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古巴旅游经验谈 [2016/06]
- 温哥华几种主要的樱花品种和花期 [2010/03]
- 温哥华615骚乱后 [2011/06]
- 看过电影<南京,南京>,我同意成龙说的:中国人是要被管的! [2009/04]
- 孩子多大到加拿大读书最好? [2009/04]
- OMG!今天下午温哥华一架飞机坠毁在距我家不到一公里远的马路上 [2011/10]
- 我无奈作骗子的经历 [2009/04]
- (原创)89学生运动的民主诉求及其局限性 [2009/05]
- 前世,是谁埋的你?-----我看红蓝颜知己 [2009/04]
- 爱的迷毒——从乔峰阿朱之爱的两难处境说开去 [2009/04]
- 那一碗越南牛肉粉背后的故事 [2009/05]
- Las Vegas 2009全攻略---经济危机下的腐败生活 [2009/03]
- 加拿大BC省AP/IB课程的设置 [2010/01]
- 给表妹的一封信:如何破解新移民在加国找工作时遇到的潜规则 [2010/07]
- 谁偷了中国人的微笑? [2009/03]
- 咱爹为啥不让咱学文科? [2009/04]
- 怎能“一如往昔”? [2009/04]
- 姜育恒之歌 [2009/04]
- 我大爷爷是怎末被日本人炸死的 [2009/04]
- 爱的占有,到底是不是婚后感情的全部?——从冥想张无忌婚后感情生活侃起 [2009/04]
- 善恶本来就是一种习惯——自天龙八部四大恶人谈起 [2009/04]
(最近一直在反思89学运,计划写一篇记录自己20年认知的文章。本来已经完成一半儿,偶然发现朋友“卡城老李“前天发表此文,和我文章的前半部分观点几乎完全一样。我虽写得文采飞扬,但是不如老李这种平淡更有力。所以我焚己稿,转此文。)
【原创】二十年后的反思
二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即使过了二十年,人们对六四的看法,还是不能统一。甚至连事实都更加不清楚了。今天的反思,是为了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将来再出现同样的悲剧。
我想从十方面来谈我的看法。 一、 学运的意义 89年的学运,究竟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谁也跨不过去,都必须回答。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我的答案。我把学运分成两个阶段来谈它的意义。 第一个阶段 从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到5月20日抗拒戒严成功。 这一阶段,学运是一场全民的民主、人权思想的启蒙运动,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当时,全民都参与了,人民逐渐了解到自己的权利,人民渴望表达自己对管理国家的意见。 第二阶段 从5月20日戒严开始到6月4日戒严部队进城清场。 这一阶段,我认为逐渐走入违法阶段了,不管戒严令是出于什么目的,毕竟戒严令在形式上是合法的。学生继续占据天安门广场,抗拒戒严,已经违法了。违法的行为,基本没什么意义了。学生完全可以撤出广场,回到学校,让社会恢复秩序。学生继续占据广场失去了理由。 6月3日以后,学生和市民阻拦戒严部队,抗拒戒严,这些行为也是违法的。 六四的影响是深远的,90年柏林墙的倒塌,随后的苏东巨变,都和89年六四有关。 二、 两个立场 怎么评价学运第二阶段,我的看法是,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两个立场: 第一、 承认现政府的合法性。 首先,戒严令在法律程序上是合法的,这个我已经调研过了,没有问题。如果承认政府的合法性,那就应该遵守政府的法令,不应该做违法的事情。如果故意违法,那自己就应该承担后果。 第二、 不承认现政府的合法性 那就是要推翻现政府了,相当于武装起义了。不过,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多。多数还是承认政府的。如果要推翻政府,让手无寸铁的市民和学生,去对抗武装部队,这种做法是蛮干,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自己不去对抗,反而跑了,让别人去挡坦克和子弹,就更可耻了。 三、 游行示威是不是民主的表现形式? 1、 游几次,显示一下人民的呼声,也就够了。再继续搞下去,就会引起社会动荡、使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了。游行,没有被政府批准,本身就是违法的。当然,政府一般不批的。如果政府从来不批,人们岂不是没有游行的权利了吗?因此,头几次,虽然没有被批准,强行游行,虽然是违法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 行使自由的权利,要以不妨害别人的自由为义务 学生长期占据广场,妨害到政府履行公务(苏联戈尔巴乔夫访华,都没有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仪式),也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例如公交车都停了。市民都没法上班了。这样的自由,是违法的。 3、 靠群众运动来把李鹏、邓小平搞下台,和文革打倒老干部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方式,不是民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群众喊谁是官倒,谁就必须是官倒吗?谁就必须下台吗?那还要不要司法程序了?还要不要调查取证了? 4、 这种游行示威,毕竟是少数人的意见,代表不了全体人民的意愿。还是全民投票或者通过选出代表投票,才能体现全民的意见。 四、 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不能速成 1、 群众运动是个不稳定的因素,也不是民主和法制的体现。偶尔游行示威一下,表达一下呼声,引起社会关注,也就够了。