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的功效、食疗应用及注意事项(3)

作者:yuxin_9605  于 2010-2-14 11:5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健康生活|已有6评论

关键词:

 (8)补血食物 什么是补血食物?简单地说,只要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能消化吸收,就能补血。因此,补血的前提是胃、肠道能消化吸收,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只要充分吸收就能补血。而吃了高级的滋补品,胃、肠道如果不能消化、吸收,就起不到补血的作用。
相对来说,肉类、蛋类、鱼类、虾类这些高质量的动物蛋白,能明显地提高血液的质量,更容易使人抵抗力强,精力充沛。在消化吸收能力差的情况下,将各种营养食物尽量烧得烂、软,或加工成糊状,便于消化、吸收,并减轻了胃肠的负担。
牛肉、羊肉、鳝鱼、阿胶、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当归等都是人们常吃的补血、补肾的食品,将它们互相搭配,就成了补血食疗的妙方。
另外,用牛肝、羊肝和猪肝做菜、炖汤,或与大米一同煮成粥;牛骨髓、猪骨髓加红枣炖汤;牛蹄筋、猪蹄筋加花生、生姜炖烂;猪蹄加黄豆炖烂;甲鱼加上枸杞子、红枣、生姜炖烂等,这些都是补血的好食物。做这些食物时要注意,选料要新鲜,而且要炖烂,这样才能有利于消化、吸收,这就需要家中掌勺的人要有耐心,并能常年坚持。只有在一日三餐上肯下功夫,给家人的身体不断补充优质的营养物质,才能真正确保全家人的健康。 牛肉——补血功效强
在我国,牛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食品。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受人喜爱。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在繁重的劳动或激烈运动前后最适宜的食物就是牛肉。它能及时补充身体的消耗,尽快恢复体力。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多食牛肉能明显增强体质,强壮体魄。
牛肉分为黄牛肉和水牛肉。水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因而以食用黄牛肉为佳。而且黄牛肉补而不燥,不易上火,适合所有人群。
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不易烧烂,再好的食物烧不烂就不容易消化,进入体内只能增加胃肠的负担。所以,牛肉一定要炖烂、烧烂后再吃,其营养成分才能被全面吸收。
对于身体虚弱的人,吃牛肉对增强体质很有帮助。可以将牛肉烧好后放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再与稀饭共煮10分钟。这样的牛肉稀饭可以帮助老人及久病的人调养脾胃、补血、补肾。
牛骨髓补血效果好,可以将牛骨敲碎,再加入红枣一起炖汤,能补血、补肾。或加入山药、核桃仁、枸杞子一起炖汤,能补血、补肾,暖腰腿,强筋骨。 羊肉——补血祛寒
羊肉,可炖煮、煨汤、涮食,一直被认为是暖身养体的上好食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羊肉汤,能明显感到身体从内向外的暖和、放松。一道已沿用了两千年的名方 ——当归生姜羊肉,是医圣张仲景创制,记载于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羊肉特有的驱寒保暖、补血、养血、补肾、暖肾、调经祛风作用,可用来治疗恶风怕冷、疲倦乏力、四肢酸痛、头昏失眠,以及容易感冒、面色偏白、月经不调、血虚经少、血枯经闭、痛经、经期头痛、习惯性流产、产后腰腹疼痛等症。
羊肉是甘温大热的,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在烧羊肉时,各种香辛调料如辣椒、胡椒、花椒、丁香、茴香就不要多放,适当调调味就可以了。吃羊肉的同时要与各种绿叶蔬菜搭配着吃,这样就补而不燥。 下面介绍几道羊肉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1. 治疗产后缺乳:羊肉1斤,猪脚1只,黄芪10克,当归10克共同煮汤,大火烧开后,小火炖两个小时,吃的时候再加少许盐、味精调味。产妇吃肉喝汤,2~3 次后就能感觉乳汁分泌增多,以后就每周2~3次。这道食疗方不仅能及时补足产妇虚弱的身体,而且婴儿吃优质母乳也补了身体,睡觉会踏实,还不易生病。 2. 祛寒暖肾补血:羊肉1斤,生姜2大块,当归20克,再加少许盐、料酒、糖、醋、酱油,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1~2小时,每周吃上2~3次,能治疗血虚、血寒、怕冷、四肢不温,能明显缓解腰酸、背痛、颈肩不适,还能治疗痛经及各种妇科慢性炎症,以及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及眩晕、耳鸣等症状。 3. 