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han乱评中华奇女子之三:意乱情迷(5)丁玲

作者:tanghan  于 2007-5-4 01:1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艺术类评论|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1)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1904年农历9月4日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父亲蒋浴岚,秀才,后留学日本学习法律,是一个挥金如土的世家子弟,曾行医散药,造福乡里。母亲余曼贞为常德封建世家女,因自幼受新文化熏陶,具有较强的民主革命思想。

◇ 1908年,父亲病逝,丁玲随母亲寄居舅父家,从七岁起至十四岁,随母亲辗转就读于常德女子师范学校幼稚班,桃源县立小学、常德女子小学、桃源第二女子师范预科学校等校。

◇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桃源第二女子师范预科学校读书的丁玲在王剑虹、杨代诚等的带动下参加了游行、讲演、剪辫子等学生运动。

◇ 1921年底赴上海,考入共产党人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

◇ 1923年夏,结识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经瞿秋白等人介绍进入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

◇ 1924年夏,挚友王剑虹不幸病逝,丁玲悲痛地告别上海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等校旁听文学课,这时,结识了胡也频。1925年与胡也频结婚。这期间,她进一步涉猎了大量文学名著,她自己的小说创作亦在孕育之中。

◇ 1927年秋,丁玲完成了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梦珂》,1928年2月10日姊妹篇《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这篇作品以它大胆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化划引起文坛注目,并奠定了她的文学道路。

◇ 1928年春,丁玲、胡也频返上海,计划去寻求新的生活道路、开创新的文学事业。这时,她陆续写了《暑假中》、《阿毛姑娘》和散文《素描》等。10月,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由开明书店出版。

◇ 1929年初,丁玲与胡也频、沈从文三人和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杂志,丁玲陆续写了《过年》、《岁暮》、《小火轮》、《她走后》、《日》、《野草》等短篇小说;出版了第二本短篇小说集《自杀日记》;长篇小说《韦护》。

◇ 1930年5月,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此期间,丁玲先后写成中篇小说《一九三0年春上海》(之一、之二)以及另外一些短篇。

◇ 1931年春,胡也频不幸被捕遇害,对丁玲产生了重大影响。先后写出了《某夜》、《田家冲》、《水》、《法网》、《消息》、《夜会》、《诗人亚洛夫》、《奔》等中短篇小说。

◇ 1932年3月,丁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下半年出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5月14日,她被国民党特务绑架,由于丁玲的声望和鲁迅、宋庆龄和国内外进步势力的营救,国民党未敢杀害丁玲而将她转到南京关押、软禁,直到1936年9月,逃离南京,秘密返回上海。

◇ 1936年9月下旬,丁玲离沪赴西安,曾秘密会见美国朋友埃德加 斯诺和史沫特莱女士。创作上,她写了数十篇散文、通讯、速写、杂文、论文、诗歌、戏剧和小说作品,其中《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彭德怀速写》、《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1942年,丁玲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连续写了《十八个》、《万队长》、《二十把板斧》(已散佚)等作品。

◇ 1944年以后,丁玲到边区文协从事报导写作,写了《三日杂记》。报告文学《田保霖》。

1948年6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终于完稿了,这是丁玲十余年根据地生活的总结,也是她三十年创作生活的小结。

从1955年开始丁玲先是被开除党籍、取消原籍原薪、撤消原工作,查禁所有作品,并下放北大荒“劳动改造”八年之久。“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关进“牛棚”四年,所有文稿被洗劫一空。1970年又被关进北京秦城监狱。1975年虽获释放,但又被谴送山西省长治县嶂头村。在这里她重写《在严寒的日子里》,写散文《杜晚香》。

直至1979年丁玲恢复了党籍。

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曾手书诗词与丁玲

临江仙  赠丁玲
1936.12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丁。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2
 1921年隆冬,湘西常德。17岁的丁玲见到了从上海回来的王剑虹,他们一见如故,畅谈人生、理想和未来,在母亲的支持和王剑虹的鼓励下,丁玲决定放弃即将获得的中学文凭,向广阔的天外世界飞翔。第二年春天,她随王剑虹一起来到上海进入由共产党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现实和理想往往有一段距离,丁玲与王剑虹不久就离校漂泊到南京。这时,他们结识了共产党人瞿秋白,并在秋白劝说下,重返上海进入上海大学文学系。秋白与剑虹很快相恋而结婚。不幸的是,王剑虹不久就因病而逝,丁玲带着失去密友的伤痛、满盛着近两年来左冲右突的伤痛和失望、苦闷和忧伤,离沪赴京,准备进入学习空气较为浓厚的学府深造,时值1924年夏。

