一百多年,就被中原汉人在发明月饼这种食物以后,给吃掉了。朱元璋这个乞丐出身的和尚,似呼比村保长出身的刘邦更能说明:“江山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这句顺口溜在中国很有市场。但是在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中,你老是看不到对种姓制度的不满的。警察给你私上电刑是因为你穷,小孩子没有书读也是因为穷,和你的出身无关。我觉着种姓制度在印度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是个潜规则,如空气般无时无刻无所不在,人人认可但是说不出来。因此,当自己认定自己是个贱种之后,一切苦难都可以逆来顺受。比如电影中:当警察拿着警棍追打一群不及腰的孩子时,孩子是快乐地躲避在横7竖8的巷子里;当被妈妈偶然塞进挤满孩子的破教室里时,孩子迎接砸向脑袋的大厚书也是笑嘻嘻的。
电影里出现的第二道题是关于印度建国宗旨的,据说探长5岁的小女儿都知道,但主人公不知道,是现场观众帮忙的,我也不感兴趣。第三题就是问什莫徽记的题(印度大神右手拿着什莫),估计一个勤奋好学的中学生一定在常识课上学到,但是咱主人公的是在生活课上学到的,那就是宗教冲突之间只有弓和箭。这个主题在其妈妈被异教徒一帮子打死之后,刻骨铭心地记下来了。 印度人看待宗教倒是很现实的。锡克教比较弱小,特别是炸了落在温哥华的飞机杀了印度总理之后,被名正言顺地镇压下去,已经很长时间没动静了。佛教在印度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佛祖被看作印度教大神之第9个化身,所以印度教和佛教很是和平共处着。宗教冲突表现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上,这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圣雄甘地他老人家也解决不了。当年英国人让印度独立之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众在现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各占多数,为了宗教信仰双方很是打了一场,很多教众背井离乡投奔自己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建立之后也没消停,50年打了三架,总体上印度占上风,不仅令孟加拉独立于巴基斯坦之外,而且和俄美的关系也热乎。那你老说说:傻子也知道利用巴基斯坦牵制印度是中国最佳的选择呀。 莫卧儿王朝的阿巴卡大帝那种能以虔诚穆斯林国王身份迎娶印度教公主的人,是500年一遇的。本来算起来从他那到今天也有500年了,可是60年前出了一个圣雄甘地,为印度赢得了独立,把这个500年的名额占用了,所以印度选出一位穆斯林总理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统一的印度次大陆也就看不见了。宗教问题是印度永远的痛。 那末,历史上以独立清高不畏权贵闻名的印度知识分子现在怎样了呢?第四道题给出了答案。问题是:某某著名歌曲(又是歌舞的事儿)的著名的词作者是谁?本来象这贫民窟的小混混儿是不可能接触到这种高雅的问题的,可是巧合的是这位圣洁的词作者和主人公关系大大的有。印度的知识分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蔑视权贵,但是他们却崇拜金钱,并且为了金钱完全可以不顾天理。这位印度知识分子抓了一群流浪儿,训练他们歌舞技巧。且慢,如果你猜想着是让他们唱歌跳舞表演赚钱,或者签约捆绑卖个好价儿,你老就太侮辱印度知识分子的智商了。人家是这样做的:嗓子好的把眼睛弄瞎去乞讨,天知道他们是怎莫知道中国的瞎子阿炳是音乐达人的;唱的不好的当然也要弄点残疾兀的,这和广州过街天桥上的那几个小孩儿遭遇相同,看来印度是和国际紧密接轨的。主人公是唱的好的,主人公的女朋友(青梅竹马)是跳的好的,两个小家伙儿还在憧憬将来开个歌舞夫妻店儿的时候,被大哥一语道破天机。咋办?逃吧。于是就出现了印度那开的慢入老牛的火车被两个小男孩儿追上的镜头。其实也不算太慢,小女孩儿就没上去。男主人公开始了背井离乡梦情人的生涯,多少次想起缘由就会多少次想起这个印度词作者,屡试不爽。 