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镇压中军方使用达姆弹是个谣言。 [2012/06]
- 从傅萍的Bend not Break看骗子在美国 [2013/02]
- 华为vs联想,谈中国为何要搞航天工业 [2012/06]
- 向白宫请愿朱令案 [2013/05]
- Life of Pi,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3/01]
- 我认为这个64广场录音是伪造的 [2014/06]
- 我看到的是法西斯的胜利 [2012/03]
- 我从新闻里看到的直升机救灾 [2013/04]
- 贝克村的一股邪气 [2012/03]
- 我看重庆事件和薄熙来 [2012/03]
- 肖传国vs方舟子事件的回顾和总结 [2012/06]
- 陈光诚那点事 [2012/05]
- 朱令案的几个误导 [2013/05]
- 习主席的时代 [2012/04]
- 走就走呗,来去自由 [2012/05]
- 给贝克捐款的理由太恶心 [2011/08]
- 我只想知道韩寒到底代笔了没有 [2012/02]
- 我的自辩1:关于不同政见 [2012/05]
- 我的自辩2:关于对手 [2012/05]
来,让我们检查双方的证据,保留可靠可信和造假案相关的,剔除有疑问不可靠或无关的证据。
先看控告方的证据:关于《三重门》,《看病》,《书店》,《杯中窥人》的造假,基本是相同的类型,也基本是相同时间的作品,更是确立韩寒文学天才的起点。
控方认为,《三重门》巨量的文史知识,老道成熟的表现手法,和韩寒的7科不及格,包括语文,成绩太差而退学不符合。
我们可以确认,《三重门》包涵了广泛的
文学,诗词古文,历史,哲学;我们也可以确定,韩寒语文不及格,平时并没有出任何文学素养。至于所谓韩寒宣传的同学们都看过他的手稿,到目前为止,没有他的同学站出来发誓作证,而韩寒说的证人同桌陆乐是《三重门》发表后才同桌的,我们可以剔除韩寒的这个证据。另外,韩寒的老师也证明,韩寒的语文成绩不好,在及格线徘徊。这里的矛盾,韩寒没有足够的证据消除,所以我们可以接受这个矛盾是《三重门》作假的证据。
我们不能确定,韩寒大量阅读过《三重门》中提到过的大量文学,历史,哲学名著,尽管韩寒和其父宣称如此。因为韩寒现在无法再次证明自己阅读过这些书。韩寒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过,他没有看过《红楼梦》,而《三重门》引用用过《红楼梦》里的情节和词句,更进一步,韩寒也说自己不读国外名著。韩寒宣称度过24史,《管锥篇》,这些偏学术性的材料,连《红楼梦》都不读的人,却着迷于24史和《管锥篇》,不符合常识。韩寒的这个证据不被采信,作废。
我们可以确认,韩寒并不知道《三重门》书名的来源。在2000年和随后的几次电视采访,韩寒多次说明自己不知道《三重门》书名的来历。当时,他没有任何压力,没有必要违心地撒谎,我们当然可以接受他的供述。而现在韩寒的知道,是事后的补考,不能说明当时他知道。韩寒事后的宣称不采信,作废。
我们不能确定,韩寒展示的《三重门》手稿是其亲自创作的证据。我们见过其他作家的手稿,有大量修改的痕迹,有创作思路形成和改变,而韩寒的手稿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痕迹。韩寒的解释是自己天赋异禀,都是一次成稿,不必有任何修改。这个是违反常识的,除非我们有前提:韩寒是超级天才,否则我们无法合理地采信,这个证据不被采信,也不会作为控方的证据,作废。
我们不能确认,韩寒在《三重门》的成熟流畅,随时引经据典的风格是其真实的能力表现,而我们可以确定如下文字是韩寒2006年2月8日发在博客上的《如何调教赛车的悬挂》:
引用开始----“赛车的避震调教非常的难弄。是底盘调教里非常难的地方。轮胎的倾角和前束往往有数据可查,但悬挂的调教却时刻不同。