  到北京后,丁玲与女友曹孟君一起住在西城辟才胡同的一个补习学校里,准备投考美术学校。由于当时曹孟君与流寓北京的文艺青年左恭恋爱,丁玲常随她一起到左恭所居住的公寓。当胡也频与左恭成为熟人后,很自然地与丁玲相识了。他们相识在1925年春天,丁玲后来投考艺术学校没有成功,就搬到西城通丰公寓的一个小房间里住下。她曾到一个画家私人画室里继续学习绘画,然而最终也没坚持下去,后又准备到法国寻找职业,由于母亲和朋友都持反对态度,也未成行。在这毫无希望的蛰居生活中,丁玲回想这几年来飘飘荡荡的生活,逝去的朋友,远在湘西的母亲及早亡的弟弟,引起她无名的感伤和惆怅,也常常一人独守静思、痴坐痛哭。就在此时,胡也频这个极富热情正做着文学之梦的流浪青年正在向她的心灵走近。当胡也频得知丁玲失弟之痛后,就用一纸盒装满一大把黄色的玫瑰,并在花下写着一个小小的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

  托人送给了丁玲,表达自己的爱情。当时,正处在极为苦闷状态中的丁玲不可能把自己的爱情建立在几次交往之上。丁玲焦急不堪,几乎绝望了。恰值这时王剑虹的父亲正准备回湖南,就邀请丁玲一路回老家。处在失望和苦恼中的丁玲就在繁花似锦的春天离开北京。

  回到常德母亲的膝下,栖息在作为校舍的庙宇里,丁玲像一个战败的勇士,归林的倦鸟,用极其复杂的心情反省着几年来自己所经历的人和事,以及她曾有过的向社会的出击和进取、颓丧和感怀。她痛觉愧对母亲的厚望,虽然回到了亲人的怀抱有着诉不完的抑郁和忧伤,但一颗心却仍然彷徨在高山峡谷之间,奔腾在长江大河之上,她仍要重鼓翅膀,奋力飞翔。

  就在这寂寞而又温馨的夏季,有一天,突然听见大门咣咣的响,丁玲与她母亲同去开门,都惊异地注视着站在门外的一个身穿白长衫的青年。丁母惊诧这是哪里来的访问者;丁玲诧异这个在北京刚刚见过几面,萍水相逢,交往不深的人为什么远道来访。更使她们母女惊异的是,这个青年除一套随身换洗裤褂外竟孑然一身,就连乘车而来的人力车费也是丁玲代为付给的。

  这个青年,就是已深深爱上了丁玲的胡也频。原来在送去花束之后没有得到回音的胡也频已陷入了痛苦的烦乱之中,当他得知丁玲不辞而别,南下常德的消息后,就再也按捺不住一颗跳动而慌乱的心。他不顾一切,星夜兼程,跨长江,渡沅水,风尘仆仆,追随着自己心爱人的踪影。

  丁玲母女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勇敢、热烈、执拗而穷困的青年。从这时,丁玲才了解到胡也频苦难的家世和一个漂泊者的痛苦经历。他蓬头垢面出现在丁玲母女面前,犹如一个爱情的乞丐,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他们在山上住着,有时候要到城里去买东西,胡也频一个人下山,丁玲不放心,就追下山跟着胡也频一块去。

    一次他们回来的时候,经过一个淤泥地,走进淤泥地就出不来了。于是他们就站在淤泥地上看天上的星星,说说悄悄话,直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个过路人才把他们给拉了出来。他们住在亭子间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简单而又纯真,就像小孩子们过家家,虽然贫寒却过得十分温馨。湘西僻远的常德、空旷静寂的庙宇,消了都市的烦闷和喧嚣,成了这两个漂泊青年的栖息之地。古老的常德城垣,迤逦的沅水河畔,都留下了他们相伴相随的脚印。静谧宁馨的夏夜、群星闪烁的天空、淙淙流动的江水,都给年轻的诗人以丰富的灵感和无限的遐思,他挥笔记下自己心灵的颤动,流溢着自己对爱的热切渴慕和求生的苦恼痛楚。从这里,丁玲得到了丝丝缕缕的慰藉,也看到一颗明亮热炙而又坚强执著的心灵,也感到这一颗心由于长久的流浪所带来的刺痛。

