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历史是扼杀一个民族的灵魂

作者:weileguojia  于 2008-1-2 08:1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评论

编者按:篡改历史是扼杀一个民族的灵魂,污蔑英雄是阉割一个民族的精神!那样作的结果只能是国家失去使之强大的制度基础,民族失去认同感,小人当道,汉奸 横行。如果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会惊愕地发现,儒家编造历史,几乎颠覆歪曲了以道家哲学为基础,以法家为政治经济范式的秦汉大黄金 时代的方方面面;华军先生是一位来自河北的网络工程师,以严谨的科学精神苦读历史,有所得,作此文。求其友声,惠寄本网!

梦醒吧!可悲可叹的儒化中国!

/华军世界论坛网 http://www./gbindex.html

提到中华文明,有两个名字,无论是贬损还是褒扬,我们都不可能回避,那就是秦皇汉武。

首先是秦始皇,提到他,我们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其实他是中华原文明从松散的联邦制到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开创者,是中华真正实现统一的第一个 实践者,然而他对中华文明所做的贡献,在许多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都是他应该做的,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会统一中国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关秦始皇的视听被一片骂声包围着,说他在统一了中国,统一了语言文字度量衡,废分封立郡县以后,怕被他打倒的六国后人反抗他,于是把天下 的兵器收到咸阳,熔了铸成金人(铜人)。还想统一人自由的思想,于是下令烧书,当然还有令人发指的坑儒事件,更有为了个人享受不惜民力大兴土木修建陵墓和 阿房宫,修筑长城则是劳民伤财……

其实这些骗人的谎言并不高明,因为我们都可以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清楚的看到,李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废私学立官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臣请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 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世界论坛网 http://www./gbindex.html

对于任何一个政权,都不会允许随意篡改历史,抵毁国家,辱骂英烈的私学存在,如果现在有人要在中国立私学,历史课本是台湾版的,西藏版的,难道这样做国家 会允许吗?两千年过去了,正因为宋代以后《诗》《书》的大肆流行,直入国人的骨髓,我们才沦于清谈之中,更不学技艺,不闻理工,不言兵甲,没有了秦风汉 骨,几度沦为亡国奴!要知道,秦始皇关于科技、医学、法律之类对富国强兵有用的书一本也没有烧,反而是刘邦攻破咸阳,又把咸阳拱手让给项羽之后,除了被萧 何拿走的法律等相关书籍之外,都被付之一炬——不过人们对项羽焚书倒是骂声不高。

关于坑儒事件,《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 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天下之事无大小该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权势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 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秦始皇迷信仙药当然是不好的(两千年后的今人都不能完全做到不迷信),但候生、卢生等人不以实情相告,反以求仙药为名,谋取私利,几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期 骗皇帝,事情败露之后,逃之夭夭,还四处散播言论,诽谤皇帝。按法律被抓回京城处死,难道不合情理吗——对于明太祖朱元璋在兰玉一案中杀了两万多人,儒生 们好象不是太关心!世界论坛网 http://www./gbindex.html

收天下兵器铸成铜人,至今没有铜人的出土,就算是出土了,天下那么多兵器就铸成这么几个铜人吗?儒家从不提把川蜀变成天府之国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两 千年了,它还在灌溉着那片土地),不提勾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祖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灵渠,更不提从咸阳直通河套,劈山填壑绵延700多公里的秦直道, (它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古代高速公路,为保卫中国抵抗北狄,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而只会骂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世界论坛网 http://www./gbindex.html

修建陵墓是许多古代皇帝的共同特点,和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相比,(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 2.5吨,而最重的有50吨,现高136.5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秦始皇陵墓真是小乌见大乌,(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 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而它主要是由土和小的石块堆砌夯筑而成的),至于金碧辉煌的阿房宫,(据说它有三百里,呵呵,台湾岛东西宽都不足 300里啊!)现在还没有挖出遗址来!根据上个世纪的秦墓秦简的发现,有关专家推测,所谓的阿房宫,极可能是秦始皇所要建的新朝宫!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在长城一线屯兵三十万,一边修筑长城,一边防御北狄。(现在,我们不是也用军队修筑大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吗?)一千年以 后民间开始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万喜良的人,因被官兵抓去修秦长城而死,并埋骨在长城里面,其妻子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夫死,扶墙痛哭,感天动地,竟 哭倒了长城八百里。

细查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孟姜女并不是秦代的人,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 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 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 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 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雏形。

《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 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 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 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 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 ,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 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 (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 ,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 ,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 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 中,孟姜女成了秦始皇治下的松江人。

通过孟姜女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谎言说了一千多年就会深入人心,成为真理——可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不跟别人挂上钩,而这屎盆子偏得扣在秦始皇头上呢?

