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古巴旅游经验谈 [2016/06]
- 温哥华几种主要的樱花品种和花期 [2010/03]
- 温哥华615骚乱后 [2011/06]
- 看过电影<南京,南京>,我同意成龙说的:中国人是要被管的! [2009/04]
- 孩子多大到加拿大读书最好? [2009/04]
- OMG!今天下午温哥华一架飞机坠毁在距我家不到一公里远的马路上 [2011/10]
- 我无奈作骗子的经历 [2009/04]
- (原创)89学生运动的民主诉求及其局限性 [2009/05]
- 前世,是谁埋的你?-----我看红蓝颜知己 [2009/04]
- 爱的迷毒——从乔峰阿朱之爱的两难处境说开去 [2009/04]
- 那一碗越南牛肉粉背后的故事 [2009/05]
- 加拿大BC省AP/IB课程的设置 [2010/01]
- Las Vegas 2009全攻略---经济危机下的腐败生活 [2009/03]
- 给表妹的一封信:如何破解新移民在加国找工作时遇到的潜规则 [2010/07]
- 谁偷了中国人的微笑? [2009/03]
- 咱爹为啥不让咱学文科? [2009/04]
- 怎能“一如往昔”? [2009/04]
- 姜育恒之歌 [2009/04]
- 我大爷爷是怎末被日本人炸死的 [2009/04]
- 爱的占有,到底是不是婚后感情的全部?——从冥想张无忌婚后感情生活侃起 [2009/04]
- 善恶本来就是一种习惯——自天龙八部四大恶人谈起 [2009/04]
越南牛肉粉是用米浆制成晶莹剔透的米条,加上不完全熟透的牛肉和生豆芽、香菜、薄荷等,汤味清甜。牛肉粉的特色是牛肉片是生的,而且一定要削薄,铺在河粉上后,再以热腾腾的牛肉汤把它烫至半熟。香浓汤底以牛骨、牛肉、洋葱、香茅等原料熬上一天。河粉有金不换(Basil)、薄荷叶、芽菜等配料,汤底有点酸酸的味道,还带有浓郁香味。如嫌牛肉不够味,更可以蘸点甜酱及辣酱。
周六去吃越南牛肉粉。20几张桌子,7,8伙儿客人,大部分是家庭聚餐,这在周末下午,算是不错的上座率。没去过越南,不知道当地越南牛肉粉味道怎样。但在亚洲欧洲北美这些地方吃过的,就属Calgary的好吃。亚省的牛肉是北美最好的,比欧洲的也好;随着亚裔人的增加,烹调材料近十年来充实多了;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这里的牛肉粉大部分是越南人开的,这是人家成名绝技。
想想算算,距离70年代中后期越南排华已经30年。当年加拿大伸出援命之手,一共接受14万越南难民。当时还是60万人口的Calgary,一下子接收了6000人。现在卡尔加利的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众多部门,有许许多多来自越南的华人。殷实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状况,或许掩盖了曾历经艰难的日子。
70年代在越南的华人有1000万,占其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越南原本没有文字,只有口语,19世纪初才有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采用法语体系创造了越南文字。越南北部原来就居住了大量华人,语言以白话,广东话为主,语调略有不同。南越西贡一带,则是明清以后汉族的移民后裔,讲华语。真正的越南民族京族其实只是居住在中部地区,那里土地贫瘠,经济落后。1976年越南南北方统一之后,越南当局立即开始大规模反华排华,推行所谓“民族净化“。关闭华文学校,禁止华文报纸,解散华人社团,没收华人财产。由于华人学校被关闭,大批华人子弟失学,如今在加拿大的许多中年越南华侨都仅有小学左右的文化程度,这是那一代人心中永远的痛。
越南当局一方面用高压手段剥夺华人财产,制造恐怖气氛,逼迫在越华人出逃,另一方面又在华人出逃时收取高额费用,让早已一贫如洗的华人留下“买路钱“ 。那时华人偷渡出国是半公开的,渠道不同价格也各异。一般来说成人要缴纳黄金12两,孩子需4至8两。在越华人被一步步榨干了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然后又被彻底扫地出门。海上出逃的路线主要是乘船前往香港,菲律宾,东南亚国家,印尼或澳大利亚等,再转辗欧美等西方国家。
我公司的一位来自越南的华人同事告诉我:她家逃到船上6口,活着到加拿大的只她一人。那几年里,大约有十几万华人搭乘货轮,渔船甚至小舢板逃亡飘荡于公海上。有的在海上遇到风浪迷失方向,断水断食几天几夜,几乎被渴死饿死,后被过路船只搭救侥幸活下来;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太平洋及附近公海是海盗猖獗的海域,遇到海盗,交出所有藏匿的金钱才免于被扔下大海;海盗杀死男人,强暴妻女之事时有耳闻。乘船偷渡到香港,要在那里被关了一年多的难民营,然后才能被担保来到加国;有的逃到东南亚国家后被关入难民营,几年都找不到接收国家。
越南华侨两手空空地来到加拿大后,一切从零开始,幸好加拿大政府非常人道,欢迎难民,各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他们才得以安身下来,勤劳肯干,通过30多年的努力,大多安居乐业,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特别提一下黄嘉露,她在去年北京奥运会上,为加拿大赢得首枚金牌。
黄嘉露今年28岁,她父母都是越南华人。30年前,黄氏夫妇逃离越南定居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接受一家教会捐助,住在当地土著保留区,干过餐馆侍应、卖首饰的小贩、码头工、锯木工,并将5个孩子养大成人。黄嘉露是家里第一个出生在加拿大的孩子,从高中起接触女子摔跤。在北京奥运会上,黄嘉露的父母也出现在现场,他们穿着写有“卡萝尔加油”的T恤衫不停地为女儿打气。黄嘉露打得积极主动,以4-0、2-1连下两局,战胜日本选手,一举摘金。
当我在电视机前,看到黄嘉露最终获胜后,兴奋得跳了起来,教练把她扛在肩上,挥动着加拿大的枫叶旗。我和她一样,激动兴奋,热泪盈眶。这份感情,有对这片接受我们的土地的感激,有身为华人的骄傲,更有的是那种历经磨难重获肯定的喜悦。
在美洲大陆,相对于当年那些受尽迫害并被驱离家园的越南华侨而言,大陆新移民踏上新生活的开端显得多么轻松和幸运。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热爱美丽的加拿大,切莫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暂时之困惑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生活需要奋斗,面对困难更需要勇气。相信我们华人子孙的身上都拥有同样的智慧和能力,燃烧着同样的激情与活力,我们一定能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开花,拥抱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