经常搞,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2、 国家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很多想法、措施都得不到实现。 3、 社会变革,也不能速成。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人民素质不提高,社会变革也不能盲目冒进。人民群众素质没跟上,政治体制改革步子过大,也会出现问题。因此,社会进步,渐进式变革是最佳的方式。 五、 学运目标不明确,应见好就收 1、 学生提出的反腐败,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需要走法律程序。也不能喊谁腐败了,谁就是腐败分子。需要公安机关侦查,需要调查取证。因此,反腐败,不能成为学生继续静坐的理由。说句题外话,二十年了,政治局委员的孩子,省部级干部的孩子,哪个不经商?哪个不腐败?到今天,不但没解决,反而更恶劣了。 2、 学生要求和政府对话,李鹏总理也和学生代表对话了,对话过程也全程电视直播了。政府已经给足学生面子了。李鹏也答应着手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反腐败。 3、 学生继续占据广场、抗议下去,既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合适的理由了。相反,已经引起社会秩序混乱了。 4、 学生继续盲目坚持在广场,只能给戒严部队动武带来借口。一旦动武,政府各个部门的改革派人物,都会被一网打尽,十年来的改革成果丧失殆尽。最后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六、 学运被利用了 1、 赵紫阳借学运向保守派施压。 5月4日赵紫阳的讲话,就否定了426社论对学运的定性,表明中央出现了两种声音。5月中旬,赵紫阳接见戈尔巴乔夫的时候,讲了,中国的大事,都得经过邓小平的同意。这就摆明邓小平是太上皇了。学生马上把苗头对准邓小平了。严家祺作为赵紫阳的智囊团成员,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结束老人政治。 这些都给了学生信号。改革派和保守派公开较量了。 2、 保守派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权,调动野战部队,宣布戒严。一开始,是动用的38军。但是军长徐勤先不同意用野战部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没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杨尚昆马上调动其他部队,并把徐勤先革职抓了起来。一共调动了陆军、空降兵等18万军队。其实,这相当于政变了。 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学生什么事了,剩下的就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较量了。 3、 外部势力的介入,这个,具体不是太清楚,港支联介入比较多一些。 4、 学运头头个人利益的考虑。这个,也不是太清楚。有些人害怕学生撤出广场,自己受到清算,因此就坚持不撤;有些头头想早点撤,早点让港支联的人把他们带到国外,但港支联的人认为,没开枪,就等于没有成果。没有成果,国外谁接待你?出于多种原因,多个势力介入,最后就促成了64这个结果。 七、 老百姓少参与政治 1、 不参与这些政治活动,避免被野心家利用。 2、 如果要参与,也要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讨薪;也要以不违法为前提。要多参与维权活动,少参与没明确目标的活动。 3、 如果参与,也要牢记“非暴力不抵抗”的精髓。 4、 知识分子(高中学历以上都算)要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要从小事做起,多做维权的活动。 八、 戒严的合法性 1、 戒严令的颁布,在程序上是符合当时的法律规定的。 2、 戒严部队的权利与义务 当时的法律规定里,就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当时就是空白。因此,戒严部队开枪的法律依据,就非常不充足。按照一般的法律原则,只有戒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才能用枪。 96年颁布的《戒严法》才明确规定了使用枪支的条件,分成六种情况: (一)公民或者戒严执勤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暴力危害时; (二)拘留、逮捕、押解人犯,遇有暴力抗拒、行凶或者脱逃时; (三)遇暴力抢夺武器、弹药时; (四)警卫的重要对象、目标受到暴力袭击,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的紧迫危险时; (五)在执行消防、抢险、救护作业以及其他重大紧急任务中,受到严重暴力阻挠时;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枪支等武器的其他情形。 除此以外,戒严人员是不能开枪射击的。 3、 实际戒严过程中,有很多滥杀无辜的情况,这样被打死打伤的人,是非常冤枉的,是可以要求国家赔偿的。 虽然这些人违反了戒严令,擅自上了街,但他们违法的后果顶多是被拘留而已,罪不至死。 九、 时机不成熟 1、 和保守派摊牌的时机还不成熟,最后导致改革派被一网打尽。 2、 中国实行多党制的时机也不成熟,还差那么一点点。 3、 学生就应该见好就收,520以后,及时从广场撤出。 十、 平反 1、 要等社会稳定了,才能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各地维权活动风起云涌,政府根本不敢平反六四。 2、 定性为反革命暴乱是不准确的,我看没几个人要推翻政府。6月3日晚上上街堵军车的人,都是自发去的,也没什么武器。说他们是反革命暴乱,不合适。因此,我觉得,重新评价六四,为部分冤死的人平反,是应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