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是省水馬桶還是「漏水馬桶」 [2020/10]
- 在美国65岁以上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 [2016/06]
- 你适合养什么狗?不同品种狗狗性格、特点大揭秘 [2021/04]
- 海外华人如何继承中国境内遗产 [2023/07]
- 在白牆創作逼真畫作 [2021/04]
- 一个新上海人的观察 [2020/09]
- 北美超市里那些看不懂的Cheese种类及吃法 [2016/01]
- 免费看电影电视剧的19个网站:最新在线电影热播剧 [2021/04]
- 疫期返中難 南加網紅分享攻略…錯一步就無法登機 [2021/08]
- 空气炸锅究竟好不好用?炸锅评测告诉你 [2019/11]
- 看清美國超市那些令人目眩的牛奶! [2016/08]
- 28种超实用的美国家庭常备药 [2017/05]
- 美国华人注意了! 这些你常在自家后院做的事万万碰不得... 一不小心就吃上罚单! [2019/09]
- 逛旧金山湾区9个风情小镇 [2016/05]
- 再来说在美国如何看免费的中文电视 [2016/01]
- 我们回不了中国了......... [2019/09]
- 外國上海人: “作孽,外國待久了,人戇掉了。” [zt] [2010/06]
- 穷人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富人为什么崇拜毛泽东,一些人为什么疯狂吹捧毛泽东? zt(转载 [2010/04]
- 百年中国三大怪胎:义和团、红卫兵、爱国贼 [2020/03]
- 金曲情牽半世紀演唱會 [广东话] [2012/05]
- 欢迎新朋友春苗 ( 季家凰 ) [2010/04]
- 久违的朋友你在何方? [2011/11]
- 毕业了 [2012/06]
- 大家都该忏悔 [2024/03]
- 狼心狗肺 的东西 [2023/06]
- 说一下美国这里的一个新的现象 [2023/10]
- 清零三年的代价 [2023/05]
- 所谓的台湾问题是大陆一面之词 [2023/01]
- 《評馬英九的避戰與謀和》 [2022/10]
人活一生,有人留下了功,有人留下了德,有人留下了言。
但无论是功还是德,若没有“言”来记录,一切皆如浮云。
这几天,网上一个帖子,在长者和年轻人中一起火爆热传,就让人颇为伤感。
深圳创业者记录,扔了吧
我在深圳买二手房时,原房东刚过世不久,子女就卖了房子。房间里还遗留好多老人的相册、奖章、日记、书籍,让卖房人来收拾,卖房人说你们都扔了吧。
屋里还有很多老人留下的东西没收拾,联系上卖房的人。他说人已经出国了,处理不了,你们扔掉吧。
仔细翻了翻这些东西,大概都是老人一生的回忆吧,到老了还在珍藏,保存得很好。
有三本相册:相册里有老人年轻时的照片,站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应该是个意气风发的知青。
还有各种朋友的照片,背面写着朋友名字,哪一天惠赠留念的。也有老人父母、亲友、子女各个时期的照片。
放在最前面的,是一张十多年前大家庭的全家福,和子女的结婚照。其中有老伴年轻的照片,保持得跟新的一样,底片还在,仔细地包好了,照片都仔细地过了塑,保存得很仔细。
五个陈旧的牛皮日记本,里面记载着从15岁到70多岁里的琐事和感悟。有对同班女同学的暗恋;有下乡后的心路历程;还有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人和事,有年轻时的意气飞扬、挥斥方遒。有孩子呱呱落地到牙牙学习的初为人父的欣喜;也有下岗后,为了为孩子买辆自行车,四处借钱的辛酸。一个人一无所有,到外地打拼的欢乐和孤独。最后儿女都成家了,老伴却过世了,日记里剩下的只有对年轻的追忆和思念。
还有很多奖状、奖章,从厂劳动模范到技术能手,还有一些来到外地后参加比赛的奖状。里面还有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证,还有子女小时候得的各种奖状。
从这些东西里,大概勾勒出老人的一生轨迹:从小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是个大家庭,受尽父母兄弟姐妹的宠爱。父母是国企职工,无忧无虑的长大,中间穿插着青春期的暗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到草原当知青,然后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进了国企后,从技术员做到了副总工,遇到恩爱的老伴,有了一双儿女。然后下岗,又出来打拼,在这安家。把子女培养成才,送出国外,老伴走了,孤独地度过了最后6年。
我看着这些到了半夜,唏嘘不已,沉默无言。这些老物件承载了老人一生的美好与辛酸,子女却弃之若敝履。我把重要的挑出来了,留下了日记、相册、奖章。还有一本五几年的新华字典,一套六几年的老版毛选,还有一些有收藏意义的书。其他的在群里送人了,剩下的送到了废品站。哎,人生再精彩,走了可能连子女都记不住了,你所有的珍藏珍爱或许在别人眼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怜你一世酸甜苦辣!!