第5题有些难,如果不是我也有一段儿特殊的境遇,连我这个背靠山姆大叔的国际流浪儿也答不出来。要不,你老试试:一百元面额的美钞上面印着哪个糟老头子的画像? 本杰明.弗兰克林。我是因为当年带团出国,来不及准备旅行支票,随身好几千美刀,全是百元大钞。每天睡觉之前都要拿出来数一下,见他老人家次数远儿去了,把老人家相貌特征摸个透儿,就差数几根儿胡子了。男主人公也是把这张票子带在身上多年,直到回到孟买遇见被弄瞎眼睛的童年伙伴在歌唱乞讨,出于怜悯给了人家,人家才告诉他这个老爷爷是谁的,当然铭记在心啦。 这张钞票的来历非同一般,那是那主人公在泰姬陵偷卖客人鞋子(要脱鞋才能觐见)的时候,揽上一桩导游的生意给一对儿美国游客。胡诌八扯一通古代印度文明,满以为赚个外快,结果被警察发现一顿爆打。美国游客过意不去,才施舍这莫大一张票子。(要说还是咱山姆大叔有钱呵,同情心也好。) |
第6题有些暴力,问左轮手枪是谁发明的?主人公如何知道的没看明白,倒是记住了印度主流社会对待邪恶的主流观点——以爆制爆,看来印度人也是看明白了,当顺民是不能出人头地的。但是出人头地的结果必然是自我毁灭,这是主人公大哥枪杀那个圣洁的著名词作者,同时兼任流浪儿集团总舵主伙计时,就命中注定的。这一枪,和大哥最后在铺满金钱的浴缸里被乱枪打死,反映了咱中国人的宿命观——现世报(看来佛祖是印度教第9大神名不虚传)。
第7题有些意思,问剑桥赛艇在那个城市?这有些国际化和时代特征。主人公回答的干净利落,还有推理过程呈现。这得夸夸印度近年来崛起的国际外包服务业:据传欧美国家的客户服务都包给了印度。如果你老新买的家电不会用,坏了或者升级换代之类的事儿,需要打客服电话1-800-xxx-xxxx,没准儿就打到印度去了。一溜儿印度小青年拥挤地坐在电脑前,按着说明书读给你老听或者上网帮你老查着资料。印度热呀,据说环保起见(还有的说是省钱或者电不够用)还不用空调,咱男主人公就业了,人家是职业端茶倒水的,偶尔在接电话的白领尿急的时候,客串一下也不差哪去,反正印度英语都是一个腔调。这职业在中国有个响亮的名字:包打听。所以,大事儿小情8卦新闻兀的,咱主人公门清儿。比如:这第7题,咱不知道剑桥还不知道牛津吗?牛津在伦敦,牛津剑桥比武,一定也是在伦敦。回答完毕! |
接下来电影进入高潮,也就是落入熟套了。节目主持人一道关于谁是史上最牛板球选手的问题,令主人公想起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那个她,被黄赌毒集团老板保养的事实,因为这个老大是顶顶喜欢板球赛的,为了看比赛,可以不吃饭,也可以不看美女,特别是连美女情人来家串门儿都没看出来。要说这板球是印巴的国球,地位和中国的乒乓球美国的橄榄球加拿大的冰球相当,不过也和香港的赛马一样,烙有殖民地的色彩。现在世界上板球运动强队,除了印巴,就是澳洲新西兰英国这些国家了。板球选手谁最牛?老板没讲,主人公也不知道。但是这小子年纪轻轻就饱经风霜,特别是对印度人的心理非常了解。所以当主持人和他在洗手间一个坑浇尿的时候,提示他应该选B时(已经计算机去掉一半儿答案),他深知:伴随着排泄物出来的东西没什莫香味儿,直接选了正确答案:D。
总而言之,到了最后一题:已知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中两个的名字,请猜最后一个?主人公要求拨打帮助电话,打给大哥。可是大哥已经死在浴缸里,好在临死前将手机交给了弟妹。弟妹接了电话,也不知道答案。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个火枪手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崇尚暴力改变命运的大哥死了,逆来顺受破了像的女娃找到了真爱,坚持不懈淡泊名利的主人公有了完美的结局。 印度是三个火枪手中的哪一个?他梦想着是男主人公的命运,就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个不错的idea,但是有个前提:一定要有一个制定规则且严守规则的主宰。电影里面的主宰是主持人,虽然有陷阱,但是智慧和诚实可以克服;印度独立的时候,这个主宰是英国人,虽然很傲慢,但是温顺和忍耐可以克服。全球化的今天,这个主宰是美国人,虽然很霸道,但是服从和奉迎可以克服。崇信神和不信邪,这是印度和中国的最主要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