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南部四城游记

作者:tanghan  于 2009-3-19 12:4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我自己的故事|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20评论

关键词:

SirCat问我要游记看,我写的不多,少不得翻翻旧账.顺便问问阿桑妹妹这些梦里萦绕的美丽王国,有啥子变化没?(下文写于 2006-12-29 )
 
6年前,有幸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小城Gloucester工作月余。几个周末,与朋友相约,开车游览了南部的几个风景点。想起有一个相知的网友生活在那片土地,激起了写一篇迟到的游记念头。献给仍然生活在那里的朋友。

1:英国温莎城堡-最浪漫之地

人们习惯将温莎堡(windsor castle)所在的小镇称为“王城”,这座小镇的历史比城堡的历史要悠久的多,最早建造于罗马人统治时期,那时这里曾一度被称为“Winding Shore”,几经演变才演化成今天的温莎。温莎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小镇,到处可见英式风格的屋舍。我们的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绕来绕去,躲避着大街小巷上四处而来的游客。

虽然不知道温莎城堡同那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浪漫公爵-温莎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温莎城堡的威名令人心驰神往。当我们随着车流到达古堡前,在南边的一条小巷停好车,抬头望去,华丽与古朴就是第一印象。穿过耸立的门楼,映入眼帘的是剪修平整的草坪,马上深刻感受到大片大片的翠绿的冲击。在夜晚或是午后的阳光之中,华丽的宫廷之美会将你蔓延,将你的情感升华。

温莎堡是英国至今为止仍有人居住的最大的城堡,1070年征服者威廉为了巩固伦敦以西的防御而选择了这个地势较高的地点,建造了土垒为主要材料的城堡,经过后世君王亨利二世和爱德华三世的不断改造,城堡变的越来越坚固,并且逐渐成为展示英国王室权威的王室城堡。直到19世纪初,乔治四世的大规模改造,基本完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走近这座中世纪的古建筑,那种中世纪的味道就会因它在阳光下呈现密黄色而不经意的流露出来。在草坪上,以整个城堡为背景的照片,可以在您的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现在的温莎城堡内收藏着英国王室数不清的珍宝,其中不乏有达.芬奇、鲁斯本、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所以即便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艺术展室也一点都不夸张。现在城堡中多数的大厅都已对公众开放,但王室侍从厅仍不能参观,那里陈列着许多英国王室的珍贵文物,其中甚至还包括慈禧太后赠送维多利亚女王的条幅,以及1947年伊丽莎白女王结婚时,当时的中国云南省主席所赠的画卷。我仔细观看的是数不清的瓷器,还有一幅清朝官员的画像。我认为画的是李中堂(李鸿章)。

除此之外,作为王室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温莎城堡还是国王为皇族、贵族等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德骑士”封号。“嘉德骑士”是英国骑士勋爵里最高的级别,由爱德华国王为鼓舞日见没落的骑士精神而专门设立的,当今王储查尔斯王子就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另外,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幼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她常常领众多随从来此度假、度周末。特别是在王室喜庆的日子里,以及圣诞节等重要的节日,女王便会选择在温莎城堡设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英国上流社会,人们都以能够参加温莎城堡举行的盛典而骄傲。

整个温莎城堡可以分为上区、中区和下区。在城堡中须依照一定路线参观。上区主要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和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queen's ballroom)等房间。另外一旁是玛丽皇后玩偶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其中滑铁卢厅又称宴会厅,初建于13世纪,因室内主要陈列参与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们的肖像而得名。这座宴会厅还是英国王室举办重大过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当年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在此厅首演的。

中区最明显的标志是玫瑰花园围绕的圆塔(round tower)为主。它最初是由木材建造,到了1170年亨利二世以石材重建。1660年以前,圆塔是关押王室政敌的监狱,现在则主要用语保存王室文献和摄影收藏。而每当女王来到温莎堡,这里便会升起英国皇室的旗帜。

下区主要有圣乔治礼拜堂、爱伯特纪念礼拜堂等建筑。圣乔治礼拜堂(st. george's chapel)是温莎城堡的建筑经典,豪华的哥德式建筑,以细致艳丽的彩绘玻璃著称,有10位英国王室埋葬于此爱伯特纪念礼拜堂紧邻圣乔治礼拜堂,初建于1240年,为晚期垂直式样的哥特式礼拜堂,在1863年改建为爱伯特王子的纪念礼拜堂。

