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对于近代史的“怨妇泼妇情妇”心态

作者:8288  于 2025-8-14 14:0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网络文摘-新间与政治|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19评论

张鸣: 对于近代史的“怨妇泼妇情妇”心态

作者: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
本文摘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出版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的一个朋友曾提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来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想想看你今后该怎么生活——你谁都不认识,这意味着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历史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实际上我们是离不开它的。其实对于一个民族,无论是其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很多人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处于失忆状态,所以一直安放不好自己的位置,在历史长河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课,大学本科都在开,但是名义上讲的是历史,实际上却不是当成历史课开的,而是按ZZ课开的, 即使在历史系也是如此。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是想给大家灌输一种世界观,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观念史。所谓史实,是被要求服从某种观念的。如果我们今天从一个常人的是非和真伪角度来看,这样的历史就是W史。上这种政治课的时候,大家都兴趣不大,经常睡觉或者看小说。但别看上课的时候不以为然,其实你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它影响,一到在网上谈某些事情的时候,只要涉及历史,就不知不觉地把这套东西搬出来了。也就是说,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这就令人很困惑。
我国的近代史,有一个范文澜、胡绳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 其中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 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三大革命高潮,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折腾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洋人那一套东西。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革命搞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重新开放。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噪革命,重新开始鼓噪排外。可是这样一来, 我们会回到哪儿去呢?我们处在这样 一个过程之中,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
以往我们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三种惯常的态度。在此,请允许我打个不严谨的比方。第一种是怨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我们苦大仇深,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圆明园那几个水龙头能卖出天价来, 就是因为这种心态在作怪。那几个水龙头怎么可能是英法联军抢走的呢?当时圆明园珍宝如山,英法联军会抢这几个按照西方的模式做出来的喷头吗?它们十有八九是在这个园子废了以后,被中国人弄到外边卖掉的。卖出去也就是当个摆设,当时仨瓜不值俩枣,现在却卖给华人,卖到几千万,可见国人这种怨妇心态已经根深蒂固。
第二种是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但是我们觉得很好,还很推崇,因而创造出很多神话。如果当时斗争真有这么波澜壮阔,那英国人根本进不来,我们也就根本不会有这段被称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第三种是情妇心态。它跟前面两种心态正相反,在它看来,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但是被殖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尤其对这个民族的上层精英来说。如果这些上层精英曾受过本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熏陶,他们就会感到更悲哀。 但是情妇心态把这一层抹掉了——就觉得殖民是好事,能看到它给被殖民国家带来文明,却看不到殖民本身的掠夺和奴役。 这种心态,其实有点变态。
“三妇”心态实际是我们国人对待近代历史比较常见的心态。有人说,这好像都不大对头啊,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和外来者呢?我说,我们能不能别在历史和外国人面前当妇人。你可以将其当做朋友,也可以视为敌人,只要自己别像妇人一样就成。关于心态问题,我觉得是在看待近代史的时候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西两种体系
所谓近代史,如果按中国传统史学来说,就是晚清史。中国传统史学,是朝代史,唐史、宋史、明史、清史这样的。如果按世界史的划分来说,晚清史只能算是中国近代史。我们怎么看待近代史,或者说怎么看待我们的晚清史,这个历史过程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晚清历史的本质就是西方把中国拖入它们的世界体系的过程。西方有个世界体系,我们有一个天下体系, 或者叫朝贡体系。但是我们这个天下体系 (朝贡体系)是内敛的,是内缩的。就是说,并不是我去打了天下,征服了某块殖民地,然后建立起一个朝贡体系让其他人来服从我,而基本上是用一种文化的、一 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让周边国家来仰慕我的文化,然后向我进贡;或者以大国之威, 让周边国家向我朝贡。有的朝代也会打一 下,占了地方,不是当殖民地,而是直接占领。但往往控制不住,朝代末期又退了出来。在这个天下体系里,我呢,是中心,但并不知道世界周边有多远。朝贡体系就像一个圆,这个圆的中心是中国,而外延有多大不知道,多大都可以。你来不来我不管:你来朝贡,那是你向慕王化; 如果你不来呢,随你的便。显然,这样一 个体系不是向外输出的体系。但是西方自十八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之后呢, 实际便形成了一个输出型的体系。它不断地把这个体系向外输出,把它所遇到的, 能殖民的就殖民,不能殖民的也要把其纳入自己的体系中来。在这两种体系的碰撞中,我们的天下体系显然崩溃了。
我们干不过人家,就得听人家的。中国人开始是被动接受,人家兵临城下,我们捏着鼻子忍受;后来有点主动性了,逐渐产生了解人家的欲望,开始学习《万国 公法》。我们在1860年开始设置同文馆的时候,主要学习的就是《万国公法》。我们开始想了解这个世界体系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万国公法》,其实就是西方那个世界体系的规则。