治疗遗尿、尿频:羊肉1斤,山药半斤,加盐、料酒等调料一起慢炖,每周吃两次,补虚暖肾的效果很好,可治疗成人全身乏力、懒言、说话费力、遗尿。 4. 健脾开胃:羊肉1斤,萝卜半斤,生姜2块,加盐、料酒、少量糖、醋、辣椒炖烂后,每周吃一次,能健脾开胃,暖胃,治疗食欲不振、胃胀、泛酸及腹胀等症。现在人们普遍寒湿重,经常吃羊肉,将羊肉变着花样烧得美味可口,一家老少在吃到美味食物的同时还祛寒、补血,调养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羊肉活血的作用太强,吃后四肢都会明显变得温暖,但身体内血液少的人,活血太厉害后,内脏会有空虚的感觉,有的人会咳嗽、气喘加重,有的人会拉肚子,有的人会皮肤搔痒等。吃羊肉不适的人,每次吃的量要少一些,这样活血的作用就不是太强,就不会造成明显的不适,同时又能祛寒、补血、活血。鳝鱼——补血效果快
一次,一个朋友的孩子胃出血,血色素一下子降到了6克,人很虚弱,脸色蜡黄,而且胃口不好,吃什么都不香。看了中医,孩子又不愿意喝汤药,说喝了不舒服。医生说,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吃中药,就用鳝鱼给孩子补血吧,每天给他吃红烧鳝段,长期吃同样能够补血。
这位母亲就每天给孩子吃上一顿红烧鳝段,尽量烧得美味可口,孩子也努力将鳝鱼当药来吃。这样坚持了两个月下来,孩子的脸色明显变好,慢慢也有了精神,体质明显增强,胃口也开了,人也长胖了。再查血色素已升到了11克,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全恢复了正常。
鳝鱼性温,入肝、脾、胃三经,能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可以治疗体虚消瘦、湿热身痒、下肢溃疡、内痔出血、气虚脱肛、子宫脱落、肾虚腰痛、阳痿早泄、产后虚弱等多种病痛。
鳝鱼和瘦猪肉在一起红烧,补肾效果很好。可以买二斤鳝鱼、八两的瘦猪肉,加一大块姜、三棵葱、一头蒜,再加上盐、料酒、酱油、糖、醋、辣椒、八角,满满一大锅,先用大火烧,再用小火炖一个小时。这样烧出的量比较多,一顿吃不完,就放入冰箱,每天晚上吃上一小碗,一周时间吃完。经常坚持食用,不但补血效果明显,而且能明显的缓解腰腿痛,还有非常明显的美容作用,吃后皮肤细腻、有光泽,去斑效果也很明显。
鳝鱼口感绵软,便于消化,同样适合老人和孩子吃。体质虚弱的孩子、易患感冒、咳嗽的孩子经常吃鳝鱼,可以明显增强体质,很少感冒、咳嗽。有个孩子一感冒就咳嗽,引发哮喘。后来她母亲经常给他吃鳝鱼,哮喘就没有发过。还有长荨麻疹的、起风疹块的孩子,也是在经常吃鳝鱼后就治愈了。一个女孩,每年都要发几次风疹,每次发作时全身奇痒,都要到医院输液,影响上学。后来她母亲按照我教的,让她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同时多吃鳝鱼。后来,这个孩子就发过一次,而且这一次刚发起来她母亲就赶紧给她吃鳝鱼,很快就消下去了。看来这是应了中医的那句“血行风自灭”。只要身体内的血足了,风寒、风湿、风疹都在体内站不住脚。
虚弱的孩子可以多吃,可一旦孩子体质增强了,就不要多吃,每周吃一次鳝鱼就可以了。有一次,一个孩子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她8岁的女儿已经开始有发育的迹象了,问我是不是因为跟着她吃多了鳝鱼造成。我说你孩子身体一直很好,长得又结实,当然不能这样吃。让她用大蒜头剁碎后给孩子敷脚心泄火,然后多吃萝卜、梨,多吃蔬菜,最近不要吃鱼虾,只吃猪肉、鸭肉就可以了。一个星期过后,这个母亲告诉我,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女儿已经发育变硬的小胸脯又变软了。所以,身体健康、胃口好的孩子不能多吃鳝鱼,一周一次就可以了。
鳝鱼腥味较大,要想鳝鱼烧得不腥,先将洗干净、切成段的鳝鱼直接放在铁锅里干炒,来回翻炒后,鳝鱼上面的粘液就会巴在锅底。然后将鳝鱼盛出,铁锅洗净,往锅里到油,放入大蒜炒出香味,再放鳝鱼,再加一些盐、料酒、酱油、糖、醋。这样烧出的鳝鱼味道鲜美,不再有腥味。
注:鳝鱼暖肾、祛湿邪的作用强,特别适合南方人食用,北方气候干燥,吃鳝鱼时尽量少放葱、姜、蒜,不然容易上火。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0 回复 大西洋人 2010-2-14 11:56
调养身体。
1 回复 碧海琴音 2010-2-14 14:42
大西洋人: 调养身体。
我的沙发都让你给抢走了!
0 回复 大西洋人 2010-2-14 15:03
碧海琴音: 我的沙发都让你给抢走了!
两点了还没睡
1 回复 碧海琴音 2010-2-14 15:04
大西洋人: 两点了还没睡
这就走......
1 回复 大西洋人 2010-2-14 15:06
碧海琴音: 这就走......
没这个意思,我还以为有时差,春节大年夜,就该玩个通宵
1 回复 碧海琴音 2010-2-14 15:07
大西洋人: 没这个意思,我还以为有时差,春节大年夜,就该玩个通宵
那再坐会儿...........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20: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