避震器有弹簧和避震芯组成。弹簧的选择又很困难。弹簧有其固定的频率,软硬也不是绝对。有的时候,硬的弹簧会反而会觉得很贴地,软的却很弹,一个原因是
和避震芯的配合。在香港的人车志的一篇文章上可以了解,另外一方面也因为其振动的频率。这事很微妙,我们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其固定的振动频率。所以会有以
前军队踏步时候桥粱倒塌之事,皆因共振引起。扯远说,那万一我打个隔,巧合的话,是否可以震死对面的人呢?这罪又如何叛呢。忘了后来书里是怎么解释的。
总之,很难
弹簧有软硬,悬挂的软硬,回弹的软硬,回弹速度的快慢,向下压力的松紧,释放压力的速度,都是要调教的。这些都影响到赛车的抓地。无论赛车的动力多好,轮胎多咬地,但始终要和地面接触才行。
我们的赛车,软硬和回弹释放各有二十多个刻度。前后的避震又不同。组合有多少大家可以想象。
经过一年的调教,始终不能满意。在连续的短波路面上释放的速度还是不够快,但如果把释放速度调快了,反而更加不抓地。这是头疼的问题。后来彻底抄袭了王
睿的调教,车抓地不少,但车体的反应又没原来快了。如果将后面的悬挂调硬,那又有太多的转向过度。是今年要解决的问题。 ” ---引用结束
我们无论如何无法想象一个天才作家,写出《三重门》那样的作品,却为什么,如何能写出上述幼稚,病句,生涩的文字?除非是韩寒有特别的目的,把自己伪装为一个弱智青年。但这样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目的?这个弱智和其标榜的天才文学家,青年导师,意见领袖完全是矛盾。这个不是证明韩寒天才的证据,反而能作为韩寒是弱智的证据。
我们不能确认《求医》中叫医生小姑娘是韩寒作假的证据,作废,因为对人的私下里的称呼,是不一定受年龄限制的,而且韩寒在初中就有了性经验,对女性的蔑视性的看法直到蔑视性的称呼,都不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能确认《求医》中描述各种和90时代末时代背景不相符的描写是韩寒作假的证据,作废,因为韩寒可以虚构任何生活场景,即使穿越,甚至可以宣称现在石器时代,大家骑恐龙上班。这里还涉及到概率,有人认为,可以量化单个与时代不符的概率,然后把所有单个概率相称,得到一个非常低的概率,来否定90年代存在一个70,80年代风格的医院。这个是对概率的误用。这样的医院是有可能存在的,即使不存在,韩寒也可以艺术地把这些所有的奇特事件汇集在一起,得到一个艺术的奇特。
我们不能确认《求医》对病情描写前后不一,对疥疮的描述实际是肝炎的病情,是韩寒作假的证明。即使韩寒得的是疥疮,而其父得过的是肝炎,而韩寒把其父的病历转移到自己的描述中,虽然违反医学常识,反而不违反文学创作的常识。但无论如何韩寒宣称其作品是自己亲身经历,创作是独立的,是不符合常识的,其父对文章有显而易见的贡献。至于其父贡献多少,是否构成作品的实际创作者的改变,我们无法确定,所以该证据作废。
我们能确定《书店》引用大量书籍名字,内容和韩寒表现出来的无知,构成韩寒作假的证据,理由如对《三重门》的考察。
我们不能确定《杯中窥人》中纸布矛盾,是构成韩寒作假的证据,因为韩寒可以在文学描述中把试题中的纸,变成布以便发挥文学想象。所以该证据作废。
我们不能确定《杯中窥人》是一个事先串通,作弊的结果,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证据,只有怀疑。所以这个证据作废。
我们剔除了撒谎的证据,弱的证据,可信度低的证据,那么留下关于《三重门》本身和韩寒无知矛盾来作为其造假的强烈证据,就是有人开玩笑说的巨额知识来源不明罪,而这些巨额知识现在从韩寒身上神秘消失,同时,我们没有证据表明韩寒赛车大脑受伤丧失记忆,也没有证据表明韩寒被中共活体器官移植,换了一个SB的大脑。这些就已经足够表明,韩寒不是《三重门》的作者,进而我们应该可以肯定,韩寒也不是《求医》,《书店》,《杯中窥人》的作者。至于真实的作者是谁,不是本案关心的内容,不予评判。
完毕。