开放口岸也是如此:开始是人家逼着我们开放,这次开放一些,下次再开放一些,后来我们就自己主动开放了。学习亦是如此:开始是被动学习,然后是半推半就、中体西用,最后是全面地学习。到了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是全面地学习。不光是西学东渐,而且是西俗东渐。如果注意看一下那个时候的报纸,就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西式礼帽是文明帽,手杖是文明棍,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我们的京剧叫旧戏。凡是西洋的东西都意味着文明,都意味着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这个时候已经心悦诚服地被拖入了这个体系——我们认账了。为何会这样?因为西方世界迎合了人类创造和追求财富的需求,一旦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普及开来,会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驱使人们去进入它们的世界。这就是一个近代史的过程。
可能在我们今天看来,西方的世界体系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它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建立的,跟工业革命息息相关。如果按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说法,其实西方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偶然,但是这个偶然却造出了大事。为什么呢?因为工业革命创造出一个新工商文明,而现代工商文明这样一个潘多拉之匣被打开后,世界就变了。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人,或早或晚都得跟着走。

我觉得这个文明可能是不好的,它对资源掠夺和榨取得太厉害,对环境破坏得太快。就像《庄子》里那个故事,说是一个老头在浇园子,园里有一口浅井,老头每天拿个瓦罐跳到井里,打一罐水然后爬上来浇。子贡问他为什么不弄个桔槔(就是杠杆),那样多方便。老人说他知道那个东西,但是他不用。为什么要用那玩意儿呢?它是机械,人用了机械就起机心了,就想着怎么取巧,从此天下就不得安宁了。 其实道理就是如此,一旦把这个大工业文明唤出来之后,人们就天天想着怎么取巧——我们去发明创造,翻着花样地想着怎样去榨取资源——人类几万年的历史都没有弄出这么些事来,但这几百年就都实现了,而且后面会怎么样,人类还不知道。但是世界一旦进入这个轨道,潘多拉匣子一旦打开后,就回不去了。你想进去也罢,不想进也罢,都回不去了。你看这世界哪个地方还没有进入这个体系?哪个地方还没有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哪地方还是桃花源?没有办法。你只能在这个文明的基础之上,想一点补救的办法。 比如出现了土壤板结、农药污染问题,我们只能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想办法发明一种污染较小的农药,以及使土地板结程度较低的化肥。我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之上往前走,不可能回去了。人类都不可能逃脱这个被工业化的命运,抗拒它是没有用的。西方的发展道路或西方的世界给我们带来这个东西,世界的命运已定,已然逃不过去了。


