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巴尔的摩内港(inner harbor) [2013/11]
- 波多黎各(Puerto Rico)游记(一)圣胡安和热带雨林 [2013/02]
- 沼泽探险--迈阿密大沼泽国家公园 [2015/02]
- 回国见闻(二)舌尖上的武汉 [2012/09]
- 乡村老鼠进城记--纽约行 [2015/06]
- 贝壳村虎年迎新春T台模特秀 (晚会) [2010/02]
- 拜年啦! [2014/02]
- 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1/08]
- 回国见闻(一)艳遇 [2012/09]
- 是傻还是真 [2012/03]
- 乐极生悲 [2011/12]
- 美国西部大环圈之旅(三) - - Zion National Park(锡安国家公园) [2013/07]
- 回国见闻(三) 日本印象 [2012/09]
- 释放激素的好方式之二三 [2012/04]
- 非诚勿扰第一期--节日大礼包出来啦! [2011/12]
- 纽约看戏 [2011/06]
- 一转身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九轮-- 把相思打开 [2011/10]
- 贝壳村虎年迎新春颁奖晚会 (晚会) [2010/02]
- “非诚勿扰”第一期开始报名啦 [2011/12]
- 天涯共此时,对联迎仲秋 [2009/09]
- 执着与想象 [2011/09]
- 贝壳村照片真人秀开始报名啦 [2010/01]
孤独的灵魂在飘荡 (网文转摘)
题记:曾经的那些璀璨之光是那么的耀眼,以至于我们只能仰视,一直的仰视。孤独的灵魂,自由的灵魂,飞翔的灵魂,幸运地传给了我们。城市的夜空,少了幻想的星星,但我们的眼里依然尽是满目的繁星---
(一)
我近乎疯狂的崇拜他,因为我近乎疯狂的崇拜着他所追求的自由。
我喜欢用颜色来评价他人的爱好,因而我认为灰色是极适合他的,他是个感性的人。他更应该属于冷色调。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人们这么称呼他。
我曾经疯狂的同魏尔伦一样爱兰波,魏尔伦为兰波的素描是一个高傲的少年,刁着烟斗,着风衣。若有所思的低着头。
我不评论兰波的断袖之癖的伟大或者渺小。兰波的初恋发生在16岁,不巧的是他爱的是个男人。兰波,有爱,有恨。
“我所有的轻蔑都有原因,因为我逃离,
我逃离,
我自我辩解”
——《不可能》
兰波被誉为“诗歌史上的普罗米修斯”,马拉美称其为“一颗横突出的流星”。魏尔伦则称其为“履风之人”。履风,极嚣张。他敢爱敢恨,令我折服。决绝,他竟如此的决绝。他还来不及后悔,在他面前,就已经失去了后悔的权利。
“我会是个弃儿,被抛弃在茫茫
沧海的堤岸;或是一位赶车的小马夫,
额头碰到苍天。”
——《童年》
我,恨苦难。这是兰波在濒死的时候反复萦绕于口中的一句话。可是他最终摆脱不了苦难,他被命运无情地斩去他狂奔的腿。最后,他去了非洲,那个他向往的地方,他得到了。海,得到了太阳,却永远失去了他的自由。
“我在研究着神奇的幸福翅膀,
至今没有人能将它猜透。”
——《噢,季节,噢,城楼》
兰波出逃了。他生活在别处。他身无分文离家,踏上列车,到了那个等待他的城市--巴黎,他欲创造诗歌新的时代,他欲改变整个世界。
走的终于走了。
世界上还会有这样的无穷个疯子吗?
(二)
不要以为他生活的很富贵。可以说他不怡然自得,但绝对不是作茧自缚。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温柔并疼痛的碰撞,他成为了牺牲品。“幸福总是相似,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幸福在马车上失去了美丽的光环。
托翁流浪了,也死亡了。马车拉着整个俄国的思想奔向了毁灭,蹄蹄血迹。托翁慈和的的外表掩饰下的心血点点滴滴。俄国失去了托尔斯泰也意味它失去了一个思想着的时代。
闲谈不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托翁将自己深锁在庄园里,静思。一次次感情的升华造就了一次次灵魂的死亡,然而《复活》终究是活。并不是常人眼中的因果报应,善恶轮回;行尸走肉了,还苟延残喘。托翁就是托翁,咳嗽也要让心灵震颤着整个俄罗斯大地;呕吐也要歌颂早已背叛他的俄罗斯。
我不知人们为什么还要说中国人很幸运。“诺贝尔奖”中国还有“第四十一席”。托翁绝缘于这种以文为魂的阵营中的最璀璨的桂冠。但列宁给了他;“一个天才的艺术家”。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封“先进革命旗手”。身后事。一堆黄土,风吹叶落。
流浪的不再人,只能是灵魂。
托翁的爱情充满残忍。伟大的人也是人,首先就具备了人的最基本感情。我常这样为他这样说。托翁老年是孤独的,是寂寞的,妻子非但没能给他什么,反而以稿费和出版权来羁绊他......甚至是偷看他的日记......
灵魂没有了家园,只得出走。
马车载着他奔向辽阔的大地......
(三)
小镇隔断黄昏,愁来临。
十五岁那年我恋爱了,准确的说是初恋。《顾城的诗》。“红色的眼泪”“绿色的鼻涕”造就了中国现代的诗歌。这如同我将年龄浮堆在这个小镇,用整个青春去品尝这形儒枯槁的驿站,还用笔汩汩的为自己的“年青”作词谱曲是一样的。
“我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蓬,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
难以想象这奇妙而诡异的幻想是出自15岁时的顾城的《生命的幻想曲》。充满灵感和幻想的心灵,是他心中色彩斑斓的童话。
黑暗中的呐喊和追求,给了他细腻的忧伤和精致的呼唤。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哪是诗句,是一副黑白木刻画,是杯特浓的咖啡,更是童话诗人倔强不屈的背叛。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是很近。”
情感和客观的颠倒错位,强烈的刺激人的视觉,微妙的眼神也会使人痛心和失望。最真的感情用最冷漠的方式来表达。你是我的人,我也是你的拥有,可为何我觉得你“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呢?也许我还不如一个陌生人或一个平常人吧?我想,即使顾城对世界付出了全部,但回报他的只能是陌生和冰冷。
童话,是小儿科的东西,世俗都这样认为。我爱顾城,他的童话是灵魂的童稚和完美。太多的不和谐使我选择他,他敏锐的洞察世人世事,“远”和“近”才会在他眼里泾渭分明。
“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
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既然灵魂中蕴藏的美梦不能成真,他便选择了毁灭。我的爱人--顾城,毁灭了自己的世界,化蝶逝去,留下层层涟漪让人叹惋和深思。
匆匆的来了,开了个精彩的头。匆匆的走了,给悲剧画了个句号。整个黄昏,都在人海里浮沉。
孤独的灵魂飘荡着。灵魂孤独的飘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