  共同的理想追求、对社会的鄙视,特别是两个相似的别乡离井漂泊异地的感怀,使两颗心渐渐地融化在一起。常德,只是他们暂避风浪的港湾,他们仍要飞向社会,走向洪涛阵阵的人生旋流去搏击奋斗。这样,在1925年中秋,是红叶飘摇的季节,北京香山碧云寺下又重见丁玲与也频相依相随的身影。

  丁玲和也频都是经过“五四”洗礼的青年,他们虽然生活在清苦岁月里,爱情生活既有甜蜜的温柔,也有浪漫的诗意。当时沉醉于爱河,饱饮爱的醇酒的胡也频只打算做中国的雪莱,用自己多情的彩笔构筑起一座座美的世界,来献给他年轻的爱人。而丁玲也沐浴在爱的温氲中,除了每日三餐,盐油米柴的准备外,还有几部翻译小说也构成她生活的一部分。

  要爱,首先必须生活。当他们生活难以为继,当他们眩惑的情感涌浪平息之后,面前耸立的仍然如同从前一样的一个沉闷窒息的北京古城和荒凉冷酷的人生事实。他们不得不从山上搬下来,重又过起蛰居流寓的生活。此时,胡也频的作品小说通过沈从文的介绍已能常在《现代评论》和《晨报副镌》上面世。后来,靠着对文学执著的勤奋努力,胡也频很快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北方寂寞的诗坛造成一种新的趣味,在风格方面,被当时称为近代新诗新型之一种,并且,他以其横溢的才华,在小说和戏剧领域都有涉足。但是,稿费收入很微薄,两人在清贫窘困中数度着光阴。

  繁重的物质生存压迫并不能遮掩丁玲与也频爱情生活的光彩,住在香山时,由于二人不善理财,常常有断粮绝用的时日,这时,就由一人或二人一起用散步的方式到城中典当一些衣物以解燃眉之急。有时两人下山虽是为筹措伙食,但却常常走到半路忘了这件事,因为关心泉水与天上的白云,在路上一坐常常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黄昏上山,因为眷恋天上新月的美丽,两人竟在玉泉山小河边坐到半夜。那时,丁玲有一女友杨没累,与丈夫同居四五年,直到病逝,人还未曾有过夫妻生活,别人都认为这不可理喻,丁玲却与人说,自己相信并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由此可见,“五四”时代女性对爱情的理想色彩的精神追求和浪漫情怀。事实上,这“很平常的故事”也就发生在她与也频纯洁之爱之间,她在给日本友人的信中曾说:1925年暑假,胡也频到了湖南。我那时对恋爱毫无准备,也不愿意用恋爱或结婚羁绊我。我是一个要自由的人。但那时为环境所拘,只得和胡也频作伴回北平。本拟到北平后即分手,但却遭到友人误解和异议。我一生气,就说同居就同居吧,我们很能互相谅解和体贴,却实在没有发生夫妻关系。我那时就是那样认识的。我们彼此没有义务,完全可以自由。但事实慢慢变得似乎仍然应该要负一些道义上的责任。我后来认为那种想法是空想,不能单凭主观,1928年就决定和也频白首终身,断绝了保持自由的幻想。丁玲说1928年,由于责任感的加强,对自由的幻灭,她才决定与也频白首终身。事实上,在此前,由于第三者的出现,她与也频的情感生活出现了波折。

 3
  求生的奋斗不能抹去他们纯洁之爱的光泽,但是大时代的印痕却深深打烙在两人的心坎上。丁玲和也频蛰居在苦闷荒凉的北京古城,面对南方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抑郁和烦闷渐渐笼上他们生活的星空。“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给丁玲以极大的震动,这时,他们虽然想到南方,但已经迟了。丁玲恨死了北京!形式上她很平安,不大讲话,或者只像一个热情诗人的爱人或妻子,但她精神上痛苦极了,她要拿起笔,诉说自己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孤独灵魂的倔强和挣扎。事实上,几年来闲暇的生活中,她一方面受胡也频的濡染,另一方面又受到当时滞居在北方的文艺青年的影响(像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鲁彦、凌叔华、庐隐、戴望舒,当时他们都有过交往);百样的人生的冷静观察,都使她心灵智慧成熟到透明如水。她拿起笔来,写自己的内心,写自己以外的人和事,已是自然而然的了。