因为秦始皇是中华大一统文明的奠基者,他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有广袤的生存空间(相比战国七雄,秦帝国的领土比七国加在一起还大三倍),还有永远把我们联系在 一起的方块字(汉字是表形的,虽然我国各地方言众多,差异很大比如广东、福建话北方人恐怕一句都听不懂,但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勾通,而西方文字的表音形式, 只能使方言慢慢变成外语,你们说谁更伟大?),还有我们现在还在沿用的郡县制,(令人痛心的是他留给我们的国家功勋制和全民监督制只流传了二百多年,到东 汉时期已经完全变质了,到两晋之后就彻底埋没了,当然这是腐儒和贪官污吏们最乐见的事)如果哪一个雄才大略的领袖写秦皇心灵相通,不抵毁他,那么大秦帝国 留给我们的最可贵的遗产——国家功勋制和全民监督制就会正常的运行起来,那将直接损害他们这些笔下有千言,胸中无一策,只会空谈的腐儒的利益——他们很可 能都得下岗啊!

关于汉朝到底是以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这个谎言说了两千年,上个世纪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的发掘,为我们解开历史迷团,提供了有力依据。汉承秦制,大汉对秦 朝不光是一个文字度量衡的继承,一个郡县制的继承,更是一个以法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继承,法家治国不再是疑问,儒家所说的汉初无为而治,是以黄老思想为 核心的齐法家(即万事皆决于法,而不以君主的意志来改变法律),不是老庄道家,(即儒家所解释的无所做为,在下个人觉得这个解释实在可笑)同时我们也搞清 楚了,原来自秦以后道家分成了治世的黄老学派,和遁世的老庄学派。

没有了全民监督制,腐儒们的官位是高枕无忧了,但当外敌入侵,民不聊生时,儒士们能做的就只有识时务而保身家了,将扶大厦之将倾,救国家之危亡的重任永远地交给了"天意"!(所谓顺天时嘛!好象中央电视台有个阎教授讲过这个道理!)

而当有胸怀天下的雄主出现,身经百战再度统一中国,救万民于水火,再次迎来盛世,儒士们总能适时的以为民请愿的姿态,出来大倡以德治国,轻赋减税!当然, 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皇帝从来就没有一个信奉儒家的,但物质条件的恢复,生活开始安逸之后,儒家学说总能"顺应民意",重新寄生在中华文明的肌体上。

其实这最顺的是当朝的官吏们(韩非所谓"当途之人")的意,理论上儒家的道德礼仪亲亲尊尊冠冕堂皇,能起到禁固愚化人民思想的作用,实践上以亲亲相隐为核 心的官僚组织、人际关系,可以解除了人民对官僚的监督,没有监督是所有官僚们世世代代的梦想啊,就是到了现代,我们也没有跳出这个儒化圈子,没有监督的官 僚体系,腐败只能愈演愈烈!

进而言之,谁都想让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持续下去,其中不乏为保障自己的享乐,而置国家民族于不顾的所谓"汉奸"

当华夏族人的斗志尽丧,最终结果是异族的入侵、屠杀和灭国,对于战争儒士们除了观望再无他法。唐人有诗云:"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世界论坛网 http://www./gbindex.html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蒙古铁骑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也踏碎了无数古老城桓,在西亚和欧洲的历史上,有大量的关于蒙古人 大屠杀的记载,其中中国人民所糟受的苦难,一点都不比西亚、欧洲人少。但中国的历史上却没有多少这样的记载,为什么呢?

国家沦陷,再想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英雄们要用热血生命去拼杀。而儒士是最不善于兵甲之事的,不耻兵甲,那就只有当汉奸,为新主子歌功颂德了!但这招可是 事半功倍啊!只要新主子的实力强大,就可以永保高官厚禄。请看:宋以后中国可谓是汉奸辈出啊!宋有秦桧、贾似道,明有洪承畴、吴三桂,清有李鸿章,民国有 汪精卫,他们都是出将入相的大人物啊,至于靠卖国为生的小""就更是多如牛毛了——于今日炽!

从清末到民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各国租界,而列强的胃口却越来大,尤其是和我们一衣带水学习了一千多年中华文化的日本,在占了东三省近20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之后,又想鲸吞整个中国。在艰苦的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人物,当然,汉奸也出现了不少!不论是美苏的支援也好,还是中国人的 不屈奋争也好,中华民族这次总算是没有沦陷,在毛泽东建立中华人民共国之后再没有一支外国军队踏上过我们的国土。