中国的抵抗
所谓中国的反抗史就是抗拒史,其中抗拒最激烈的就是义和团,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把所有沾洋边儿的东西全部干掉。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如果发现里面有一张洋纸, 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当时他们盲目排外, 排斥一切。而这样做换来的是一个很悲惨的结果,我们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外国可以在中国北京驻军,从山海关到天津一线,中国军队不能驻军,外国军队却可以。天津也是如此。 后来中国人要在这一带驻军,只能把军队服装换成警服,以警察部队的名义进驻。 不仅如此,中国还赔了人家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这种抵抗是无效的,不仅中国的抵抗无效,其它地方,诸如奥斯曼帝国和非洲祖鲁人的抵抗也是无效的。任何地方的这种抵抗都是无效的,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潘多拉的匣子”一旦被打开,这个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在西方的工业文明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可能有很多种选择。比如,我们可能还在慢慢地走,出门还骑驴。进京赶考的人给老婆写封信,估计她三个月以后才能收到。
过去的风俗, 长久以来都这样,或许现在某些地方还是这样。因为中国两千多年大体进步不大, 拿秦朝和清朝比的话,我们的进步有限, 尤其是技术进步有限。有人可能说,秦朝烧不出瓷器来,清朝可以烧出许多花样的 瓷器来。但秦朝的陶罐子也能顶用,一样可以煮饭、打水。还有马车,秦始皇那个时代的马车,跟现在我们看到的马车没什么本质区别,除了现在的马车是胶皮轮子而已,进步非常有限。
那个时候好不好呢?女性可能差点, 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出去上学,婚姻大事都由别人做主,看上谁也不能直接嫁给他,除非你是卓文君。男性可能感觉还好,如果有本事就出来,考个秀才、中个举人很爽的。很多人觉得我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失去了一些东西。现在人们普遍活得比较紧张,文明越往后发展,人们越紧张,也就没有闲暇去想其他的。
一些有钱的读书人闲下来,就会想现在的生活太没意思、太乏味了,过去的日子多好啊,田园诗一样的生活。吟吟诗,喝喝酒,谈谈风月,一天到晚没什么紧张事, 一觉睡到自然醒,多舒服啊。人们会怀念这样的生活。
实际上我们人类很难,作为人,很难有一种状态是感觉非常好的。当我们回头看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既然我们不可能逃脱这个命运,那么我们的感慨,我们的愤慨,或者我们的不满意都只能是一种牢骚而已。那么我们干吗要这么折腾呢?这样想来,心情就会好一点,就会平和。我们可以设想,有没有可能摆脱这条道路? 其实历史上很多人都在思考,是不是可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路。这个想法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国人一直都想走一条特色道路,一直都在想。
我们最早学日本。看上西方直接学西方就行了,干吗学日本呢?日本纳入西方是后来的事情,当时还不算西方呢。我们之所以学日本,是因为觉得日本好,学日本是捷径。我们认为日本学西方是学了一条捷径,我们如果直接学捷径就更捷径了。什么叫捷径呢?就是抄小路。人家这么走,我们抄小路,抄近道,赶上去,走到前面去。后来我们又学俄国了,也是想抄近路。学俄国实际上也是学西方,看上去俄国人抄小路突然之间就富强了,就厉害了,就变成苏联可以跟美国人抗衡了。 其实中间有一段时间我们还想学美国,辛亥革命以后成立了临时政府,那就是美国模式。为什么学美国呢?因为当时我们认为美国是最先进的,我们把最先进的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抄近路学人家,是想把那些貌似是捷径的东西学过来,这本质上就是想走一条中国自己的特色道路。这条道路无论怎样,还是离不开工业文明。也就是说,无论怎么讲中国特色,都不能回到孔子时代老牛破车的道路上去,都不能回避工业文明自搞一套。沙特是一个神权国家,但是它也接受西方文明。有时候接受得比较过分,一些大阿訇们会生气抗议。国王一看大阿訇们抗议了,就悄悄令手下把大阿訇坐的高级轿车全部收走,封上封条。大阿訇们出来一看车被收了,就问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你们反对西方工业文明,而汽车那些玩意就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 所以你们不能坐。大阿訇们想,不坐高级轿车,靠腿走路太难受了。于是之后再开会时,就同意了一些条例。也就是说,即使今天再保守的人,有一个问题也是能够想通的:他绝对会享受西方文明的成果, 有小车就不坐大车,有电梯绝对不会爬楼梯,如果爬一定是为了减肥。
我们现在能不能摸索出一条全新的路?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我们很难走出这个大框架,很难走出来一条跟这完全不一样的道路。走自己的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还有,中国人能不能不挨打?毛泽东说了,中国人学西方,但是为什么先生老打学生? 的确,他们老打我们。但是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如果不挨打,能去向西方学习吗?

