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食疗理论最实用

作者:yuxin_9605  于 2010-2-10 11: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3评论

人的一生中,通过一日三餐把近百吨的水、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食物一口口地吃下去,由婴儿长到成人、老人,是食物完成了人的生长、发育、生存,是食物支撑着人的生命、工作、思维、活动。大家都知道膳食结构强调的是平衡,强调的是食物与身体的平衡,以及食物之间各种成分的互补与平衡。而一旦失衡,我们的身体就会受到损害;如果是长期营养失衡,我们的身体就会百病丛生。
西医和中医在指导人们如何吃得好、吃得平衡、吃得健康的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西医注重的是食物本身的成分,通过含量的有无、多少来指导现代人的饮食。如西瓜每100克里含水93.6克、蛋白质0.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5.0克、粗纤维0.1克、热量108千焦、钙6毫克、磷7毫克、铁 0.3毫克、钾124毫克等;荔枝肉每100克里含水84.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3.3克、粗纤维0.2克、热量255.4 千焦、钙6毫克、磷34毫克、铁0.5毫克、钾193毫克等。西瓜的水分多于荔枝,荔枝的碳水化合物、热量和磷、钾的含量明显高于西瓜,其它差异不大。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知道了这两种水果之间存在着几种成分上的差异,可是具体又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又该怎样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去运用呢?西医的营养学家会根据实验室得出的数据给你一一解答,可在生活中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是很实用。因为我们知道食物中各种成分含量的多少,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内有哪些成分,又缺少哪些成分。去医院做各种检查,确实能查出身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它数据,但它并不能告诉你最关键、最基本的营养问题,就是你的身体到底是缺了热量、碳水化合物还是粗纤维。在这么多不可知的情况下,在缺乏实验室数据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做到食物与身体需要之间的平衡呢?
而中医对饮食的认识与传统的中医理论融会贯通,创立了完整的食疗理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认为食物与药物均来自于大自然,并遵循着“医食同源”的原则,代代传诵着“药补不如食补”的名言。前人在这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根据食物的性、味、功效进行搭配,成为具有“食养”和“食疗”效果的膳食。
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是食物,古代医家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例如:牛肉作为食物,能补脾胃、益气血,古代医家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等同起来。《韩氏医通》就明确指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
《黄帝内经》中既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就是说,人们必须以谷、肉、果、菜之类的食物互相配合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进而又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告诫人们:谷、肉、果、菜虽为摄生之物,其性有温、热、寒、凉、平之不同,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分别。如果偏食或过食,非但不能补益,反而有伤正气,不利于健康。
就拿西瓜来讲,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淡,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有除烦、清肺胃、利小便的功效。《本经逢源》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但因为西瓜性寒,平时已有胃寒疼痛或经常腹泻、便溏的人就要忌食;又因为西瓜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多吃西瓜会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也要忌食西瓜;病后、产后以及妇女行经期间忌食西瓜。盛夏之际冰镇西瓜也不宜多食,其性大寒,伤脾胃。这些对食物的功效及注意事项的介绍,在各种中医的食疗著作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所以说,中医对食物的认识更细致、更人性化、更实用。将食物的性格、脾气、特长以及存在的缺点都一一呈现,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特点,根据气候特点,根据所患疾病来选择能与身体保持平衡,能补充身体的缺陷,能治疗身体疾病的食物。经常食用身体最需要的食物就能让你健康不生病。如果选错了食物,食物就会与你的身体不和谐,与你的身体对着干,时间一长,就生病了。 孙中山曾经说:“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之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医的食疗理论对于指导我们科学、合理、均衡的膳食具有极为重要和实用的意义。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1 回复 碧海琴音 2010-2-10 11:25
沙发
1 回复 ding_ding_ding 2010-2-11 09:22
中医从宏观上更科学,西医从微观上更精准.中西医结合,就是试图把两者的长处结合在一起.
好文.
1 回复 TCM 2010-2-11 12:30
好文.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4 09: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