现在,有人又一次感受到"盛世"来临,全国上下一片歌舞升平。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五四运动和毛泽东晚年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之后,又一次适合时宜的悄 然兴起了。于是各式各样的祭孔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了,于是已经是我们记忆中耳熟能祥的汉奸,一个接一个地被"平反"了,岳飞文天祥是阻碍祖国统一的罪人,施 琅和金兀术,洪承畴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功臣,铁木真在中亚的屠杀是无中生有,忽必烈在江南的战争是赫赫武功,史可法是不自量力的,多尔衮是顺应民心的,秦桧 站起来了,狼牙山五壮士从课本删除了,李鸿章是被逼无奈,汪精卫有难言之隐,南京大屠杀记念馆也有人建议改成和平记念馆了……

国家出钱,今天儒家又一次大兴其道,孔子还要走向世界呢。

梦醒吧!可悲可叹的儒化中国!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0 回复 weileguojia 2008-1-2 08:13
# 儒家学说就是过小日子学说。于家尤可,于国不能。治国不可以儒。 <空> --- X-file Jan 02, 04:01, 2008 [ 0 bytes ] * 以法治国好。以独立于政体的法律为本,民选制度为基础,开放的舆论为监督。 <空> --- 醒狮 Jan 02, 04:25, 2008 [ 0 bytes ] * Great Points, Thanks <空> --- 大汉霍去病 Jan 02, 04:15, 2008 [ 0 bytes ] # 秦始皇将先秦诸国的官家历史全烧光了,现在的中国人只剩有两千年的信史,还都亏了史记 <空> --- 醒狮 Jan 02, 03:39, 2008 [ 0 bytes ] * 两千年后焚书坑儒在大陆的文痞和文盲眼中突然成了英雄壮举,他们嚷嚷着要仿效把 --- afishman Jan 02, 09:12, 2008 [ 153 bytes ] # 作为亚洲人种,恐怕还是儒学更加符合中国人.就象达尔文式的伦理学适合西方一样. <空>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36, 2008 [ 0 bytes ] * 儒学应该说只适合过去的中国,而不是未来的中国或亚洲全体,也不适合世界。 --- 独木船 Jan 02, 02:35, 2008 [ 139 bytes ] # 对中华民族而言,法家道家儒家还有佛教是重要的要素.儒家对中华民族的成就功不可没. <空>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19, 2008 [ 0 bytes ] * 秦始皇重用法家,可以说中华民族成就的四分之一就是秦始皇带来的. <空>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21, 2008 [ 0 bytes ] # 封建制度是一个封闭社会体系的最佳制度,我们不能因为电脑旧了就骂电脑,要知道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12, 2008 [ 414 bytes ] # 儒学是封建社会最适合中国的东西.正是儒学,才让中华民族没有在2000年历史中消失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03, 2008 [ 536 bytes ] * 按照我的看法,正是太平天国造成中华民族进入黑暗的偶发关键,而不是儒学. <空>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04, 2008 [ 0 bytes ] o 正是秦朝破旧立新,打下了中国2000年封建统治的基础.而儒学是不可缺少的. <空>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07, 2008 [ 0 bytes ] + 不愧是大元帅,果然好见识,堪称真知灼见。建议:系统地写篇文章。 <空> --- 汤司令 Jan 02, 01:33, 2008 [ 0 bytes ] # 写了一点,不过没用.都是对2000年历史的分析,没有对将来的解决方法.我现在的看法是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42, 2008 [ 471 bytes ] * 嗯,你够坦诚。你对历史的看法很高,但对将来的解决方法比较操蛋。 --- 汤司令 Jan 02, 02:05, 2008 [ 92 bytes ] o 汤司令太客气了,我那里有什么看法啊.我一定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写下来一定发给你.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2:20, 2008 [ 59 bytes ] * 中国和美国争,最后得利的肯定是日本这个小人.所以,和美国争利益上也好,感情上也好 --- 辅国大元帅 Jan 02, 01:48, 2008 [ 11 bytes ] # 值得一读,多谢武一兄转来。前不久有人转贴《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亦属好文。 --- 汤司令 Jan 02, 00:41, 2008 [ 42 bytes ] * 还好,否则越嚼越笨,连秦只三世都嚼忘了 <空> --- Tianyuan Jan 02, 08:49, 2008 [ 0 bytes ] # 白痴文章!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功,但对臣民刻薄少恩,所以秦不过三世,有什么好的? <空> --- Tianyuan Jan 01, 23:17, 2008 [ 0 bytes ] * 你真该多读点书。 <空> --- 汤司令 Jan 02, 00:34, 2008 [ 0 bytes ] o 怎么?你读的书说秦超过三世了? <空> --- Tianyuan Jan 02, 08:46, 2008 [ 0 bytes ] * 现在中国颠倒黑白,竟有人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愚黔首,为一己私欲而奴役天下叫好, <空> --- Tianyuan Jan 01, 23:22, 2008 [ 0 bytes ] o 这些人在毛主席时代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 <空> --- Tianyuan Jan 01, 23:23, 2008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8 23: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