但是温莎堡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2年11月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温莎堡内的圣乔治厅和寝宫后,温莎堡便关上大门,谢绝游客参观。经过5年重建,温莎堡终于在97年12月底再度开放。今天的温莎堡已完全恢复往日的风采:女皇华丽的寝宫内张挂着英国皇室收藏的名画、珍品;许多房间内的墙壁上则悬挂着一幅幅肖像、徽章和成套的盔甲和50万片用黄金打造的叶片。另外,在古老的私人教堂圣坛墙壁上一块牌子,则记录着1992年的那场浩劫,那里也是当年火患的起点。参观温莎堡除了可以一探大英帝国过去的声势,古堡的警卫换班仪式也值得一看。不过,我看到的那个警卫,左边的鞋带儿开了,惹得我的同伴儿一阵哄笑。警卫的换班时间是每天上午11点,每周的例假日除外。

周边漫游:

温莎公园:温莎城堡向南就是这里另外一处著名的景点——温莎公园。这里是一个占地5000多英亩的大公园,它曾经是王室的狩猎苑,花园内都是自然景观,少见人工建筑,处处是静寂的绿地和森林,一些小动物穿梭其间,十分惬意。园中有一条向南的林荫,连接着著名的阿斯科特赛马场(Ascot),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皇家四天赛马会。

怎么去温莎堡?

温莎堡位于英国泰晤士(Thames )河畔,距离伦敦市中心约32公里。旅客可从伦敦乘搭火车或巴士前往。火车可在滑铁卢(Waterloo )站上车。租车旅游者则可取道M4公路,在第 6 个出口处下交流道,循交通标志前往。参观温莎堡约需两小时。温莎堡所在的小镇是个非常适合度假歇脚的地方,旅客不妨下榻那里的旅馆,既可就近到温莎堡参观,又能以此为中心前往邻近小镇游玩。

开放时间:4月~10月10:00~17:30,11月~3月10:00~15:00     票价:10英镑

交通:火车:从london waterloo或paddington到windsor;绿色线路:700,701,702,703
 
2:BATH

翻开英国地图,英国人也把自己的国家分为若干块。像英格兰,就分为东西南北中英格兰等等。而中心之中,还有一土地称为"英格兰的心脏"(The heart of England),它包括威特、牛津、渥威克等郡。从古到今,都是全英人文汇萃之地,堪称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摇篮,跳动着深邃、神奇的旋律。
 
BATH,位于"英格兰的心脏"西缘上的名城,依山傍水。据说是英国所有CITY里最美的一个,有着英国很少有的古罗马风,偶们去的那天,有着英国极少的SHINNING SUN。走进这个城市,整个人开始臃懒,心跳的速度也感觉降低,晃晃悠悠走了很多路,也不觉得很累,觉得每一处风景就如同明信片般的美,期望自己的眼睛变成相机,记下自己看到的每片让人心舒的景。
 
我最早听说巴斯,是读到英国著名女演员简•亚蒙介绍她的家乡--巴斯的文章,那一派斜阳老树、青山翠谷的格调,也便成了对英国的印象。艾汶河从城中流过,整个城市都是用蜜色砂岩建造起来的,是典型的乔治时代建筑风格。简•亚蒙的家便坐落在城北山坡上密密麻麻的石头房子之中。英王乔治四世崇尚法国式的典雅精美,也给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活与建筑打上烙印,就连附近小村庄里的乡间家舍,也用密色方石砌筑得颇有气派,与英国别处乡村建筑的朴拙宜人迥然不同。这些精美的石头民居,与周围的参天古木,枯藤衰草,构成典型的英国18、19世纪的风景图画。看过此景,再看康斯泰伯的画,比如名作《干草车》,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这些村庄之中,最靠近巴斯的一个,名叫匹克威克。当年,一位被弃孤儿的孙子长大后住进巴斯城,并与大作家狄更斯结为好友,狄更斯根据他的身世,写成著名的《匹克威克》外传。
 
巴斯名称的英文意为"浴池",源自城中心古罗马人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公共浴池。拥有英国境内为数不多的罗马遗迹,巴斯自然名声远扬,被称为英国城市中的"女皇"。 罗马人当年势力范围的最北端,大致在今天的英格兰和苏格兰交界处,到哈德里安皇帝统治时代,他决定停止扩充疆土,而集中精力治理现有的国家,于是沿着今天苏格兰、英格兰的边界线,修起一道类似我国长城的"千里长城",人称"哈德里安墙"。在"长城"以南地区的风物民俗乃至地名上,迄今仍留有很多罗马时代的印记,流经巴斯的艾汶河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罗马人到此, 问这条河的名字,当地人随口答道:"这是艾汶。",其实在当地语言中"艾汶"就是"河"的意思,结果,英格兰特别是南来的罗马人活动最频繁的西南一带,出现很多条叫"艾汶"的河流。莎士比亚故乡的全称,就叫"艾汶河上的斯特拉斯福"。从那里上溯八九英里,渥威克城堡临坡而立,它是仅次于温莎城堡的全英第二大城堡。 巴斯的艾汶河与莎翁故乡的艾汶河一样,从容安详,碧波粼粼,也同样如一条珠链,串起许多名城、村落
 
