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之旅--收养孩子回国记 [2011/08]
- 我要去非洲! [2011/06]
- 日记:五月六日---上海随笔 [2009/05]
- 那本日记 [2011/02]
- 是娘们儿,别硬撑!是爷们儿,别趴下! [2011/01]
- 乡愁 [2011/07]
- 我的美国同事 [2009/03]
- 听来的素质教育 [2009/05]
- 最弄不明白的是人! [2009/03]
- 如此过年 [2011/02]
- 越南印象 [2011/01]
- 亲情----父亲的“复仇”天使 [2009/02]
- 别了!与Alex共舞的日子 [2010/12]
- 偶失与偶得 [2010/12]
- 死囚小黄 [2009/03]
- 挽歌为谁而歌(绝非ZT) [2010/01]
- 陈冲,你实在是高! [2010/02]
- 伊兰泓演奏的《渔舟唱晚》 [2009/05]
二十多年前,索是个民主的真正信仰者,当他走上街头高呼反官倒、反腐败、要民主的时候,大家对他的印象全变了!一夜间,他从一个平日里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六十分万岁的二流学生变成了无数学子的心中领袖,拥有无数个粉丝(尽管当时还没这个词)!
索是个遗腹子,生长在一群热心的藏胞当中,单纯善良的牧民们没有怠慢这个右派的儿子,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母子,当母亲不治离开这个世界后,他完全成了一个道地的藏人,他的童年和青少年就在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无忧无忧地渡过,那牧歌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游牧生活,不仅给了他黝黑健硕的体格,更赋予他热情自由的心灵。
德高望重的藏族老爹眼看着索是块读书的料,决定放弃自己的亲生儿子,送他去上百里外的县中学,索当时除了说了声阿爹,我一定好好学习外,就这么一个人用老爹打猎换来的学费去了县城。
尽管是个不起眼的小县,但人们看人的眼光仍带着世俗的高矮,同学们大都不太搭理这个浑身是牲口和野草味的黝黑小子,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女生,都不愿意与他同桌,幸好有爱才如命的张老师将他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倾其所能用知识教化着这匹草原上的野马驹。多年之后,当他们师生劳狱相见时,张老师只一句话:“塞翁失马啊!”
是啊,张老师的这句话是说自己还是说别人,索并不清楚,这个草原的儿子只明白命运对一个人不公时,可能会给其他人的命运带来转机。如果当初张老师不被下放到青海的那个小县,他今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张老师这个北大高材生的学生的,他也无论如何不可能通过高考进入这样一所为共和国公检法部门输送人才的高等法律学府!当索身陷牢狱,跌入命运低谷的时候,自己的不幸不也为不该被判死刑的狱友争得了生的裁决吗?这是后话了。
接到录取书的那天,草原上为索响起了欢庆牧歌,藏胞们象过节一样高兴,将他视作英雄!他却依依不舍,老爹说:“索,你该走出去了,你本来就不属于这里,将来有了大出息,你爹妈才会心安。”带着对草原的无限依恋,他来到了这所高等学府。
这座美丽的城市并没有让索忘记他心中的草原和草原上的亲人们。但城里的一切的确让他大开眼界!学校的生活只是他丰富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他生怕这样的生活会转眼消失,他尽情地消费着他大把在手的青春年华。一些课程比如英文、政治经济学啊这类要么离他太远、要么老师水平太差的课程他能逃就逃,他的兴趣是一年级跳舞、看电影;二年级追女生、看流行民主思潮的时髦书;三年级勤工俭学做生意,如果你向他当年的同学打听他的情况,十有八九的会这么反问你:
“你是说我们系的那个索?那个天天午休在走道拉小提琴,杀鸡似的怪小子?”;
“你是说我们系的那个索?那个模仿电影里配音希特勒讲话特象的坏小子?”;
“你是说我们系的那个索?那个暑假步行回青海的傻小子?”
“你是说我们系的那个索?那个通读《资本论》,经常和人争论到眼红脖子粗的犟小子?”
总之,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索,在那一年的春夏,突然一夜之间就成了民主英雄。
尽管二十一年过去了,当时参加广场集会的人们仍然记住了这一幕:在号称当时亚洲最大行政办公大楼里上班的国家干部们,从各自的窗口向广场集会的现场观望着,不知道索的嘴里说了些什么,只见在他的大手一挥之下,全广场无数个头颅一齐转向那座办公大楼,立刻,那些观望的脑袋象是吃了亏的乌龟,齐刷刷地缩了回去!下面的人群也象是胜了场战争似的“乌拉”一片!那场景,更年不遇啊!
接下来索就行踪不定起来,63+1后,有人说看见他死在了解放军的枪口之下、有人说他被解放军的坦克撵成了人饼、有的说他缺了胳膊少了腿,还有的说身为“高自联”的头头,他早被美国人保护了起来,有关“美国保护论”是索的同学们对他最好的期待,毕竟是四年同窗之情啊!
同学们为索巴望了一阵,接下来就象无头苍蝇一样各自为自己毕业后的前途四处奔波。毕业照的那天,宿舍的几个哥们特义气地为他留下一个空位,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那是为索留的。
什么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人,学校有些想捞政治资本的人就是不给索毕业证书,一纸肄业证就打发了索,据说索的壮举连带了不少年轻有为的老师,而这时的人性被政治这一试金石一试,人妖立见分晓。索在这所学府里的最后转身让大家受益匪浅,看清了谁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