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是省水馬桶還是「漏水馬桶」 [2020/10]
- 在美国65岁以上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 [2016/06]
- 你适合养什么狗?不同品种狗狗性格、特点大揭秘 [2021/04]
- 海外华人如何继承中国境内遗产 [2023/07]
- 在白牆創作逼真畫作 [2021/04]
- 一个新上海人的观察 [2020/09]
- 北美超市里那些看不懂的Cheese种类及吃法 [2016/01]
- 免费看电影电视剧的19个网站:最新在线电影热播剧 [2021/04]
- 疫期返中難 南加網紅分享攻略…錯一步就無法登機 [2021/08]
- 空气炸锅究竟好不好用?炸锅评测告诉你 [2019/11]
- 看清美國超市那些令人目眩的牛奶! [2016/08]
- 28种超实用的美国家庭常备药 [2017/05]
- 美国华人注意了! 这些你常在自家后院做的事万万碰不得... 一不小心就吃上罚单! [2019/09]
- 逛旧金山湾区9个风情小镇 [2016/05]
- 再来说在美国如何看免费的中文电视 [2016/01]
- 我们回不了中国了......... [2019/09]
- 外國上海人: “作孽,外國待久了,人戇掉了。” [zt] [2010/06]
- 穷人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富人为什么崇拜毛泽东,一些人为什么疯狂吹捧毛泽东? zt(转载 [2010/04]
- 百年中国三大怪胎:义和团、红卫兵、爱国贼 [2020/03]
- 金曲情牽半世紀演唱會 [广东话] [2012/05]
- 欢迎新朋友春苗 ( 季家凰 ) [2010/04]
- 久违的朋友你在何方? [2011/11]
- 毕业了 [2012/06]
- 大家都该忏悔 [2024/03]
- 狼心狗肺 的东西 [2023/06]
- 说一下美国这里的一个新的现象 [2023/10]
- 清零三年的代价 [2023/05]
- 所谓的台湾问题是大陆一面之词 [2023/01]
- 《評馬英九的避戰與謀和》 [2022/10]
好像就在昨天,我们还在爬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官兵抓强盗,而对母亲一遍遍嘶喊回家吃饭充耳不闻……
怎么一觉醒来,饱满脸庞就变成了陈年核桃,漫天霜雪就落满了稀疏双鬓?
宛如和平年代硝烟已经远去,曾经的雄心壮志也随风而逝,猝不及防,只剩两个粗大的黑体字,好似电影推出的片名由远及近赫然入目:养老。
今天我们该如何养老?
这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必答题。网上热文: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雪雨。是耸人听闻么?
有人说如今有新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养老。试问哪个家庭能完全躲开?而第三个恐怕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和第一个基本算同类项可以合并。
细分分,大概有这么三大项:
儿女养老。
自主养老。
养老院养老。
还有前几年很是红了一阵的抱团养老。不过这里就不讨论它了,事实和时间会证明,那只是海市蜃楼,看去美轮美奂,实则一片虚幻。
当你五六十岁,身体还算康健,兜里也有几个闲钱,叫上几个闺蜜或发小,一起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建(租)个小楼,天天聚餐打牌喝茶散步拍照,简直人间仙境哇!
但那只适合度假旅游,而不适合日久天长无事生非众口难调柴米油盐……抱团好比水桶的那道箍迟早抱不住,木板散落一地。
时间长了,交通就医购物等问题逐渐显现,忙闲不均,性格摩擦和经济纠纷,也会如同老鼠悄悄钻出来,啃噬掉表面一团和气的友情。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老公老婆还要花几十年来辛苦磨合,多少草民夫妻和明星情侣,都从爱得死去活来到一拍两散,况乎外人。
更重要的是,当你重病在床,最初的嘘寒问暖后,哪个天天亲人般来日夜照顾端屎端尿?
还是几千年来咱们信奉的养儿防老吧。
可往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也无须细讲多说,共识是:靠儿女,靠不住。
你去过医院尤其是住院部吧,这一幕大概不陌生:老人卧床已久,千呼万唤儿子好容易露了面,却牢骚抱怨心不在焉,不停打手机,没半个钟头就丢下一句“有事先走了”扬长而去。
除了孝道如今像掉在马路上的一枚硬币,已经没人愿意弯腰去拾捡外,儿女也难,譬如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妻,要挣钱,要管崽,要还房贷车贷,还很可能要面对上头6个老人,有时候也有心无力,怪不得他们。
别忘了老祖宗遗训:久病床前无孝子。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有没有感天动地真正孝顺的好儿女?当然有,只可惜大熊猫稀少为贵,不知这天大的福气会不会轮到你头上哦。
那就自主养老。
当我们还不算太老,从满足温饱来说还算财务自由,当住着自己还算宽敞的房子,当夫妻同在且身体还算健康,说话都中气十足很牛逼:靠谁不如靠自己!