    就这样,在1927年冬,时任《小说月报》主编的叶圣陶在一大堆来稿中惊喜地发现一篇属名丁玲的小说,在12月份的《小说月报》上,人们读到了丁玲创作的《梦珂》,第二年春,同样是在头条位置上,又出现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整个文坛震惊了,人们惊异这横空出世,才华横溢的文学新星,到处打听这丁玲是谁?丁玲就这样在寂寞、苦闷中走向文坛,在文学大千世界中寻找出自己的一个角落。胡也频极为爱护丁玲的创作,他不但鼓励她,而且一个人承担着生活的负重,不致使丁玲的创作心境受到影响。所以当丁玲的第一部小说结集出版时,在后记中丁玲说:“不敢说是便把来献给我的频……但为了他给我写这本书的动机和勇气,我愿做为了我另外的一部分,在频的心上,是奢望盘据一个地位的。”

    就在1927年冬,丁玲正创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时候,也频的文章也有了较多的出路,稿费收入比以前增多。面对漫漫前路,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打算积蓄一些钱后到日本求学。要去日本,需先学日语。这样,通过好友王三辛的介绍,冯雪峰来到他们居住的公寓教丁玲日文。雪峰二十年代初即以“湖畔”诗人誉享文坛,这时他还在北京从事地下工作。他以其出众的文学才华,独特的精神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丁玲。他将外面的大千世界带进这一沉闷窒息的小屋,时正处在苦闷彷徨的丁玲来说,无异于是一股清新的气流,丁玲后来回忆说:我们像飘零在孤岛上的人,四望多难的祖国,心情无比愤慨、惆怅。因此,我们相遇,并没有学习日语,而是畅谈国事、文学和那时我们都容易感受到的一些寂寞的情怀。

    性格开朗的丁玲竟然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与丁玲就和好如初了。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重新回到了胡也频的身边。

  十几年之后,丁玲是这样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谈及当时的情形:一天,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来到我们家里,他也是诗人。他生得很丑。甚至比胡也频还要穷。他是一个乡下人的典型,但在我们许多朋友之中,我认为这个人特别有文学天才,我们一同谈了许多话。在我一生中,这是我第一次看上的人。这人本来打算到上海去的,但他现在决定留在北京。

  我不同意这个,而要他离开,于是,他离开了。两星期后我追了去———胡也频也追了来。我们一同在上海只过了两天时间,我们三个决定一同到杭州那美丽的西湖去,这在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虽然我深深地爱着另外那个人,但我和也频同居了许多时候,我们彼此有一种坚固的感情的联系。如果我离开他,他会自杀的。我决定我不能和我可爱的人在一起对他说:“虽然我们不能共同生活,我们的心是分不开的;又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是我所爱的,无论他离开多远,这个事实可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我们的爱只得是“柏拉图”式的了。所以我决定使他非常悲哀,所以我终于不得不拒绝和他见面,把关系完全切断。我仍然和以前一样爱他,但把这个连对他都保守了秘密,退回了他全部的信。关于这个人我不再多说了……

  丁玲上述坦率地关于三人关系的自白是可信的。三人风波的平息,无疑是丁玲理智战胜情感的结果,同时也由于雪峰的退避和也频的谅解。丁玲的理智,不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恪守,而主要是不忍破坏几年来与胡也频建立的“坚固的情感联系”。这种铭心刻骨的爱的不能实现,给丁玲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三人风波平息之后,丁玲与胡也频回到上海。由于当时革命文学内部论争正盛,他们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文章上。不久即与沈从文一起在萨波塞路204号创办红黑出版社,编辑出版文艺期刊,期望以文学的业绩构筑理想生活的大厦。这时,由于受普罗文艺和马列主义理论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逐渐左倾。

  1929年底,红黑出版社倒闭,为了还债,经过陆侃如、冯沅君夫妇的介绍,胡也频于次年春即1930年2月22日,离沪赴山东济南高中教书。本来,他们约好,一个人在济南教书,一个人在上海写作。然而,这样的分离,年轻的妻子却安不下心来,当天晚上丁玲便给也频写了信。次日夜又写了第二封,未完,24日中午、晚间续写。不久,又写了第三封。加之当时远在湖南的丁母也不同意两人分离,丁玲遂于一个月后也赴山东。由于他们在济南高中宣传普罗文学、宣讲马克思主义,招致国民党山东政府的通缉,在进步教师的帮助下,他们逃回上海,并于5月份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由于当时丁玲已有身孕,故没有参加实际活动,但她却用自己的笔与“左联”取着同一步调,由于胡也频把精力主要用在革命活动上,他们的稿费收入明显减少。1930年11月8日,丁玲生一男孩,取名胡小频(即蒋祖林),出院后他们已身无分文,两人只能共吃一客包饭。但他们精神上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实、也更乐观。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不幸被捕,“左联”和丁玲本人经多方营救,终未成功,2月7日,胡也频被国民党残杀在上海龙华荒郊。面对敌人的淫威,丁玲没有丝毫的畏惧,她同沈从文一起将尚在褓嗷嗷待哺的婴儿送回湖南母亲处抚育,只在家里呆了三天,旋即返回上海。她多次发表演讲,驳斥一些反动小报关于“丁玲终日以泪洗面”的谣言,大声疾呼:“死人的意志难道不在大家身上吗?”“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把火”,丁玲冒着危险,出版也频的遗著。她说:“悲痛有什么用!我要复仇!”

