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底是哪天?
民间风俗各有不同,很多地方是腊月廿三、廿四过小年,也有的地区称正月初五或十五甚至冬至日为小年,但不管哪一天是小年,春节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除了腊月廿三和廿四之争外,南京市民很多将元宵节称做小年,但是对于苏锡常、上海的朋友来说,大年夜(除夕)的前一天叫做小年夜,而且没有“小年”的说法,一定要带上一个“夜”字,叫做“小年夜”。
这样看来,全国叫做“小年”的日子,多达六七个!

小年祭灶习俗
俗称“小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
灶神是道教的俗神,称昆仑老母、种火老母元君。其职责原为主管饮食,晋朝之后,成为玉皇大帝的督察使,监察善恶,录人功过,操掌一家的祸福生死,故世人称灶神为本家司命,又称东厨司命,供于灶头。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即官府祭灶在廿三,民间祭灶在廿四,水上人家祭灶在廿五。

因为灶王的奏报与人们的祸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祭灶必须虔诚,并有所禁忌,不得触犯灶君老爷。
过去人们习惯在灶门上,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人们寄托于灶王身上的希望。送灶君上天,有一定的仪式。通常是先将灶君画像揭下,和元宝等一起焚化,以示恭送灶君上天。
有的则用花花绿绿的纸糊成轿子,将灶神、纸马放入轿内一起焚化,以示灶君坐轿上天。有的将“灶君马”和《送灶君上天疏》以及秣一起送入灶内焚烧,表示送灶王骑马上天。

还有燃起一枝马尾松,一边烧,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蓬青松一蓬烟,恭送灶神上西天”,也表示送灶君骑马上天,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小年还有大扫除、沐浴理发、赶乱婚、 贴窗花、吃糖瓜、饴糖、麻糖等的习俗。
老祖宗过春节的习俗
祭灶之后,春节便揭开序幕了。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哪些习俗?你都了解吗?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图一起来涨知识,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玉皇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2017-1-20 8:52:00 来源:苏州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