每到周末,巴斯到下游的小镇巴斯安普顿都有几班游船对开,航程约一小时,运河很窄,最窄的地方刚够两条船擦肩而过。渡船是英格兰运河上特有的机动木船,船体长十余米,宽则只有一米多。驾船人往往是一对夫妇,他们买下或租用一条船,做起载客观光的生意,整个夏天便在船上度过,船里厨房、卫生间、卧室、起居室一应俱全,有的还在船舱顶上装一个小风车进行风力发电。 沿着遍布西南的河网漫游,遇到美景名城便下船游逛,省却沿途食宿的麻烦和费用,甚为逍遥悠闲。驾船的夫妇往往是夫人掌舵,丈夫开船并招待游客。有的船沿途还做买卖,卖各种工艺品和当地特产,有的就是一个流动画廊,泊在岸边,在舱外挂上水彩画,且展且售。每条船都漆上名字,摆几盆鲜花,运河便成了花的海洋。
 
Bath的另一个有名的景点是皇家新月楼(Royal Crescent),这是巴斯最为气势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建立于1767~1775年,由连为一体的30幢楼组成,采用意大利式装饰,共有114根圆柱。皇家新月楼的道路与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优美的曲线令人陶醉,尽显高雅贵族之风范,被誉为英国最高贵的街道。 新月楼1号为博物馆,展出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肖像等,还有一部分是皇家新月饭店,是当地最高级的星级酒店之一。 门票:免费。参观博物馆4镑/人,5岁以下儿童免费,20人以上团队3镑/人。 博物馆开放时间:3月到10月,10:30~17:30;11月到12月中旬,10:30~16:00;周一休息,闭馆前半小时停止入内。
3: 莎士比亚

到英国旅游,除去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主要看三样,一是古城堡(多数已辟为博物馆),二是教堂,三是名人故居。恬静的斯特拉福德因莎士比亚而闻名,莎翁又以创造人间最绝美的爱情故事而被后人膜拜。大概正是这座风光妩媚的小镇赋予了他如此动人的爱的想象。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18岁时与一个26岁的女子结婚,他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几年后他来到伦敦,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写了《儒略•凯撒》、《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样的杰作。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孙都已经断宗绝代了。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
 
莎士比亚故居所在地- “亚温河上游的斯特拉福”,主要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城边有一个面积很大的运河公园,公园主要以水和绿地组成,那大片大片的绿地,那蜿蜒的河水,又一次让我们的心荡漾起来,英国人真是世界上最会享受自然的民族--游人或躺或卧,或坐在长椅上读书或乘船在河中游弋,一派祥和、安逸的气氛。这种浪漫之地怎么能阻挡它不出诗人呢?亨利街的北侧便是莎翁故居。莎士比亚妻子的旧居是一间坐落于绿树丛边的优雅山房。屋内扔保持当年的模样,火炉旁的靠背长椅,相传是莎士比亚婚前与其妻互诉衷情的地方。时世流转,曾经的甜蜜和温馨仍能在触手间依稀感受。
 
小镇与莎士比亚有关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这是一座二层木架构小楼,整座建筑在19世纪时几乎整个重建过,不过仍依原先的都铎风格兴建。宅内陈列着莎翁之父,手套制造商及羊毛商约翰的文物。莎翁出生的房间有扇窗户雕刻着来访者的手迹。1847年政府通过公共募款活动,买下了莎翁出生时的这座宅邸,从此这里便成为献给这位英国最伟大剧作家的文学圣地。二是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剧院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所有,因设在莎士比亚故居而享有盛名。该剧团自1961年成立以来,便将莎士比亚所有的剧本都搬上了舞台,每台莎士比亚的剧目都是在此地首演后才在伦敦演出。 三是圣三一教堂。此处有莎士比亚之墓及记载他的出生与死亡资料的教区记录簿副本。
 