  与也频数年的同甘共苦,使丁玲很快地走向革命的道路。烈士的鲜血,则更进一步使她坚定起来。她要求到江西苏区完成烈士的遗愿。不久,组织上找丁玲谈话,决定要她留在上海,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在这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刻,丁玲没有任何退怯,她听从了组织的分配,把复仇的怒火,凝注笔端,喷向敌人。

  在胡也频牺牲后,雪峰来安抚过丁玲,随着丁玲参加《北斗》编辑工作,她与雪峰又有了过多的交往,深埋于心中的爱情又复活了。丁玲在1931年8月11日和1932年1月5日曾写过两封信,向雪峰倾诉她的爱情和苦衷:

  我不否认,我是爱他(指胡也频———笔者注)的,不过我们开始,那时我们真太小,我们像一切小孩般好像用爱情做游戏,我们造做出一些苦恼,我们非常高兴的就玩在一起了。我什么也不怕,也不想,我们日里牵着手一块玩,夜里抱着一块睡,我们常常在笑里,我们另外有一个天地。我们不想到一切俗事,我们真像是神话中的孩子们过了一阵。到后来,大半年过去了,我们才慢慢地落到实际上来,才看到我们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被一般人认为夫妻关系的,当然,我们好笑这些,不过我们却更相爱了,一直到后来看到你,使我不能离开他的,也是因为我们过去纯洁无疵的天真,一直到后来使我同你断绝。宁肯让我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是把苦痛秘密在心头,也是因为我们过去纯洁无疵的天真和也频逐渐对于我的热爱———可怕的男性的热爱,总之,后来不必多说它,虽说我自己也是一天天对他好起来,总之,我和他相爱得太容易太自然了,我没有不安过,我没有幻想过,我没有苦痛过。然而对于你,真真是追求,真有过宁肯失去一切而只要听到你一句话,就是说“我爱你”!你不难想着我的过去,我曾有过的疯狂,你想,我的眼睛,我不肯失去一个时间不望你,我的手,我一得机会我就要放在你的掌握中,我的接吻……”

  当时,冯雪峰已婚娶,他同丁玲一样珍视这份情谊,又能理智地对待这种情感。两封信,丁玲写的是给雪峰,但只把痛苦深置于心,她一直没有将信递给雪峰,而是在共同的革命生涯中,互相激励,把爱情化为事业的动力。

  四十年代,在重庆的雪峰,写信给丁玲说他永远注视着她的创作。事实上,雪峰以其理论家的敏锐和对丁玲及其创作的特殊呵护每每在丁玲创作的紧要关头,他都撰文给予极为中肯而又实事求是的评品。

  我们不讳言革命者个人丰富的内心情感,而丁玲和雪峰这种崇高的情怀,绝不以个人情感的满足为准绳的态度足以令我们深思和钦慕。在延安时,曾有人问丁玲,最怀念的人是谁?丁玲是这样回答的:“我最纪念的是也频,而最怀念的是雪峰。”纪念的是死者,而怀念的是生者。那时上饶集中营的军统特务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从浙江义乌农村抓来的私塾先生模样的人———冯福春,就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被中央派往上海办事处任副主任的中共要人———丁玲几年没有见到的冯雪峰。

4
  胡也频的牺牲,丁玲的生活信念并没有轰毁,桅杆坚挺在暴风雨中,生活之舟却颠簸在浪峰与波谷之间。丁玲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我预备走,我明白,不走也不行啊!”当时,她一个人要负担连她母亲、儿子在内三人的生活重担,关心她的朋友都以为这样一个人生活太难,终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一天,雪峰通知她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史沫特莱要访问她。史沫特莱要她的翻译兼私人秘书先过来找丁玲,约好见面的日子。这位身材适中、温文尔雅、不卑不亢的书生型青年,就是年仅26岁的冯达。当他将丁玲接到摩西路与史沫特莱娓娓而谈时,冯达第一次了解到这位知名青年女作家人生追求的艰难;丁玲谈到一年来的遭遇和现实的处境,冯达在流畅的翻译中,仿佛看到一个真实而伟大的女性矗立在一个崭新而富于传奇色泽的世界,当丁玲坦诚而动情地谈到胡也频和她的情感生活时,在一旁翻译的冯达,内心几乎像火山一样爆发。

