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正是舊屋裝修和改建的熱門季節,不少屋主投資裝修久住的老屋,希望擴大屋內使用空間,加裝新設施。專家建議,屋主應善用空間,重整格局,加強收納功能。同時,在改建前也應先查詢,是否必須向當地房屋管理局申請批准,以免誤觸法令規定。
以紐約市為例,依房屋管理局(Department of Buildings)規定凡是涉及電氣工程、建造圍籬、室內重建或重置屋頂等建築項目,均需向房管局申請建築許可證(building permit)。紐約市美標裝修公司負責人李先生指出,紐約市房屋管理局對房間面積和走廊寬度等有明確規定,且不論改建工程大小,均需向房屋管理局申請核准證明。他說,「有些華人屋主常存在僥倖心理,避過向房屋管理局申請裝修圖紙審批的步驟,若被查明,將罰款數千元並遭強制拆除。」
紐約市明升裝修公司的陳先生指出,華人家庭舊屋翻新時重點改造廚房和浴室。客廳部分則重新粉刷油漆,變換不同顏色以增加生活趣味,以自住為主的屋主多會打通餐廳和客廳,增加活動空間,而計畫將住房裝修後放租的屋主則有可能在客廳內增加間隔牆。
李先生指出,購買合作公寓(Co-op)屋主多數規畫將再換房而居,多數不願投資裝修,共有公寓(Condo)或獨棟屋(Single-Family House)屋主先考慮是自住或是分租,再決定裝修投資額度,購買不同價位的瓷磚、油漆和地板等。
「Better Homes and Gardens」雜誌總編輯維格(Jill Waage)說,「屋主辛辛苦苦還房貸,當然希望更有效利用屋內空間。」維格建議屋主舊屋翻新時應兼顧實用與美觀,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間。內嵌式儲藏隔間(built-in storage)和步入式衣帽間(walk-in closet)可增加額外空間。李先生說,不少華人屋主希望增大壁櫥空間,儲藏被子、衣物和鞋帽等,有些華人家庭專門隔出一個小房間作為衣帽間。
過去獨棟屋加建戶外燒烤和華麗壁爐如今顯得過時,近來更流行小型戶外活動空間,並建造與室內的連接區域,屋主更注重屋外景觀美化。屋主裝修新房或重裝舊房時,多希望能預留附帶衛浴的臥室作為客房。
在電子科技時代,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定空間儲藏電子設備或使用電子產品,這些空間日趨成為屋內的核心區域,舊屋改造時屋主可考慮利用既有的廚房或客廳空間,隔出一小部分作為家庭成員休閒娛樂的場所。
今年初在佛州奧蘭多(Orlando, Fla.)展覽的樣品屋多出自國際裝修大師之手,其中不少體現了未來裝修新理念,例如除客廳和廚房等傳統用餐區,房間內增加建造了三至四處小型用餐區,從側面說明現代住家希望用餐同時也能兼做其他事情的新訴求。
屋主重新裝修舊屋時往往重點改造浴室和廚房,裝修風格更新速度快,屋主希望追趕潮流並改造出個性化風格。維格說,「以前改建廚房的屋主較多,現在則多著重於衛浴,改造浴室和廚房的比例目前約為31%比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