从莎士比亚故居出来,开上十几分钟的路程,便到了沃瑞克堡。英国的故城堡大多大同小异,厚厚的石头围砌起来的高墙,小小的窗户,幽深的塔楼,给人以厚重、阴森和神秘之感. 沃瑞克这座非常壮观的中世纪堡垒最早也是用于防御,后来改为伯爵宅邸。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现在,这座古堡是一个博物馆,里面以主题蜡像展的方式,再现了几百年前沃里克伯爵的生活和社交场景,富豪、华丽、逼真。那满墙的精致金属铠甲和精美的锋利刀剑,在向你展示这个国家精湛的金属冶炼和工艺制造水平。古堡里有一个展示中世纪刑具的展室,里面只有几个刑具,但参观的人,却一个一个看的异常仔细,浑然不知门外还有几十人在排队等待;而外面排队的人也不急不恼,显得异常有耐心。为了进去看两三分钟,可以在外面排队等上大半个小时。    

登上古堡的塔楼最高处,你会发现它的周围又是一大片空旷的绿色田园。它建在亚温河的边上,周围是深深的沟壑,估计当时这沟壑里应该都是水,有点像咱们国内的护城河。
 
4: 剑桥
 
在英国不去剑桥,是一种欠缺。
 
如果说,牛津大学是思想家的摇篮,剑桥大学则是科学家的钥匙。牛顿、达尔文这些影响世界的大科学家都是剑桥人,虽然不能和他们同时代,能爬到圣玛丽教堂的顶楼看一眼剑桥的全景,租一条小船在剑河里沿着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和圣约翰学院这些剑桥校园的经典荡过去,人好像融在了时间隧道。
 
剑河上有一座很老的木桥,传说原来这座桥没有一颗钉子,是牛顿根据数学计算搭建而成的,称为“数学桥”。后来人们觉得它太旧了,拆掉以后按原样卸下木料,却没有人能把它重新架起来,没办法,人们只好用了许多大钉子才把桥建好。 历史沿着时间的长河流淌。眼下在剑桥的穿行的男男女女,仪态端庄大方,男的个个西装革履,女的个个长裙飘飘。而戴在头上的帽子,似乎已不为御寒的工具,而为一种装饰,一种档次,一种风度了。与往日在大街上,所见的英国人的随随便便的着装,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特别,使这座看似宁静的城市,潜藏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何况在城里每一角落,都有人在身后将书翻来翻去。剑桥城像一个大书房,随手一伸,就能抽出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来,这种况味真使人迷醉。   
 
中国人对剑桥大学的认知和兴趣要归功于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了。80年前徐志摩面对美丽的剑河景色写下的那首著名的诗歌《再别康桥》,成了日后无数中国人对剑桥最早的启蒙。在剑桥的日子里,徐志摩整天幻想着和林徽音的美丽生活。他在国王学院的拜伦桥上对林说,你我融化在了这康河里,所以这康桥才是美的。那河畔的金柳,/那夕阳中的新娘;/波光中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至今依旧,可惜昔人已乘黄鹤去。可笑后人在争论哪个是徐志摩的“康桥“?究竟是“拜伦桥““数学桥“,还是“叹息桥“? 人生失意十之八九,情感失意何必如此怅然忧伤?    
 
河的右岸临溪而立的几所学院,宛如水中倒影挺身而起,又将大大小小的尖塔指向云霄。它们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建筑形式既有哥特式,又有古典式。墙壁有灰有红,与周围的郁郁葱葱构成和谐的对比。最令人流连的是克莱尔学院与王子学院毗邻处的王家教堂(King's Chapel )的宏伟。若非鬼斧神工,岂会是超俗脱尘隽永清丽的意境?     
 
在街头的书店里发现一本介绍兵马俑的图籍,精美异常;街角的广告栏上贴着U2的画像,几周后他们要来演出;不经意发现,在另一街角的教堂前,几个XX功人士在发传单,破坏了我的兴致。因为一个英国工程师告诉我,他知道有一些中国人偷渡到岸,直接宣称自己是受迫害的XX功人士,英国政府会给他们很好的福利,几乎不用提供任何证明材料。
 
在剑桥旅游的最大遗憾,就是没能有机会瞻仰翁美玲墓。就此,将另一篇旧作附上。
 
纪念心中永远的小妹妹
 
近来回忆2001年游英国的旧事,重提错过拜祭“蓉儿”的遗憾。撰短文纪念心中永远的小妹妹。翁美玲(1959年5月7日-1985年5月14日),生於香港,籍貫安徽,小名囡囡,独生女,信奉天主教。7岁丧父,母亲远嫁英国,剑桥附近开了一个中国饭馆。美玲15岁时从香港到英国去读书,获英国中央艺术学院文学士,从事纺织设计。
 