说实在话,我们走到今天也可以说是被打出来的。不挨打就学西方,日本人做到了。佩里舰队去了,一看日本人没什么大船,就递上条约订城下之盟,日本琢磨琢磨就软了,就同意开放 ——日本的开放不是从明治维新时开始的,而是从幕府时代就开放了。还没打, 日本就开放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往前学。但是中国人做不到,这可能跟国民性或民族性有关。不挨打,就很难学人家, 被打得很惨,才学得好一点。
比如,在 1901年之后,那次被打得最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都从皇宫里逃了。大热天的,太后那么大岁数了,化装成农妇,坐着骡车,一路风餐露宿,还穿越苞米地,一身痱子,两天两夜连水都喝不上一口——这下可受苦了。所以我说帝王之尊得挨点饿,挨过饿后,施政、做事什么的就好一点。总这么养尊处优的话,根本没法进步。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发现,日本的传统其实维护得很好,西方看东方很多方面是看日本。日本的历史和古代文化都不如我们悠久,但是为什么它在西方受到的评价那么高?就是因为它走出来了,它成功了。你现在成功了,人家才会重视你的过去。如果你现在什么也不是,那么你的过去就是一堆垃圾。就是你想发扬国粹、弘扬传统,都没机会。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不能走出历史,那么我们过去的历史就什么都不是。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这段历史,又该怎么去做?很显然,我们需要冷静地审视过去,不能再当怨妇、泼妇、情妇。冷静地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2 回复 BANGZI 2025-8-14 21:43
一个字儿:有钱有枪才能打才能被人尊重!
回复 浮平 2025-8-14 21:53
文章中说:【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我说,我们能不能别在历史和外国人面前当妇人。你可以将其当做朋友,也可以视为敌人,只要自己别像妇人一样就成。】

作者虽然自称“不严谨”,但显然并未理解这种不严谨的本质及潜在后果。这段话不仅学术上不严谨,更暴露出严重的等级观和性别歧视习惯。

反思:为什么不用“懦弱男”“无理男”“无德男”来描述现代人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当代女性能否被视为推动中国社会向公正平等,文明理性方向进步的主力?

这种传播模式不仅加剧性别对立,还可能扭曲公众对历史、道德、法律和公民权利的认知,并容易被政治偏见利用。比如,最近的武大事件中,女生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维权的行为被视为欺负男生,强势,甚至遭到诬告指控;男生在公共场合的不当动作,撒谎等违背公德的行为,却被大量男性播主忽视。这导致判断标准混乱,出现双重现象,并最终将责任归咎于女生。
回复 浮平 2025-8-14 22:29
本人依据大量网络文章分析,现阶段政宣的主要议题包括:

1)  将社会伦理问题的责任转嫁到女性, 政治对手和外界;
2)  鼓吹文革式民粹手段;
3)  强化极端民族主义观念, 简化社会矛盾的因果关联, 一味的将责任转嫁外界;
4)  回避和推迟司法改革及制度的结构性改变。

上层以维护政权为首要目标,而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司法改革和制度结构性变革,这又必然涉及理论逻辑,  伦理共识和是非标准的一致性,会挑战现有等级观和集权制度。因此,深层次的制度改变不可能自行推动,政宣只能通过表面宣传,  转移责任和煽动情绪来应付,反过来暴露出目的与方法的内在矛盾。
回复 浮平 2025-8-14 22:52
BANGZI: 一个字儿:有钱有枪才能打才能被人尊重!
集权制度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既不希望民众拥有财富,也严禁持有枪支。

仅停留在“有钱有枪能打才被尊重”的认知,在民主社会未必成立。
回复 浮平 2025-8-14 23:04
文革后,社会精神层面的认知两极分化,与物质层面的贫富悬殊一样日益明显。
回复 BANGZI 2025-8-14 23:21
浮平: 集权制度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既不希望民众拥有财富,也严禁持有枪支。

仅停留在“有钱有枪能打才被尊重”的认知,在民主社会未必成立。
嗯,米国好,都是疯子拿枪狂扫老百姓和孩子们。没听说把政客干掉的。允许持枪的确是个很纠结的问题。说是让弱者有自卫的手段,这个俺也同意。但是客观效果是大批的无辜老百姓送命。
1 回复 BANGZI 2025-8-14 23:22
浮平: 集权制度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既不希望民众拥有财富,也严禁持有枪支。