北京老干部日记,扔了吧
无独有偶,在微信群里,一位朋友说,他也碰到了差不多同样的事:
我在北京工作,以前从一位司局级老干部的儿子手里买了一套房子,虽然很老,但内部装修很好,直接拎包入住。
阳台上有个柜子,里面装满了老干部很多纪念章笔记本书籍等,打电话给那位儿子,他说父亲不在了东西不要了让我随便处理……
好多东西我都没舍得扔,里面有毛选、刘选、邓选、马恩列斯著作、学习笔记、各种照片、合影、纪念章、青春记忆……
这段话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的结语是,人生就是一趟旅行。你自己如果不给自己一个说法,你就相当于没有来过这个世上。
“人走之后,世界不会记得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曾来过。”
也有些孩子只要钱、只要房子,其他什么都不要。我们也碰到过,长辈想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子女冲过来反对:写这种无用的东西干什么?只有浪费钱!
在他们看来,除了钱,都是无用之物。你的生死,你的精神,都是零,根本不值一提。
你存了那么多钱留给后人,究竟图个什么?
40年前的传记手稿
其实,很多人还是很孝敬父亲的。那些扔掉日记和照片的子女,未必是不孝顺,而是他真的无力收拾那么多东西。
老父亲试想,在你90岁时,你的儿子也六七十岁了,他自己的一生,也已经厚重无比。你指望他来帮你整理,有没有可能?他自己的东西,屋子里也放不下了。
就这件事,杭州的叶女士最有发言权。
她的父亲是位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爷,后来参加了革命,早在1979年就英年早逝了。这么多年来,她们兄妹一直怀念父亲,但可以流传下来的东西,实在少之又少。随着自己年事已高,再不着力记录,晚辈是根本完不成的。直到去年疫情期间,他们翻出了父亲留下的一箱日记,想大概梳理一下之后交给家传整理成一本传记。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竟然发现了父亲生前自己写好的将近三万字传记!大喜过望,他们马上请家传记者补充采访了父亲最后的一些事迹,最后写成了一本五万余字、五十多张珍贵图片的传记。她说,读父亲的传记非常感动,让她知道了一些父亲生前从未告诉过她的事。书中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书出来后,亲友们纷纷索取阅读,成为家族盛事。从此,父亲的故事将永远流传,晚辈将有可以传承家族光荣的载体,不再被历史湮灭。像叶女士这样的孝子孝女,当然有很多。
2020年底,钱江晚报和杭州日报发表了一篇新闻,据浙江财经大学社会贤达与传记文化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在该中心与家传—中华个人记忆博物馆的平民口述史传记中,62.5%是由子女发起并支付采写费用的!虽然都说养儿防老,但主动为父母写传并支付费用的,55%是女儿或孙女。不要考验子女的孝心
这两年,我们见识了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人总觉得还早,以后再说,而错过了让父亲讲述的最佳时机,“子欲记而亲不讲”。
我们见过了太多的遗憾:子女终于有空想写下父母的事迹了,父母却又不在了。
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沽名钓誉,从而不敢动手。
更多的人,则是子女没有耐心听,自己也没有能力完全地写下来。我认识的一位1946年在大学期间入党的地下党,自传写了6年,还是完不成。
毕竟,家传写作还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会帮我们整理。这其实是对子女孝心的考验,是不慈!
所以,我们一直在劝那些有写作和记录能力的长者,一定要将文字和图片整理出来做成书,方便后人传承。如果不懂,一定要尽快找专业的机构和记者帮忙。
你的后代,能带走一本200页的书,能一代代传承一本书,历千年而不辍,但他们带不走一屋子的资料,你不整理,你一走,这些东西就全成了废品,你的人生,也就跟没有来过一样。你所有的珍藏珍爱,或许在别人眼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后人就算有心,也无力完成整理工作了。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卡尔·贝克尔法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那么,你就是你自己的历史学家,你要完成自己的历史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