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没到那个份上。
当我们头发和牙齿都掉光了,身体像发动不起来快要散架的汽车,面对天价般的治疗费和雇工费唉声叹气,更让人绝望的是老伴先走了一个,孤苦伶仃,气息奄奄,还敢说靠自己吗?
这句话中国人信奉了几千年:天无绝人之路。可真到了日暮途穷的那一天,百条路千条路,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条路:养老院之路。
几十年前对于我们还十分陌生的养老院,如今已耳熟能详,成为入驻我们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常客。放眼望去,以前难觅踪影,现在已星罗棋布。
中国的养老院,究竟状况怎么样?
回答是不怎么样。
一是少。从数量来看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从一线大都市到偏远乡镇都有,说明许多人都看出是个新兴产业。但架不住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仍然是僧多粥少。
二是质量参差不齐。公立的少,收费也相对低,但一床难求,排20年都不一定排得上。服务质量嘛,就好像看油画,宜远观,不可近窥,凑近全是颜料疙瘩。私立的高档的条件好,像宾馆,似会所,但动辄月供上万至几万,一般人谁敢问津,譬如妖艳明星,倾国倾城,养眼可以,敢奢望娶进门么?
三是没有哪家让你完全放心。披露养老院内幕的帖子不少,看了让人一阵一阵冒冷汗。
蟋蟀曾和人一道,去一个貌似条件不错的养老院探望朋友,此人原来是一个女科长,当年泼辣能干,意气风发。
被儿女送进来后,没几年间就像换了个人,面黄肌瘦,神情呆滞。一见面就说你们带吃的没有啊?我们拿出一包饼干,她手忙脚乱撕开包装,一把把往嘴里塞,掉落一身碎屑,呛得连连咳嗽,饿牢里放出来一般。
这可是亲眼所见。其它方面待遇如何,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我们去探望后的第二年她就走了,大概70刚出头吧。
谁都不愿去养老院,但到了那一天就由不得你。老迈了,病瘫了,痴呆了,自理能力荡然无存了,你怎么办?能怎么办?
当然养老院并非地獄,许多人也太太平平过了许多年。但过得并不太平的也不少,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啊!
这里主要说的是年迈卧床的。
蟋蟀有个铁哥们,母亲101岁,住省会城市养老院已逾5年。他是个难得的孝子,兄妹五六个,其他人都不闻不问,只有快70的他张罗奔波,每天探望,自然和里面稔熟。
听他说养老院故事,写部长篇小说没问题。
既然人人求,那还不发了财?
由于各种原因,其实除了私立的贵族范的,大多数养老院是惨淡经营,利润空间小,发给护工的工资很有限,有3000元就不错了,小地方的大概只有2000上下。
该说到重点了:护工。
护工包括上门的保洁烧饭带小孩的家政服务,才是正儿八经的新兴产业。凡一二三线城市,对它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几乎家家都在叹息:找个好点的保姆太难了!
保姆还有得挑,养老院的护工能由你挑么?
这些女人大都来自农村和城市的贫困人群,年纪在四五十岁,没文化,没专长,唯一可以出卖的,只有劳动力。
在养老院“重点”区域,她们一个人要管半护理和全护理的6—8人,喂饭换衣翻身和端屎端尿,又脏又累,强度极大,拿这两个钱,能没怨言?能有好脸?能不发泄?
重要的是,养老院是个高度封闭的“围城”,几乎与世隔绝,大多数儿女甩掉包袱后就极少亮相。一个卧床或只能依靠轮椅的老人,失去了自理能力,也失去了自卫能力,若被虐待,叫天天不应。
上了年纪的人有句口头禅:死了算了,不想活那么长,可都是叶公好龙。你到蹦极的高台上去看看,多少人成天嚷着要刺激要挑战,真到了上面,哭爹喊娘腿抖得像筛糠抱着柱子不撒手,不得不让别人踹下去。
生活中也是这样,普遍是越老越病越怕死,那些自杀的,大都是中青年。求生乃本能,人的动物性会强势抹去你的社会性。
送到养老院,你找人托关系认识院长等等,统统没用,最后还得看护工的。对谁好些对谁差些,让谁舒服让谁早死(不用谋杀只须无视你即可),全在她不动声色一念之间,而且谁也抓不住把柄。
细想想,你身上的鸡皮疙瘩起来了没?
就是高薪请到家中的保姆,表面活雷锋一个,背后卡脖子打耳光百般折磨老人,都是被摄像头偶然发现,这种事网曝还少么?
还有一种护工已自成门派:孤老头子半痴呆,又不去养老院,请来一个中年保姆,没两下子就发展成“夫妻”,老人“自愿”把房产过户给“继母”,儿女们当然不干了,狗血官司乒拎乓啷一地鸡毛……
更别提杭州那个狼心狗肺的保姆莫焕晶,偷盗诈骗还纵火烧死雇主林生斌一家大小4口。还有为快速谋取钱财,毒死闷死自己看护的十几个病瘫老人的蛇蝎护工何天带,陈宇萍!