1980年英国华裔小姐亚军。美玲23岁回到香港度假,落选香港选美,由于学历高,气质好,进入了影视圈。
 
 1983年,翁美玲因扮演“射雕英雄传”冰雪聪明、却又刁蛮任性的黄蓉成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她那清澈晶莹的大眼睛和一口洁白可爱的兔子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舆为“理想的黄蓉”。 1985年5月19日,翁美玲的遗体在九龙世界殡仪馆出殡,由刘德华、梁朝伟、黄日华、苗侨伟、萧笙、李添胜、伍润泉、何家联等八人扶灵,并随即移往哥连臣角火化。
 
1985年6月3日,翁美玲骨灰在英国剑桥大学城剑桥新市场天主教墓地安葬。美玲为情所困自杀,作为未嫁之女,回到母亲身边安葬。美玲的艺术生涯很短,也还谈不到国际影响力,因此在英国很少有当地人知道翁美玲是谁。但很多华人都会在探访剑桥的时候专门到墓地去看望她,墓前的鲜花和玩具四季不断,也算是排解人在他乡的寂寞之情吧。
 
该公共墓园靠近剑桥市中心,墓地深处,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个为Miss Barbara(Mei Ling) Yung而建的墓。实际的墓碑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高不过膝盖,是属于墓地中最小的一类。心型墓碑上有照片和中文姓名:翁美玲。这个牵系着多少人欢乐与伤感的“蓉儿”,就在这里了。 我宁愿相信人死后是有灵的,愿“蓉儿”在天之灵再无烦恼,就让这些烦恼留给俗世的人们罢。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2 回复 酸柚子 2009-3-19 13:51
确实不俗。读了也想温莎堡一把。
2 回复 tanghan 2009-3-19 13:54
酸柚子: 确实不俗。读了也想温莎堡一把。
你讲讲抢我沙发秘诀先.
1 回复 酸柚子 2009-3-19 14:01
老办法,你放我进贝。
1 回复 homepeace 2009-3-19 14:10
只去过两次温莎堡
2 回复 桑儿 2009-3-20 00:42
还是那样,没有变化。才几年时间就看得出变化,还叫英国么?
2 回复 桑儿 2009-3-20 00:44
写的不错,不怎么啰嗦(难得一次!)~
有个小小拼写错误,Glouster应该是Gloucester(Glouster的发音)。
2 回复 桑儿 2009-3-20 00:56
另外我觉得讲温莎,应该提一下Eton College。
1 回复 tanghan 2009-3-20 00:57
桑儿: 还是那样,没有变化。才几年时间就看得出变化,还叫英国么?
那就等我7老8十再去。
1 回复 tanghan 2009-3-20 00:59
桑儿: 写的不错,不怎么啰嗦(难得一次!)~
有个小小拼写错误,Glouster应该是Gloucester(Glouster的发音)。
昨晚就觉着差点啥,就是找不出来。谢谢,已改正!
1 回复 tanghan 2009-3-20 00:59
桑儿: 另外我觉得讲温莎,应该提一下Eton College。
没去,不敢写。要不,你帮补一哈?!
1 回复 桑儿 2009-3-20 01:00
游记一张照片都没有,也太单调了点吧~~
1 回复 tanghan 2009-3-20 01:06
桑儿: 游记一张照片都没有,也太单调了点吧~~
我懒。且这是旧文,拿出来摆样子的。
1 回复 桑儿 2009-3-20 01:29
tanghan: 没去,不敢写。要不,你帮补一哈?!
其实也没啥好写,那个小小的学院出了18位首相而已。
2 回复 tanghan 2009-3-20 01:33
桑儿: 其实也没啥好写,那个小小的学院出了18位首相而已。
有女首相吗?
2 回复 桑儿 2009-3-20 01:36
tanghan: 有女首相吗?
么得~
1 回复 tanghan 2009-3-20 04:06
桑儿: 么得~
你吃甘蔗那?就不能把内容一次都挤出来?非让我帮你剥皮?
1 回复 kawas 2009-3-20 11:52
楼主,能写,顶
1 回复 水影儿 2009-3-20 12:05
你的压箱宝贝真多真好。
1 回复 tanghan 2009-3-20 21:09
kawas: 楼主,能写,顶
网友,好夸,谢!
2 回复 tanghan 2009-3-20 21:11
杜十娘扔的,碰巧我捞着.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03: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