仅停留在“有钱有枪能打才被尊重”的认知,在民主社会未必成立。
对于国家来说有钱能打才是硬道理,颠扑不破!
回复 浮平 2025-8-14 23:25
BANGZI: 嗯,米国好,都是疯子拿枪狂扫老百姓和孩子们。没听说把政客干掉的。允许持枪的确是个很纠结的问题。说是让弱者有自卫的手段,这个俺也同意。但是客观效果是大批
那就更说明需要引入'第三维'的价值判断系统, 建立一致的, 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是非判断基本伦理道德体系, 以此来约束言行道德底线, 即公正的法律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标准. 而非二维的弱肉强食观. '尊重' 的概念是人性特有的精神需求, 并非仅仅是有钱有枪就能满足尊重感的物质性质.
回复 BANGZI 2025-8-14 23:32
浮平: 那就更说明需要引入'第三维'的价值判断系统, 建立一致的, 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是非判断基本伦理道德体系, 以此来约束言行道德底线, 即公正的法律系统, 并在此基础
俺看不到你说的这个米国,俺在米国住了30多年了。可能俺的认知有问题。
回复 浮平 2025-8-14 23:36
BANGZI: 对于国家来说有钱能打才是硬道理,颠扑不破!
首先,  前提是主观模糊的, 但结论是绝对的.  什么叫做有钱能打?

简单举例, 世界上那么多的小国, 相对大国来说, 钱少枪少,  不一定都比钱多枪多的少一份尊重. 您在另一篇文章中举例越南人对大国不尊重, 难道是因为大国的钱少和枪少吗?
回复 浮平 2025-8-14 23:38
BANGZI: 俺看不到你说的这个米国,俺在米国住了30多年了。可能俺的认知有问题。
有可能.    再长一点....
回复 Wuming123 2025-8-14 23:47
BANGZI: 一个字儿:有钱有枪才能打才能被人尊重!
有钱,有枪是表象。即使当年每人发一把枪,胆大的就去拿枪当山匪,胆小的就会把枪管打成锄头。

一个国家的强盛靠得是“上下同欲,朝野同心”。当年的中国的衰败,主因的”麻木不仁“的国民。被异族统治了200多年,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成了没有生气,逆来顺受的动物,国家兴亡关我屁事!这才有了为几块大洋,为八国联军扛攻城梯子的北京游民,无神的双眼围观被砍头的革命党,华北农民坐在田埂上,围观入侵中国的日本侵略军。

其实日本侵华,也没有真正唤醒麻木的中国人,特别很快就被日本占领的华北和沿海。人们又当做成一次清兵入关。中国人(农民)的觉醒,始于共产党的游击区,以及国民政府的大后方。直到血流成河的内战,天翻地覆的文革,才彻底唤醒了中国人!

你看看港台人对西方人,仍然是谦恭有礼(卑恭屈膝),就是因为他们没用经过文革的洗礼。文革洗净了中国人几百年来的奴性!
回复 BANGZI 2025-8-14 23:57
Wuming123: 有钱,有枪是表象。即使当年每人发一把枪,胆大的就去拿枪当山匪,胆小的就会把枪管打成锄头。

一个国家的强盛靠得是“上下同欲,朝野同心”。当年的中国的衰败
是的,国家意识米国做的挺好。不过快给民主党玩儿废了。但是共和党这么闹也不是个事儿。上学的时候死活不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出了国之后好像有点明白了。文革有其负面影响,但是正面作用是教会了人们不畏权威,什么都可以打倒。
回复 BANGZI 2025-8-14 23:58
浮平: 有可能.    再长一点....
  
回复 浮平 2025-8-15 00:43
BANGZI: 是的,国家意识米国做的挺好。不过快给民主党玩儿废了。但是共和党这么闹也不是个事儿。上学的时候死活不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出了国之后好像有点明白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早就教会了百姓不是顺从就是造反的道理, 但并非建立了广泛共识的精神文明伦理道德规范和相应的公正法律体系.  因此, 不断造成大量的因政治运动导致的人伦悲剧, 社会道德滑坡和制度性严重腐败现象.

