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新发现:太极张三丰竟是基督徒! [2007/02]
- 认识神是智慧的开端 [2007/05]
- “三位一体”:一个漏洞百出的概念 [2007/01]
- 读“罗马书”笔记 [2006/12]
- 人类的自由和上帝的全知 [2007/01]
- 因信称义:某些基督徒下流的原因 [2006/10]
- 嘴上有神而心里无神的基督徒们 [2007/03]
- 量子力学基础讲座(1—6) [2006/10]
- 梅超风式的基督徒 [2006/10]
- 屏幕上留下候鸟翅膀的痕迹 [2007/02]
- 我对怎样读圣经的一点体会 [2006/10]
- 如何避免陷入伪问题的争论 [2006/11]
- 大话圣经(3):通天塔 [2006/10]
- 寄语本版的基督徒 [2007/01]
- 也许我有点装B了 [2007/01]
- 如果事实与理论不相符,怎样改变事实? [2006/11]
- 知识不是力量,信仰才是力量 [2006/11]
- 用数学探索上帝(2) [2006/12]
- 说英雄谁是英雄 [2009/05]
- 大话圣经(10):舆论的力量 [2006/11]
- 用数学探索上帝(1) [2006/12]
- Ubuntu下非常有用的命令 [2009/05]
这一篇主要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善与恶。帖子是几个月前写的,看到大家还在讨论,就重贴一次了。
把我们的思绪上溯伊甸园的初始状态:
第一、上帝造了世间万物,并定义这一切都是好的,注意,上帝没有定义什么是坏的。
第二、上帝告诉亚当夏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就从这两点出发吧。
首先,我觉得伊甸园在初始状态时,就有罪恶存在,因为那个引诱亚当夏娃犯罪的蛇也住在伊甸园里。既然有罪恶存在,为什么上帝会说这一切都是好的?我觉得这和亚当夏娃的初始状态有关。当亚当夏娃根本不知罪恶是什么概念的时候,罪恶也就谈不上是罪恶了。就像圣经里的那个比喻,亚当夏娃不知羞耻为何物时,赤身露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没什么不好。
所以,上帝定义伊甸园一切都是好的,相当于是在所有事物的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膜,在这层薄膜下面无所谓善恶。但是,当亚当夏娃揭开这层膜,试图去理解什么是善的时候,恶也就随之出来了。因为对人来说,善恶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你把善释放出来,同时也就释放了恶。也就是说,本来善不是善,恶也不是恶,但当你试图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时,罪恶就产生了。这就是上帝说的:“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其次,我们所说的善恶对上帝来说,也许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区分善恶的绝对标准不是我们能掌握的。关于这一点,圣经描述亚当夏娃吃了善恶果后的表现,就很有讽刺意味,笔法很幽默(我发现圣经真的很耐读)。亚当夏娃可以分辨什么是善,知道什么是恶了,他们不是先一棍子打死那条毒蛇,也不是去收养几十个弃婴,“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靠,正义感没出来,虚荣心到是在第一时间产生了。
善与恶的这种共存共荣的状态,有点像量子力学里的海森伯测不准原理。当你不去观察或测量电子的速度和位置时,那个电子的运动很完美,无需解释。而你一旦加入测量,什么量子怪异、几率波、普朗克常数就都钻了出来。对善恶的辨别也有相似之处,你对善的理解越准确,你对恶的认知误差就越大,反之亦然。
比如某些网友,读了一对乞丐夫妻救49个弃婴的故事,很受感动,这是多么有爱心的行为啊,这是多么的良善啊,也就是说,他对善的理解又有了加深。但是转过身来,这些网友立马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谩骂与他们看法不同的网友是“白眼狼”、“混混”,这就说明他们对什么是恶的认知偏差加大了。又比如,论坛里非基督徒指责基督徒虚伪,也就是说他们认识了什么是恶,但同时他们也就对基督徒的善视而不见了。而基督徒的反驳也是异曲同工。
(这篇的下半部分见:“论真理”,本来是一个帖子,我分成两部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