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养成教育(ZT)

作者:野木耳  于 2009-11-15 03: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ZT|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9评论

关键词: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 形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能决定人的命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 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 的地步。”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人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 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指出,习惯形 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父母是天然的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 化的教育。“欲教子先正其身。”孩子善于模仿,模仿产生的效果好坏,取决于他所模仿的对象是怎样的。而父母正是孩子天然绝佳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习惯不好, 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是很难的。

对于习惯培养来说,身教大于言传。因为习惯大多是在琐碎小事和日常生活中培养的。父母给孩子 树立一个好榜样,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无声的习惯培养。父母一个坏的行为,可能会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父母无论有意无意,都必然会起到示范作用,不论是正面的, 还是负面的,这种榜样都是孩子不可抗拒的。

  ① 父母要注意自己言谈举止的影响,提高自身的修养。

  ② 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请父母首先做到。父母说话不要太随便,要注意影响。

  ③ 凡是孩子提出的合理的意见,父母要虚心接纳,并及时改正。

家庭环境熏陶法就是在家庭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情感,是一种以隐形教育为主的间接教育法。良好的家庭环境涵盖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大方面的内容。

  ① 家庭意识

  就是家庭各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

  ② 家庭行为

  家庭行为,包括家庭各成员间的活动及行为。不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家庭成员进行的其他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

  ③ 家庭物质

  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

  也有的社会学家们将家庭环境分为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 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成员间用语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具有协商性;人际环境是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比如是否做到尊老爱幼,各尽 其责等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

  颜之推说:“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不知不觉的、悄悄的、一点一滴渗透的教育是最厉害的教育。“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有高尚的精神情趣;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有团结、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有良好的家长教养态度;有严格的生活制度;有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等等。

  ① 物质环境熏陶

  物质环境并不要求家里陈设豪华,而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使居室整洁、卫生、美观、井井有条,这对提高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有利。过分注重物质环境,缺乏良好的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弊无益。

  ② 精神环境熏陶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是构成家风的重要方面。家风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晏婴有言:“和氏之璧,井里璞耳;良工修之,则成国宝。”孩子也如同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养成好习惯,孩子才能成为宝玉。那么,父母在家庭中应该如何实施养成教育,才能使自己变成雕琢宝玉的良工之一呢?

一、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从生下来开始,就具有和成年人相同的独立人格。在养成教育中,教育者是否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影响着这一教育的成败。

  1. 孩子是主人不是奴隶

  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常常要求甚至命令孩子做这做那,或者不准甚至禁止孩子做这 做那,孩子俨然是一个“小奴隶”。这样,孩子表面上看很听父母的话,实际上隐患多多。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而仅仅是因为惧怕父母 的权威甚至是为了讨好父母而不得已去做的。

  孩子不是习惯的奴隶,而是习惯的主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和成年人平等的独立人格。既然是要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那么,在养成教育中,孩子就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所以,父母要从内心深处明确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如此,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但不能取而代之。

  2. 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能力是巨大的,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形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从而使自身变得更为强大和美好。但是,很多父母出于种种原因,比如觉得孩子太小就事事替孩子包办,这样做实际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具体怎么做呢?父母要尝试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孩子的缺点,相信他能够做得很好,要和孩 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等一等,不要急于出手帮忙,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空间;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要等一等,不要急于作出评 价,给孩子反思和改正错误的空间。总之,就是要让孩子多参与,多体验,多作决定。

  3. 深入了解孩子,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习惯

  俗话说“吃草的骆驼莫喂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孩子不能用相同的方式来培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父母首先要多观察、发现、熟悉并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确定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二、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样。父母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怎么样,孩子也会学着怎么样。

  1. 言传

  父母常常以言教为首选,但他们似乎又有着“言教不当”的通病,即他们说话孩子不愿意听甚至根本就不听,有的孩子抵触情绪还很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上海市教育专家缪仁贤对父母与孩子谈话中存在的弊病所进行的分类。

  ① 漫话

  父母谈话内容不明确,往往信口开河,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泛泛而谈,语不中的,话不切题。结果,杂七杂八漫话三千,子女听了不得要领,感到迷茫。

  ② 老话

  父母谈话习惯于老一套,老生常谈,老强调重复。结果,子女听得耳朵生茧子,只当“耳旁风”。

  ③ 大话

  父母谈话喜欢高谈阔论,用大话说教,即使细小琐事,也是小题大做,上升到“理论”。子女往往充耳不闻,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④ 空话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缺乏针对性,表扬言不由衷,批评没有依据,说理空洞无物。子女听了生厌,效果自然是隔靴搔痒。

  ⑤ 训话

  父母脾气暴躁,以权威的长辈姿势,居高临下,不顾孩子的自尊,主观武断,盛气凌人,声色俱厉,我讲你听,不准还嘴,生硬训诫子女,甚至专揭子女短处,常算子女旧账。子女心理紧张,如同“受审”害怕父母,或是如履薄冰,小心谨慎,或是压抑心扉,自卑孤僻。