文革后的社会在精神层面出现两极分化,如同物质层面的贫富悬殊般极化,相互映照,凸显了黑白对立意识形态和基于主观是非判断的等级观在长期制度作用下对个体价值观和逻辑思维的潜移默化和深远影响。

物质层面的贫富悬殊显而易见,而精神层面则隐性。通过言论自由和平等交流,可观察到部分认知极化:从带有愚昧夸张和伪善色彩的拔高道德观,到物质至上, 武力至上, 利益至上的弱肉强食观;从看穿虚伪跌入精神价值的无底深渊,并通过现实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导致以己度人的推理方式。均反映出缺乏人性层面的平等尊重, 伦理道德教育和相应的言行底线规范法律体系。

集权统治者的思维体系就是将被统治阶层控制在安全感和尊重感均满足不了的心理层次阶段, 处于不稳定与依附状态,便于控制和维持权力.  同时,这种控制机制也让既得利益者难以突破既有认知框架,限制了他们的认知提升和独立判断能力, 难以反思自身的价值矛盾和逻辑悖论。
1 回复 Wuming123 2025-8-15 01:41
又有人被裹脚布缠住了!
回复 8288 2025-8-15 07:49
Wuming123: 又有人被裹脚布缠住了!
  
回复 浮平 2025-8-15 13:22
Wuming123: 又有人被裹脚布缠住了!
若想打破落后僵化的认知局限和改变简单粗暴的处事方法就得被多“缠”,文明层次的递进本身要求观念的进化和思维过程的细化。

性别歧视者听了这段理性分析之后,可以反思差距何在。仅仅只是遮掩省略了“女人”二字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显著的精神层面两级分化实例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jaLXWX4XQ&ab_channel=%E5%A4%A7%E8%84%B8%E6%92%91%E5%9C%A8%E5%B0%8F%E8%83%B8%E4%B8%8A
回复 BANGZI 2025-8-15 22:47
Wuming123: 又有人被裹脚布缠住了!
那位同学大概和张家敦是一个学校毕业的,逢中必黑,估计也是我党的卧底。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8288最受欢迎的博文
  1. 究竟是省水馬桶還是「漏水馬桶」 [2020/10]
  2. 海外华人如何继承中国境内遗产 [2023/07]
  3. 在美国65岁以上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 [2016/06]
  4. 你适合养什么狗?不同品种狗狗性格、特点大揭秘 [2021/04]
  5. 在白牆創作逼真畫作 [2021/04]
  6. 一个新上海人的观察 [2020/09]
  7. 免费看电影电视剧的19个网站:最新在线电影热播剧 [2021/04]
  8. 北美超市里那些看不懂的Cheese种类及吃法 [2016/01]
  9. 疫期返中難 南加網紅分享攻略…錯一步就無法登機 [2021/08]
  10. 空气炸锅究竟好不好用?炸锅评测告诉你 [2019/11]
  11. 看清美國超市那些令人目眩的牛奶! [2016/08]
  12. 28种超实用的美国家庭常备药 [2017/05]
  13. 美国华人注意了! 这些你常在自家后院做的事万万碰不得... 一不小心就吃上罚单! [2019/09]
  14. 逛旧金山湾区9个风情小镇 [2016/05]
  15. AI 作品 [2023/08]
  16. 我们回不了中国了......... [2019/09]
  17. 穷人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富人为什么崇拜毛泽东,一些人为什么疯狂吹捧毛泽东? zt(转载 [2010/04]
  18. 外國上海人: “作孽,外國待久了,人戇掉了。” [zt] [2010/06]
  19. 百年中国三大怪胎:义和团、红卫兵、爱国贼 [2020/03]
  20. 金曲情牽半世紀演唱會 [广东话] [2012/05]
  21. 久违的朋友你在何方? [2011/11]
  22. 欢迎新朋友春苗 ( 季家凰 ) [2010/04]
  23. 毕业了 [2012/06]
  24. 大家都该忏悔 [2024/03]
  25. 狼心狗肺 的东西 [2023/06]
  26. 说一下美国这里的一个新的现象 [2023/10]
  27. 清零三年的代价 [2023/05]
  28. 所谓的台湾问题是大陆一面之词 [2023/01]
  29. 《評馬英九的避戰與謀和》 [2022/10]
其它[热点杂谈]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5 22: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