  无论是敬佩、仰慕还是爱恋与同情,此后,冯达常去看望丁玲,有时陪丁玲出去走走,看朋友,买东西。丁玲一年来身心疲惫,冯达的出现,帮助她度过了那些难熬的日子。他们于1931年的11月住在了一起。冯达柔柔的关怀像细雨一样令丁玲无法拒绝,他们结婚了,并一起度过了长达三年的平静生活。

  对于冯达,丁玲只知道他说过家里有母亲、弟弟住在广州老家,但他们却很少通信,上海也没有别的社会关系。丁玲后来这样回忆:

  这是一个陌生人,我一点也不了解他,他用一种平稳的生活态度来帮助我。他没有热,也没有光,也不能吸引我,但他不吓唬我,不惊动我。他是一个独身汉,没有恋爱过,他只是平平静静地工作……他不爱多说话,也不恭维人。因为从事秘密工作,为了迷惑敌人,他穿戴整齐,腋下常常夹几张外文报纸。他没有傲气,也不自卑。他常常来看我,讲一点他知道的国际国内新闻给我听。因为我平日很少注意这些事,听到时觉得新鲜。有时他陪我去看水灾后逃离灾区的难民,他为通讯社采访消息;我也得到一点素材,就写进小说里去。我没有感到一个陌生人在我屋里,他不妨碍我,看见我在写文章,他就走了。我肚子饿了,他买一些菜、面包来,帮我做一顿简单的饭。慢慢生活下来,我能容忍有这样一个人。后来,他就搬到我后楼亭子间。这年11月,我们就一同搬到善钟路沈起予家。沈起予住三楼,我们住二楼。每月我们给沈家20元房租,和楼下一家一同搭伙吃饭,每月给她20元饭钱,并和他们共佣一个阿姨。“一•二八”后不久,我们离开善钟路。由于上海的白色恐怖和工作安全需要,我们东往几天,西住几天,经常搬家,最后搬到昆山花园路。

  这时,丁玲已将儿子祖林送回湖南老家由母亲抚养,由于他们的房子成为党的秘密机关后,每月补贴25元房租。生活仍很清苦。 冯达与丁玲只是一个自然而平实的组合,其间少有浪漫的故事存在。严酷的生活使人变得成熟而严肃。丁玲当时谈到自己对“爱情”的感觉:

  ……爱情是一个可笑的名词,那是小孩的一些玩意儿,在我看来,感觉有些太陈旧了。一个25岁以上的人,若还毫不知道羞耻,把男女事看得那么神秘,男的终日只知道如何去媚女人,女的则终日只知道穿衣服、涂脂抹粉,在客厅中同一个异性玩点心灵上的小把戏,或读点情诗,写点情诗,消磨一个连接一个而来的日子,实在是种废料。

  不久,冯达调至中共江苏省委并负责《真话报》工作,丁玲也接受组织安排,参加《北斗》编辑工作,她约稿、看稿、选稿、讨论……

   1933年5月14日那天,冯达出门时告诉丁玲“12点钟要是我不回来你就赶紧离开”,结果冯达一出去就被特务盯住了,一直磨到12点过了以后才回到家中。他回来一看丁玲还在,俩人就这样一块儿被捕了。在监狱中,冯达含着眼泪向丁玲赌咒发誓,说他没有出卖丁玲,丁玲相信了他。性格刚烈的丁玲准备以死来抗争,请求冯达帮助她自杀。她把头颈伸进绳套,一脚踢翻了凳子,冯达实在看不下去,把已经失去知觉的丁玲救了下来。在浙江莫干山的监狱生涯漫长而又阴森,丁玲在狱中怀孕了,并于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以后她义无返顾地离开了冯达,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5
    1937年2月,出狱后的丁玲来到延安。当时延安文艺界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其中演出的一个节目就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一个话剧,台上演巴威尔的年轻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小伙子浓眉大眼,高鼻梁,英俊潇洒。丁玲在陈明的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

    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快乐地散步,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但没想到,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出狱后,再被送到山西乡村。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在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7 14: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