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是省水馬桶還是「漏水馬桶」 [2020/10]
- 在美国65岁以上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 [2016/06]
- 你适合养什么狗?不同品种狗狗性格、特点大揭秘 [2021/04]
- 海外华人如何继承中国境内遗产 [2023/07]
- 在白牆創作逼真畫作 [2021/04]
- 一个新上海人的观察 [2020/09]
- 北美超市里那些看不懂的Cheese种类及吃法 [2016/01]
- 免费看电影电视剧的19个网站:最新在线电影热播剧 [2021/04]
- 疫期返中難 南加網紅分享攻略…錯一步就無法登機 [2021/08]
- 空气炸锅究竟好不好用?炸锅评测告诉你 [2019/11]
- 看清美國超市那些令人目眩的牛奶! [2016/08]
- 28种超实用的美国家庭常备药 [2017/05]
- 美国华人注意了! 这些你常在自家后院做的事万万碰不得... 一不小心就吃上罚单! [2019/09]
- 逛旧金山湾区9个风情小镇 [2016/05]
- 再来说在美国如何看免费的中文电视 [2016/01]
- 我们回不了中国了......... [2019/09]
- 外國上海人: “作孽,外國待久了,人戇掉了。” [zt] [2010/06]
- 穷人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富人为什么崇拜毛泽东,一些人为什么疯狂吹捧毛泽东? zt(转载 [2010/04]
- 百年中国三大怪胎:义和团、红卫兵、爱国贼 [2020/03]
- 金曲情牽半世紀演唱會 [广东话] [2012/05]
- 欢迎新朋友春苗 ( 季家凰 ) [2010/04]
- 久违的朋友你在何方? [2011/11]
- 毕业了 [2012/06]
- 大家都该忏悔 [2024/03]
- 狼心狗肺 的东西 [2023/06]
- 说一下美国这里的一个新的现象 [2023/10]
- 清零三年的代价 [2023/05]
- 所谓的台湾问题是大陆一面之词 [2023/01]
- 《評馬英九的避戰與謀和》 [2022/10]
我的朋友碰巧是一位人类学家。在警察质问他时,有那么迷人的一瞬间,他还以为自己在爱尔兰西部偶然遇到了一个喜欢将各种天气状况拟人化的部族,比如把冰雹叫做“冰雹夫人”,把阳光称为“阳光大师”等等。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国际交流中又一个误解案例而已。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英国,当老师要学生们拿出他们的“rubber”时,他只是让他们拿出橡皮,并不是要给他们上一堂有关避孕的课(译注:“rubber”在美国亦指避孕套)。住在“flat”中的英国人并不是把家安在了瘪掉的车胎中(译注:英国把公寓称为“flat”,而该词在美国可指漏气的轮胎)。“Bum”这个词在英国英语中既有“臀部”之意,也可指“流浪汉”。
Oliver Munday
在大西洋彼岸,使用“aggressive”一词来表达正面意义听上去非常奇怪,英国人觉得这几乎就像赞美别人奇丑无比一样怪异。在美国年轻人当中盛行的、说话时每四秒钟就加上 “like”一词的习惯如今在英国也流行开来了。这或许与试着让自己的话听上去不那么傲慢专断有关。例如,“It's 9 o'clock”听上去比较独断,让人不悦,而“It's, like, 9 o'clock”听起来则是适宜的商榷口吻,不显得像是说教。欧洲有传闻称,如今在美国甚至能发现有墓碑上写着“To Our Beloved Son, Brother and, Like, Husband”这样的碑文。
“To feel comfortable with”(觉得……很舒适)这个词组是典型的美式说法。英国人通常不会说“"we feel comfortable with using this taxi firm”(我们觉得坐这家出租车公司的车很舒服),就如同他们绝不会觉得遭到鞭打直到鲜血从大腿上流下来会很舒服。
美国人在借道时一般会说“Excuse me”,而英国人则说“Sorry”。即便距离别人还有10步的距离,美国人也会说“Excuse me”,因为他们习惯的间隔空间要比欧洲人大很多。当你听到别人总是无缘无故地不断说“Sorry”时,你就知道你到了英国。
在英国,如果一个人没听清别人说了什么,这时他所说的话要取决于他的社会阶层。比如说,劳动阶层会说“Aye?”,中下阶层会说“Pardon?”,中产阶层则说“Sorry?”,上层人士则问“What?”
在讲述过去的事情时,美国人比英国人更常使用现在时态。“I'm in the kitchen and there's this terrific bang and I dive under the table”是美国人特有的风格。这或许是因为,英国人比他们在大西洋彼岸的堂亲更重视过去。英国人可能也会叫小孩子“kid”,但他们在报刊标题或电视新闻中不会使用这个词。美国人对不甚优美的单音节词“kids”的喜爱多过对优美的“children”的喜爱,似乎很乐意把他们的后代视为散发着膻味的小山羊(译者注:“kid”也有小山羊的意思)。
美国的路标也往往比英国的路标更口语化。“Wrong Way─Go Back”(走错路--请返回)或“Ped Xing”(斑马线)在英国人看来都过于俗语化了。在英国,“Way Out”并非嬉皮士时代的遗留物(该词有“反传统、非主流”之意),它的意思是“出口”。英国的垃圾箱上过去常常写着“Refuse to Be Put in This Basket”这样的话,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直到你意识到“refuse”也有“垃圾”的意思时才恍然大悟。
简而言之,英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差异比他们通常想象的要大。时不时会有美国人说他们不知道“fortnight”(两星期)的意思,从来没用过teapot(茶壶),也不知道如何boil an egg(煮鸡蛋)。在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北约(NATO)的这两个盟友似乎是被生拉硬拽在了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