 ⑥ 气话

  这种父母自制力差,有的出于“恨铁不成钢”,急躁冲动,生气动怒;有的将自身烦恼苦楚,迁怒于子女,借此发泄怒气,轻率发“吼”,大动肝火,甚至辱骂子女;有的父母用言语刺激子女,讲出绝情的话,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⑦ 脏话

  这种父母文化修养不高,思想品德缺乏修养,言语粗俗低级,满嘴脏话,不讲文明,这样的言教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会给子女留下坏影响。

  ⑧ 长话

  这种父母往往口若悬河,贪多求全,没完没了。有的父母更是整天唠叨,喋喋不休,饭桌上数落不停,床头边话语不断,子女听着头疼,产生逆反心理。

  漫话、老话、大话、空话、训话、气话、脏话、长话,很多父母每天都在重复说,但他们却毫无意识。这样的言教,能不失败吗?父母“钟情”于言教,究其原因还是希望能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但是,言教不当只会阻碍亲子沟通,因此,父母进行言教要注意。

① 说话前,等一等

  不要急于开口,先好好想一想,问问自己:我有没有说的必要?我要说些什么?我的态度应该如何?

  ② 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父母对孩子进行言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一上来就是干巴巴的大道理,枯燥无味的说教孩子怎么受得了?不妨换种方式,结合日常生活,让孩子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③ 说话算话,言出必行

  父母说话要算话,言出必行。这样孩子才会信服你。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2. 身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

  言传固然重要,但身教比言传更加重要。身教是无声的,无声的教育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做了什么,往往比说了什么更重要。因为你不经意的一个行为,便可能在孩子身上投下影子。因此,父母包括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行为素质。

  ① 对自己严格要求,做言行如一的人。

  ② 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③ 注重小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④ 有过必改。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茜·洛·诺尔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前文讲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好的家庭意识、家庭 行为、家庭物质三大方面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付出努力。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一定需要华丽 的装饰,却一定需要温暖的、质朴的、快乐的氛围,这样孩子的内心才能始终处于一种美好的状态。养成教育也就如润物无声般使孩子发生悄悄的却是重大的变化。 好的家庭环境,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间平等、互信、互爱、互相依赖的基础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醒说:“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 道貌岸然的训导者,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2 回复 琼台鹤 2009-11-15 04:12
谢谢!学习了~~
1 回复 野木耳 2009-11-15 04:14
琼台鹤: 谢谢!学习了~~
上茶酒:)
不谢,拿来共勉。
2 回复 人間的盒子 2009-11-15 04:17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我很失败,就第一点还算教育的可以。
2 回复 Lawler 2009-11-15 04:22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为过!谢谢木耳。

做父母自身的修养好坏是孩子教育的先决条件。修养不够的父母仍然有机会弥补,如果自己意识到,并愿意改进的话。
2 回复 野木耳 2009-11-15 04:24
人間的盒子: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我很失败,就第一点还算教育的可以。
盒子这么谦虚:)第一点事最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唯一重要的。而且你家小盒子的另两点也一定没问题
1 回复 野木耳 2009-11-15 04:25
Lawler: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为过!谢谢木耳。

做父母自身的修养好坏是孩子教育的先决条件。修养不够的父母仍然
完全同意老乐兄的看法。不容易,但却是有必要更有意义。
3 回复 同往锡安 2009-11-15 07:23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谢谢分享。言传身教,好的品格和习惯将受益终身。
1 回复 伊兰泓 2009-11-15 10:02
good one!
2 回复 遥祝 2009-11-15 15:56
同往锡安: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谢谢分享。言传身教,好的品格和习惯将受益终身。
同感!!给木耳送上鲜花一朵
1 回复 同往锡安 2009-11-15 15:59
遥祝: 同感!!给木耳送上鲜花一朵
哈哈~发奖了~
2 回复 遥祝 2009-11-15 16:05
同往锡安: 哈哈~发奖了~
是啊
2 回复 yulinw 2009-11-15 21:29
唉,做个好家长真不容易。真不想做了
2 回复 野木耳 2009-11-16 03:35
yulinw: 唉,做个好家长真不容易。真不想做了
太难了,也开始理解有人不要孩子的想法。不过做了也不错。
2 回复 有禾信望 2009-11-16 04:40
做个好家长很难!
1 回复 野木耳 2009-11-16 04:57
有禾信望: 做个好家长很难!
几乎难于上青天
1 回复 yulinw 2009-11-16 09:36
野木耳: 太难了,也开始理解有人不要孩子的想法。不过做了也不错。
有下一辈子俺就不要--坚决滴。
1 回复 婉儿 2009-11-18 02:15
好文!
2 回复 Giada 2009-11-18 02:39
好多家长不会弹钢琴,却要求孩子们弹,是不是也属于“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请父母首先做到”这个范围?
2 回复 千里之外 2009-11-24 10:35
好文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17: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