在无人监督的盲区,千万别低估了人性之恶!
护工有好的吗?当然有,前段网上热传的帖子,把老人真正当成亲人的“护工陈阿姨”就是。占比多少?恐怕不过十里挑一。
图为感动了无数人的中国好护工陈阿姨
上面提到的蟋蟀那个朋友,他对护工就三个字:拍马屁。
具体三招:一是送礼物。隔三差五,给护工带点糕点水果,是甜头也联络感情保持热络。
二是塞小费。交给院里已不少了,可人家护工拿不到。甜言蜜语,不如真金白银,所以再苦不能苦老人,再穷不能穷护工!潜规则:每月固定给,节日翻倍给。
三是多聊天。每天去,都要和护工家常里短,多说好话多感谢多奉承。加上全院只他一个人数年如一日天天去,陪母亲唠嗑,解决所有问题,感动了全院也感动了护工:你真是个大孝子,我一定照顾好你老娘!
说到做到。他老娘摔骨折卧床近两年,不仅没有生褥疮,还胖了几斤。不言而喻,全是护工的功劳!
如果没和护工套近乎,抑或是得罪了她,那老人家还在么?用脚趾头都想得明白。老人免疫力极差,一旦长了褥疮,就会加速溃烂并感染,会烂出碗大的堪称恐怖的洞,熬不过三五个月,跟晚期癌症差不多。
感谢蟋蟀的这位铁哥们,是他让我第一次对养老问题静夜思之,情不自禁写下了这篇文章。
蟋蟀这个朋友乃个案,没有可比性,因为很难找到这样的中国好儿子。他生性低调,不愿张扬,为尊重他,就不公布其姓名了。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我们如何面对养老?如果没有机会和缘分,去培植一个堪称亲信的护工,那么一个风烛残年难以自理的老人,靠什么抵御外侮?
还是靠孩子。
孩子常来,就是昭告天下:我可是有儿女的,欺负我有人会出头!儿女们端屎端尿不会沾,但抓着把柄来兴师问罪积极性绝对高,弄不好还能落一笔可观的赔偿,何乐而不为?
现在人都不是善茬,或上门闹事,或网上曝光,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养老院不敢怠慢,室友不敢放肆,护工更不敢胡来。
静悄悄的养老院,内部也是弱肉强食。
有强势儿女的老人,在养老院就有地位,说话都声音高八度。有儿女但从不来或很少来的呢?那也有用,毕竟外面有“人”,别人就会顾忌,万一哪天打上门来追究呢!
无助的,是没什么钱的孤老。有钱但无儿女,又失去自理能力的更可怜,瘫在床上半痴呆,既没维权能力,又丧失花钱的能力,万贯家产多半成了别人虎视眈眈的唐僧肉。
甭说草民,有钱有势的也一个熊样。那个靠色相被外国富婆包养,带着几十亿回来做慈善家的李春平,4年前就痴呆了,叮在巨额财产上的苍蝇蜂拥而来,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
养老院也是一堂活生生的社会学现场课,它当当当敲着黑板告诉我们什么呢?
从眼前说。
在夫妻双双身体还算健康时,要充分享受生活,不要省钱,不要懒惰,玩想玩的地方,吃想吃的美食,见想见的故人,不要等动不了了后悔。
这辈子绝不去养老院,许多人都发过毒誓。
可年岁不饶人啊,到了那一天,就是皇亲国戚也概莫能外。你瞧里根和撒切尔老年痴呆,连亲人都不认得了,最后岁月,惨不忍睹,全靠人24小时照顾。
眼下这个拜登,千辛万苦登上总统宝座,却颠三倒四,口误频频,上个飞机也会连跌三跤!怪不得他,芳龄79,本该蹲在养老院。
咱们万一日后非要去,也要充分考察,慎重决策,选择一个正规的养老院,培养一个信得过能托付的护工,建立一个与外界24小时暢通的联系渠道(即使没了手机也能有人帮你传递信息)。
从长远看。
有两件事要早做打算。一是积攒相对充足的资金攥在自己手里,有钱鬼都能帮你推磨。要活得像个人样,不憋屈,少受苦,钱是底气钱是胆。
二是不要相信丁克潇洒,一定要生小孩(包括孙辈)且尽可能多生,那才是你将来打赢艰难的养老之战,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预备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张爱玲曾幽幽放话: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始终过得如行云流水。
这就是酸甜苦辣的生活,它既有天使笑靥,也不乏恶魔嘴脸,我们唯有坦然面对。
活着,是上天的恩赐和眷顾;
健康,是最后的尊严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